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阎安(资料图)
11日下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奖结果在京揭晓,共有34部作品分享了这项殊荣。我省作家阎安的诗集《整理石头》全票通过位列诗歌奖第一名。穆涛的散文集《先前的风气》获散文杂文奖。12日,记者专访了这两位新晋获奖者。
作为《延河》执行主编,得奖后阎安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他坚持认为,陕西当下的诗歌并不弱。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个写诗的
记者:你是何时开始自己的诗歌创作的?
阎安:我在大学时开始写诗歌,1987年正式发表文学作品,至今也有快30年了。虽然多种文体我都在尝试,但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个写诗的。鲁奖之前,我也曾获得中国十佳诗人、海峡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等称号。
记者:你怎么看诗歌?
阎安:我觉得诗歌是通常意义上所有文体里特殊、甚至是极端的一种。体现在跟读者的关系上,我觉得诗歌和当下的阅读趣味和大众的理解,无法如小说和散文那样实现同步,它有一种错位,这是由文体的特殊性决定的。不能像小说那样和读者进行大范围交流。我说过,第一流的诗歌和诗人是他同样优秀的同行的秘密。诗歌的文体决定了你要对世界进行整体的提炼,所以这种文体对于诗人就是一种考验,看你是否能耐得住寂寞,如果诗人的功利性很强,就有可能自行崩溃。陕西诗歌从来不弱
记者:获得鲁奖后有何感受?
阎安:能够获得中国诗歌的最高奖是一种荣誉,我很长时间的写作得到了时代的回应。遗憾的是,很多和我同样优秀甚至比我还优秀的人,还没得到这个奖。写作上我要迅速回归自己、回归诗歌,我会把这次得奖作为新突破的起点。
记者:你怎么看自己满票获奖?
阎安:这可能是评委对我的认同度比较高。新时期以来,陕西文学给外界形成了小说大省的印象,文学的生态上不是很协调。 叙事文学比较盛大,诗性文学则涉及一个时代人文精神的核心。虽然在大众文化时代人们更喜欢距离生活更近的文体,作为诗歌这样终极性的文体有了一定地位时,才能形成文学一种健康合理的格局。
记者:你是否觉得陕西诗歌发展相对较弱?
阎安:我觉得陕西诗歌从来不弱。我省诗歌创作群体在全国都是比较发达的,他们很活跃。我们的很多诗歌活动影响力不仅限于地方,而且辐射到了全国。比如伊沙所坚持的长安诗歌节,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记者:获奖后,对陕西诗歌和个人发展有何想法?
阎安:我只能说说自己的规划。我手头有几本新的诗集要出版,和以往的作品相比,将力争体现自己的新的探索和想法,起码是对以前创作进一步的思考和完善。 >>点评周公度:阎安的作品坚硬敏锐,结构宏阔
诗人周公度与阎安相识近10年,他认为阎安获奖的意义在两三年后会逐渐显现,他说:“我把他的诗歌看得比较重。鲁奖这一届的关注度也高过以往。从阎安作品质量上说,我认为是秦人精神和现代气质中结合最好的。他的作品坚硬而又敏锐,结构宏阔。”
周公度说,中国文学史几乎就是中国诗歌史,中国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诗人几乎都与陕西这片土地有关系。“阎安的获奖有助于这片土地上人重新思考和诗歌的关系,改变陕西的文学格局。” (记者 谢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