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大千世界>>正文

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的“安康模式”

2014-8-11 22:29:00  来源:[CopyFrom]  进入论坛

省政府对陕南三市2013年度避灾扶贫搬迁考核验收刚刚结束,安康全市各县区的平均考核分数超过了99分,继2011、2012年度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表彰的避灾扶贫搬迁先进市之后,再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是如何做到的?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康……

陕南安康山大沟深,人多地少,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2010年7月的一场特大洪涝灾害,让安康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也正是在抗洪救灾的过程中,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大规模的陕南避灾扶贫搬迁,规划10年搬迁安置240万人,其中安康需要搬迁安置88万人。

安康,作为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的发源地、决策地和推进地,始终坚持在探索中推进,推进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安康实际的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康特色的避灾扶贫搬迁之路。

想搬迁的都能搬迁得出

“我原来住山后沟脑上,离这四、五里远,两间老房子现在都已经垮的差不多了,现在住这儿很放心,房子干净、不漏雨,还不花钱,都是党的政策好!”。说起搬迁,家住紫阳县向阳镇止凤村现年75岁的易兴家老人满脸的满足。该村支部书记罗教意告诉我们,易兴家老人原来山上两间土坯房是严重危房,加之老两口年老体弱,没有生活来源,是典型的特困户。2011年避灾扶贫搬迁开始后,县上在止凤村建设了集中安置点,目前已搬迁安置50户,其中8户为特困户,通过“交钥匙工程”建设,易兴家是第一批享受特殊政策的群众。“村上就近给每户特困户协调了2分菜地,老两口每年享受低保金、养老金、高龄补贴等各项惠农资金累计6000元左右,可以说吃穿不愁,这些特困户住在这里我们安心,他们安逸”。

避灾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安康市坚持“避灾户优先、危困户倾斜、特困户交钥匙”的原则,优先搬迁避灾户、危居户和特困户,并按照分别不低于总搬迁任务30%、20%、10%的比例下达安置任务,纳入年度考核,确保落实到位。危居贫困户还通过提供贴息贷款、干部包户帮扶等措施加快搬迁。特困户主要采取“交钥匙工程”,兼顾入住敬老院、调剂闲置房、能人托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三年来,全市已累计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小区767个,完成搬迁安置7.5万户28.56万人,其中搬迁地灾、洪灾户2.3万户8.74万人,搬迁危居困难户1.58万户6.2万人,搬迁特困户0.9万户3.4万人,分别占搬迁总任务的32%、21%、12%。

为提升搬迁安置水平,安康市按照“进城入镇上楼,跨区域入社区,压点提质上规模”的思路推进搬迁,打破区域界限,鼓励群众进城入镇安置。市政府制定了《安康市避灾扶贫搬迁跨区域集中安置实施办法》,并在安康高新区和恒口示范区各规划建设了一个可安置5000户20000万人的大型集中安置社区,在汉滨区张滩镇、关庙镇等中心城市规划区规划了8个可安置1000户3000人以上跨县区集中安置社区,面向全市吸纳搬迁群众入住。

汉滨区原梅子铺镇棋盘村的农户张朱平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原来居住的棋盘村山高路陡,交通不便,夫妻俩长年在外务工,家中孩子和父母无人照看。2012年汉阴县双乳镇集中安置社区开始建设,张朱平听亲戚介绍说外县人也可以搬迁入住,并可以转移户口,享受和当地人一样的待遇时,立即申请在此购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住房,现在两个子女由父母在家照看,孩子就近在双乳镇上学,夫妻俩安心在外务工,再也不用象已前那样提心吊胆。

止目前,全市已建设跨县区、跨镇办集中安置社区112个,已搬迁11803户44810人,集中安置率、城镇安置率、楼房化安置率逐年提高(分别由2011年的75.5%,50.67%,10.9%;到2012年的84.1%,59.3%,39.8%;再到2013年的92.2%,76.6 %,70.8%),全市城镇化率由2010年34.6%提升到2013年41%,累计提升了6.5个百分点。

搬迁后的都能稳得住

2013年对于城关镇药妇沟社区的赵永忠来说,是难忘的一年,他们一家3口从“老庄子”搬进“新社区”, 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以前住在山里,买一袋肥料要背几面山,步行进城要一天。自从住进新社区,商店、学校、卫生室样样有,购物、上学、就医非常方便。

为了让搬出来的群众免除后顾之忧,安康始终坚持集中安置社区配套设施与搬迁建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一方面积极争取中省支持,先后编报2011—2013年集中安置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3400个,总投资11.56亿元。截止目前,省级相关厅局已落实配套设施项目资金6.9亿元。三年来先后争取中省直接投资42亿元,累计拉动投资超过150亿元。另一方面积极整合市县相关项目资金30余亿元,用于集中安置社区路、电、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及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真正让搬迁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搬迁社区如何管理?搬迁群众谁来服务?安康进行了积极探索,市上制定了《安康市避灾扶贫搬迁集中社区管理办法(暂行)》,明确300户或1000人以上的移民搬迁安置点成立新社区,1000人以下的安置点纳入相邻社区或由所在村委会代管。对搬迁群众实行“居住薄”制度,按照“原籍管理地和林,社区服务房和人”的差异化管理办法,探索了政府、市场、业主分工合理、相互衔接的管理模式。大力开展“新社区、新农民、新技能、新风尚” 的“四新”教育培训,开展 “法制管理星、创业致富星、文化特色星、环境优美星、服务保障星”的“五星”社区创建,不断提高搬迁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加快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搬迁到哪儿都能致富

刘和兴是白河县兴达集团公司总经理,2011年公司在白河县仓上镇天宝村连片流转山林6000亩,建设省级天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同时,在山下裴家村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社区,将山上的群众整村整组搬迁到裴家社区,社区一期规划建设住房200套,目前已搬迁山上群众89户351人。公司对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全部进行了妥善安置,其中150名妇女和年龄较大的男劳动力,在园区内从事建设和种养殖工作,年收入在2—3万元之间。130名青壮年劳力和有一定技能的进入兴达公司汽车、建筑、金融等公司转化为工人,年收入在3—5万元。搬迁户由农民变为了企业和园区的产业工人。

安康坚持把有业安置与搬迁安置同步规划,通过招商引资、能人创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兴办企业,建设园区和旅游景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创业就业。在大胆探索中逐步形成了白河县仓上镇“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宁陕县皇冠镇“搬迁群众进社区,依托旅游促增收”、紫阳县双安镇“规模经营兴产业,农民就地变工人”等典型,被省上命名为、“仓上”模式、“双安”模式、“皇冠”模式,在全省予以推广。目前,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汉阴县浦溪镇五一村、镇坪县洪石镇五星村、旬阳县甘溪镇等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和避灾扶贫搬迁政策,引入民间资本兴业致富,在学习借鉴中提升了“仓上”和“双安”模式。岚皋县花里镇、汉滨区县河镇、宁陕县洞车湾镇等把搬迁、兴业有机结合,打造旅游景点,建设新型社区,进一步放大和推广了“皇冠”模式。

为让每一户搬迁群众都有增收致富的途径,市政府制定了《安康市避灾扶贫搬迁“一区一策、一户一法”增收致富实施方案》,在10县区分别选取一个试点进行示范。省政府给每个试点给予200万元的专项资金予以扶持。目前全市已规划建设的700余个集中安置社区都不同程度的配套了产业,规划了园区,落实了就业,为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兴业探索了路子。(通讯员 薛玉发 刘年喜)


编辑:秦人
关键词:陕南 避灾扶贫搬迁 “安康模式”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