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最近,有一部名叫《根》的微电影在网上点击率非常高,这部反映煤矿职工工作、生活的作品,从演员到导演,都是由普通煤炭职工担任,他们自筹资金4500元,用了九天时间拍摄完成。上映之后,真实感人的矿井生活让全省数万名煤矿职工动容。那么,这些煤炭职工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一部微电影?拍摄微电影的过程中,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拍摄微电影过程困难重重
微电影《根》以煤矿工人老田为主线,以老田儿子田亮的爱情故事为辅线,一方面用回忆的方式,再现了老一辈矿工默默无闻在百尺矿井下的坚守与执着;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的田亮,面临着和女朋友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煤矿的选择,几经犹豫徘徊,他最终还是子承父业,扎根煤海,成为一名新时期的煤矿工人。
导演张和平:“为咱们国家煤炭建设事业流血流汗的这几代矿工,通过影片的形式,把它反映给大家,让人们了解一下煤炭工人的生活,煤炭企业的发展历程。”
导演张和平说,自己和煤炭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虽然现在不挖煤了,主要负责矿里工人的文化生活,但年轻那会儿可没少在几百米深的矿井里流汗,而拍一部反映矿工真实生活的片子是他这几年来最大的心愿。
导演张和平:“我们单位这些年也招了一些大学生,有些大学生因为工作艰苦,上了一段时间的班,放弃了,但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很执着,他们留下来了,而且还干得很好。”
今年春天,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铜川市双龙煤矿的认可。但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这片子该怎么拍呢?没办法,张和平决定硬着头皮上,自己先垫资,走一步算一步。很快,张和平就聚集了单位里几个对这事儿感兴趣的人,成立了剧组。剧组有了,钱的事儿也可以暂时不管,可剧本呢?去哪儿弄一个好的剧本呢?
导演张和平:“剧本创作的过程确实是非常艰苦,因为我们大家都没有做过这个工作。”
没有创作经验,也没相关例子参考,张和平就带着剧组的成员下到矿井跟一线工人交流取经,看看他们想看什么样的故事,了解什么样的剧情才能真正反映一线职工的真实情感以及所思所想。最终经过大家的反复讨论、反复修改,微电影《根》的剧本主题及剧情脉络终于敲定了下来:那就是讲述两代矿工的故事,既要反映老一代矿工的坚守与执着,又要反映新一代矿工的理想和追求。
导演张和平:“所以我们用这个大跨度,大手法,把几十年来的故事,集中在三十年里面。”
有了剧本,接下来就是找演员了,按说,从煤矿工人里选演员应该是件比较难的事儿,因为大家一没有表演基础,二没有表演经验。但由于双龙煤矿平时的职工文化生活很丰富,早在两年前有拍摄微电影的想法时,张和平就开始暗中观察,哪个人能表演?演什么角色比较合适?最终,一线矿工李海亮、李彬还有技术员赵文静等几个人成为了这部微电影的主演。
老田的扮演者李海亮:“我不相信,我说不可能,结果最后就来了,来了就试,说就是你,我就看中你了。”
杨静的扮演者赵文静:“从小到大没有拍过,也挺有压力的,就怕自己拍不好。”
剧本写好了,演员也敲定了,加上借来的设备,微电影《根》终于可以开机了。但当导演、演员以及剧组的十几号人兴致勃勃下到双龙煤矿的井底,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他们立刻泄了气。
导演张和平:“我们下去以后,那掘进面都打通了。咱要的这个作业的现场,你一打通你这个作业的现场就没有了。”
要拍工作面上的戏,但是井下的工作面却被上一班矿工提前打通了,十几号人拿着设备带着妆,光是徒步从井口走到井下来回就得俩小时,这可如何是好。
导演张和平:“我就在巷道里在转,思考这咋拍,结果就找了个拐弯处。这是个九十度拐角,从这边看是一个工作面,从另外一面看还是工作面。”
第一个镜头的拍摄总算是有惊无险完成了,而这还只是开始。由于井下空间狭小,摄像师通常需要把胳膊肘顶在煤壁上保持平衡,有时候一场戏拍下来胳膊肘都肿了。然而,这还不算什么,在拍摄男女主人公在车里对话的那场戏时,更是让摄像师体验了一把惊心动魄。
摄像、编剧张占军:我当时左手抓着引擎盖子,右手拿着摄像机,为了保证摄像机不晃,我把摄像机就在身上扛着,尽量保证这个画面的平稳性。
演员:电影里拍到的都是现实 我就是那样过来的
五十多岁的一线矿工李海亮在剧中扮演男一号老矿工老田,虽然没有什么表演经验,但几十年的井下挖煤经历和相似的人生境遇,让他对剧中老田的角色把握十分到位。
老田的扮演者李海亮:“片子里演的牛毛毡房子,那都是现实的,因为我都从那经过过,因为当时我们就是那样的房子。还有矿上发不下来钱,发煤票,这都是现实情况,这些年好到哪了,在戏里我的儿子田亮也赶上了好时代。”
虽然几十年的挖煤经历和煤矿生活让李海亮演起老田来问题不大,但他毕竟是50多岁的人了,记忆力下降,大段大段的台词就让他头疼不已。
老田的扮演者李海亮:“人一多我就紧张,张导说不行再重来,结果我说不行不行,我得歇一会儿,到门外面清醒一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时候看电视剧电影,觉得人家的镜头不长,谁知道下到地方我们一拍,真难。”
和李海亮一样,饰演新一代矿工田亮的李斌,也从角色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田亮的扮演者李彬:“我也是2010年毕业的,毕业之后到了咱们煤矿,和咱剧中的人物还有一些相像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个剧本自己拿到之后感觉比较深,因为比较像自己 。”
对他来说,最难演的是感情戏,因为都是同事,肉麻的话一出来,不由自主就笑场了。
记者:“最后怎么克服呢?”
田亮的扮演者李彬:“我心里想着这就是俺媳妇呗。”
而和李彬一起演情侣的煤矿技术员赵文静,遇到情感戏同样也放不开。不过,经过多次磨合,这些情感戏最终都顺利过了关。
杨静的扮演者赵文静:“我之前跟我老公谈,我也是大学毕业随他到矿上来,所以感觉也是本色出演。”
观众:体现了煤矿工人对煤矿一种深深地情感
就这样,一群来自煤矿各个岗位的普通职工,凭着对煤矿工作的深厚感情,克服了一个个困难,九天时间完成了微电影的全部前期拍摄。再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后期制作,这部只花费了4500块钱、时长30分钟的微电影《根》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全部拍摄制作完成。随后,双龙煤矿为一线煤矿工人进行了首映。
煤矿工人:“当看到老田在他父亲坟前哭泣流泪的时候,说实话我心里是非常非常难受的,一方面是国家需要你,煤矿需要你,另一方面是家庭需要你。”
煤矿工人:“体现了老一代煤矿工人和新一代煤矿工人对煤矿的一种深深地情感。”
煤矿工人:“咱们草根能拍到这一步,把我们的精神面貌都能展现出来,还有咱煤炭工人几代人一直扎根在这里,所以我就感到很荣幸。”
导演张和平:“大家都是第一次,如果还有下一次,我们多少能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经验,做起来可能还会更顺手。”
一部微电影,让这些长年劳作在数百米矿井下的煤矿工人们体验了乐趣、收获了成长,通过微电影,他们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业和奉献。而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也会对煤矿职工这个辛劳的群体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