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克孜勒库姆沙漠,又称“红色沙漠”。它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部,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戈壁、流沙间隔,仅有极为稀少的沙柳等沙漠植物,且岩石、植被边常有小洞,毒蛇、蝎子众多。在这段丝绸之路的艰难旅程上,古代的商旅行者们每天只能行进30公里,需要半个月以上才能走出这片茫茫沙海。
8月12日起,丝路万里行媒体团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西行,驱车穿行克孜勒库姆大沙漠,前往“中亚明珠”希瓦古城。400余公里的沙漠公路,前半段路况不佳,经过颠簸前行,终于驶上了由中国帮助建设的高等级公路,为了应对高温,路面皆由混凝土浇筑而成。但未曾想到的是,沿途的所有加油站都没有汽油,车队无奈抛锚在沙漠中,等待应急车辆在前方城市寻找油料。媒体团所有记者及工作人员在40多度的高温中等待,直到找到一个沙漠中的驿站餐厅,才终于坐定,乐观的行者们开始采写稿件、休息或者读书。当地时间晚7时,终于有厦门产的金龙大巴车先期将部分成员接往希瓦,随后等待油品的16位工作人员至凌晨1时才抵达。
希瓦古城位于克孜勒库姆沙漠的绿洲中,始建于公元10世纪,时处花剌子模的强盛时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全城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遗址区。可以想象,当古丝路的行者们饥肠辘辘、焦渴万分,终于看到高大的希瓦城墙时,是何等的欢呼雀跃。在希瓦的伊钦内城,几无现代城市的痕迹,举目望去,装饰着马赛克、大理石和珍稀木材的建筑遗迹比比皆是。内城中,热情欢乐的希瓦人,头顶烈日,为庆祝自己国家的独立日排练着舞蹈。在富有民族风情的商业街中,两位年轻姑娘相对坐在床上,心细如发地刺绣着精美的工艺品。中国人在希瓦古城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许多希瓦人都可以用简单的汉语和我们打招呼、售卖商品。漂亮的小孩,也在父母宽容的目光下,在镜头前表现出最纯真的一面。
8月13日,丝路媒体团再次从希瓦出发,驱车200余公里抵达乌兹别克斯坦西部城市努库斯。按照预定行程,媒体团将于14日继续西行500多公里抵达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小镇扎斯雷克。但未曾料到的是,由于当地的汽油标号和中国不同,16辆车连夜加油后无法正常行驶,媒体团被迫停留在努库斯,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请求多方支援,受到了国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仅学者肖云儒的朋友圈就收到回复100多条。同时,媒体团在努库斯召开现场会议,启动应急预案。截至记者发稿时,媒体团已经联系到合适的油源,部分成员将先行乘坐大巴车前往扎斯雷克,后续车辆及人员更换汽油后将日夜兼程与前行队伍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