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西部网讯(通讯员 刘冲)旬阳县甘溪镇桂花树村农民张长斌被认定为全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农民也能评“职称”?还有人说,他连锄头把都没摸过,怎么能被评为高级职业农民?
怎么回事?
今年上半年,陕西省首次开展高级职业农民认定工作,经过县、市逐级推荐,省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考核,最终确定84人为全省第一批高级职业农民,张长斌就是其中之一。
的确,张长斌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并不长,甚至没有直接从事过生产,但他凭借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当地农民致富,成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的代表。村民都说,我们服他,跟着他能挣到钱!
精品战略扭转产业困局
桂花树村位于甘溪集镇以北30多公里的半高山上,烟草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经营不善,效益滑坡,到2008年,全村烟草种植面积从最多时的1300多亩萎缩到7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在这一年的村两委换届中,拥有农艺师资格证的张长斌被大家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发展现代农业,实施精品战略。”上任不久,张长斌就提出全新的发展理念。
当时,烟农延续着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陷入成本提高和质量下滑的恶性循环,张长斌深知,只有转变传统经营模式,按照市场理念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才能扭转产业困局。
张长斌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先是动员务烟水平低、面积小、劳力少的农户将542亩土地流转给懂技术、有经验的大户,然后对土地进行平整,建起机耕路,连通水网管线,实现连片种植和科学管护。再是动员没有技术的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组织留守妇女和老人给大户打零工,解决规模种植后劳动力不足的难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全村职业烟农73人,种植烟草面积1800亩!”张长斌说,将生产要素向能人大户集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烟农人数减少一半,面积、产值却实现翻番。烟草大户孙自芳在全市烤烟论坛群英会上介绍自己的经验:“扩大规模,倒茬轮作,严格种植管护技术标准,烟叶质量明显提升,年收入达到10万元,过去想都不敢想!”
2010年,张长斌多方奔走,争取1000万元资金建成智能育苗温室和一次性烘烤6万公斤烟叶的智能烤房,实现了从育苗到分级全面自动化,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从根本上保障了烟叶质量和效益。
2009年至今,全村共引进烟草公司国家区域试验品种345个、省区域试验品种260个,引进科研项目资金700万元,建成全市首批烤烟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烟草种植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被“中华”品牌评为优质特色烟叶生产基地。
组建专业合作社增加红利
在村里的农机具库房里,停放着大中型拖拉机、履带式山地旋耕机、起垄机、锄草机、三轮车等20余台农机具,总价值达100万元。
2013年,张长斌注册了英昊烟农专业合作社,全村烟草种植户被吸纳为社员。合作社采用入股集资的办法购买了各种农机具。社员杨官顺说:“合作社购置了我想买但买不起的大型旋耕机,我一天就能把自家流转的30亩地耕完,加入合作社真是好!”
经过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全村有20人通过中级职业农民认证,农机手办证70人,培养专业维修工6人。合作社组建了机耕、育苗、起垄、植保、运输、分级六个服务队,不仅让本村村民受益,还向白柳、甘溪、赵湾等毗邻镇提供技术服务。2013年,合作社区域实验项目盈利7万元,育苗盈利1万元,机耕、起垄、移栽盈利160万元,全年共获利190万元,社员分红130万元。合作社总资产达到1800万元。
转型发展拓宽致富路
在村东头的空地上,两座遮阳棚里8万袋香菇菌棒长势良好。
“烟草产业毕竟是夕阳产业,必须尽快尝试转型。”从2012年起,张长斌开始尝试发展香菇种植,先后组织村民到河南、汉阴、石泉等地参观学习,又注册成立了秋林种植合作社,和10个股东出资50万元先行先试,目前试种的8万袋菌棒长势良好,计划后半年全村推广,实现每户发展食用菌5000袋,户均增收2万元的目标。为此,村上还投资120万元建成食用菌种植、烘干、包装生产线,办理了商标、生产许可证、条码、二维码等手续,马上又要再建一个果蔬烘干炉和保鲜库。
此外,该村还发展魔芋200亩、木瓜1000亩,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200元,先后被评为省级“产业百强”村、市级文明和谐新村。大家都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张长斌这个高级职业农民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