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昔一生心血为国为民 今魂兮归来长眠故乡

2014-8-14 10:19:00  来源:榆林日报  进入论坛

森林公园里的张季鸾墓地

香港《大公报》代表敬献花篮

张季鸾的亲属在墓碑前留影

张季鸾嫡孙张哲明献花篮

  报界宗师张季鸾(1888—1942),名炽章。中国新闻家,政论家。祖籍陕西榆林,1888年3月20日生于山东邹平,1901年父亲去世后,他随母亲扶柩返回榆林,后就读烟霞草堂,师从关学大儒刘古愚,得到陕西学台沈卫(沈钧儒叔父)的赏识和器重,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张季鸾以一个报人的身份赢得方方面面的认可。

  回乡扫墓的张季鸾,曾将在榆林的见闻撰写成《归乡记》,字字撰写的都是游子对故土浓浓的眷恋之情:

  “国庆日(10月10日)傍晚,我们全家到了多年不见的榆林城。榆林附近,是一片沙漠,我看见多年不见的沙丘,反感到一种爱慕。夕阳将下之时,隔着榆溪河,远望沙丘起伏,一片通明。目力所及,有看不尽的烽墩,沙随风舞,犹如海中流浪一般,这是怎样雄伟的风景呀!一院旧房,日光充足,空气新鲜,而且榆林饮料是最好的泉水,所以极适于健康……假若陕北是安居乐业的乐土,我将有最幸福最愉快之感了。”

  今日,先生的灵骨回归故土安葬,长眠于故乡的山水之间,至此,亲人无憾,乡人无憾,先生亦无憾!

  陕西人的骄子,榆林人的骄傲——一代报业宗师张季鸾终于回家了!

  8月13日,已故中国报界一代宗师,《大公报》创始人之一张季鸾先生灵骨回迁安葬仪式在榆林东沙森林公园举行。这标志着经过几年的努力,张季鸾先生“回归故土”一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四不”方针显硬骨,一支铁笔写春秋。张季鸾,祖籍榆林市榆阳区,与于右任、李仪祉并称“近代陕西三杰”。张季鸾恪守不党、不私、不盲、不卖的“四不”办报方针,一生秉承民族大义,博学笃行。1941年9月6日,张季鸾在重庆中央医院逝世,9月26日,重庆各界为张季鸾举行公祭,从早至晚,人群络绎不绝,国共两党要人纷纷前往吊唁。毛泽东称赞他“团结抗战、功在国家”;周恩来将其誉为“文坛巨擘、报界宗师”。张季鸾先生逝世一年之后,遗体从重庆迎返陕西故土,安葬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竹园村。

  斯人已逝,但那些篆刻着春秋的文字没有随之淡去,生者对“文坛巨擘、报界宗师”的敬重追慕从没有停歇。只是先生的坟冢孤零零地坐落在西安城南的樊川少陵塬上,却不能保证独立清静。惨遭“文革”破坏,又与砖厂和猪场为邻,每每有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各界人士来祭奠时,莫不唏嘘哀叹。“一代报人张季鸾墓,早已沦为荒郊野冢,无任何标识,人迹罕见。一抔残土,面对着暮春寂寞的阳光,不堪凭吊。”有报人前往先生陵园凭吊,曾发此感叹。

  一时间,《陕西日报》《华商报》《西安日报》和香港《大公报》等多家媒体纷纷刊文,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解决张季鸾陵园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这些报道立刻在榆林市各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我市文化界人士纷纷提议,将张季鸾陵园迁建榆林,让榆林人民的儿子回家。在2011年初的榆林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秘书长张万英等政协委员提交了题为《关于开展张季鸾逝世70周年活动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提出“可将张季鸾陵园由长安区搬迁回榆林,按当年陵园的规模重建。在陵园内修建纪念馆,展出有关张季鸾的文物、文稿、书报等有关资料与遗物”。

  随着这份提案的办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张季鸾“回榆”一事越来越成为省、市、区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

  2011年7月29日上午,市政协召开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暨张季鸾逝世70周年座谈会。会上,面对着从香港、上海、西安等地应邀出席座谈会的张季鸾先生的嫡孙张哲明、嫡孙女张哲子、外甥女李淑英,市政协主席刘汉利郑重承诺:“只要张季鸾先生的亲属愿意将张季鸾的陵墓迁回榆林,榆林将会努力把一切相关工作做到最好。”真诚的话语瞬间点燃了张哲明、张哲子、李淑英等人血脉中深藏的那一份对家乡的眷恋,原本对搬迁犹豫不决的三人一致表态:同意让张季鸾“回”到榆林。

  2011年8月16日,一封由张哲明、张哲子、李淑英三人联名向陕西省委、省政府呈送的《关于张季鸾陵园迁建榆林的请求》。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十分重视此事,批示由省政协和省委统战部负责调研并提出处理意见。经过认真调研和仔细论证,2012年3月24日,省委统战部作出“关于同意张季鸾陵园由西安迁建榆林的批复”。

  至此,张季鸾魂归故里事尘埃落定。榆林人民的儿子终将回家。

  回迁确定后,榆阳区承担起了建设任务。为了尽快落实计划,榆阳区政府于2013年10月31日,召开了关于张季鸾先生陵园迁建回榆有关问题的会议,会议落实了迁入地,迁建负责、协助等相关责任部门;11月13日,召开了关于做好张季鸾先生陵园迁建有关工作的会议,确定了陵园的设计理念及相关负责、参与部门。两次会议最终决定,新陵园将建在榆林东沙森林公园内,建设内容包括墓冢、塑像、浮雕、石阶、碑亭、纪念馆等。陵园的设计与建造,将立足榆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中国西部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开放开发和转型升级的战略背景,融入打造能源新都、生态名城、精神家园的历史进程,彰显建设富裕、美丽、和谐、人文新榆林的发展主题,为榆林的文化建设增添新亮点,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增加新看点,为提升榆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供新的支撑点。

  终于,经过多年的商议与前期准备,2014年8月13日,张季鸾先生的灵骨正式迁回他的故乡——榆林安葬。先生有灵,当以告慰,家乡父老,倍感欣慰。

  张季鸾灵骨回迁榆林引起了两岸三地、社会各界的热议。我市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张季鸾先生灵骨回迁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得到了一致肯定。

  香港《大公报》副总编钟蕴晴女士在安葬仪式上说:“张季鸾先生灵骨回迁祖籍榆林,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这是中国新闻界的一件善事。”

  《南方都市报》评论官方微博发表评论:“今人能够超越历史弥合分歧,给予先生应有之礼遇和尊重。值此文气微弱世风浇漓之际,一念及此怎能不让人心有戚戚?”

  张季鸾先生嫡孙张哲明代表张季鸾家人对榆林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所有在张季鸾灵骨回迁工作中付出艰辛努力的各界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说:“爷爷生前深深爱恋着故乡,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爷爷的灵骨几经辗转,一直未能回到故土。此次灵骨回迁榆林,愿爷爷在他的故乡得以安息。爷爷从事新闻工作30年,以新闻之笔行正义之剑,希望爷爷的精神在故乡榆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激励榆林的文化人再造文化精品。”

  榆阳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寇福英表示:“张季鸾先生灵骨回乡安葬,圆了先生亲属意愿,了却家乡人民牵挂。作为家乡后辈,我们要铭记历史,继承和弘扬先生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立言为民、不偏不倚的求实精神,铮铮铁骨、义无反顾的爱国精神,不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前辈先贤的业绩。”

  文/本报记者宋炜 图/本报记者解永刚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