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迄今有着800多年历史、出过状元和探花的番禺石楼镇大岭村,成为广州首个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村。前天副市长王东主持召开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会议,大岭村的整村保护规划获得了通过,这意味着该村终于有了法定“护身符”。
这次对大岭古村的保护规划遵从“全面保护、原真维护、适度发展、渐进改造”四大原则,规划设立了6.29公顷的核心保护范围,还有13 .03公顷的建设控制地带,确保大岭村历史风貌和特色完整性,整个核心保护区建筑限高为12米。
岭南大地不乏历史名村,从媒体到官方,从国家到地方,无不对这些村庄充满珍视。各种级别、各种机构所界定的“最美村落”、“最美古镇”等名号也不一而足,一批被遮蔽的村庄进入城市人的旅游目的地名单。客观上看,这种对历史的再发现,有助于被都市“格式化”的人类重新追溯自己的渊源,回归对乡土宗族的敬仰,进而生发人文与环保兼备的追求,落实到公益性的抢救和保护上。
广州作为岭南重镇,自然不乏历史文化名村,哪怕是番禺都不止石楼镇大岭村一处历史村落,比如同样著名的还有沙湾古村。因此,国家对大岭村的褒扬和肯定,其实也是在做出示范之举。古村何止千百,如何能做到保护和发展、旅游和开发的平衡,都是需要缜密规划和管控的。从许多地方的教训来看,往往一开始会积极投入、大兴土木,做出旅游度假村的漂亮蓝图。然而,到了后来就难以为继,旅客不多,维护艰难,好端端的历史遗产,甚至可能成为财政的一个“黑洞”。
从功利主义看,我们许多古村落是没有条件成为现代度假区的。尤其是那些古村早已经被先富起来村民“插”满了俗不可耐的“现代化”小洋楼,拆也不是,要改也难。至于众多祠堂,格局都是雷同的,即使做成博物馆,也很难适合现代人对新鲜度的持续需求。村民希望借旧村创出新的商业价值,规划者则只管把诸如乌镇、周庄的模式抄过来,却不管有何地缘、人缘契机优势。待游客增长进入平台期,越来越少回头客时,古村发展就会陷入惨淡局面。为了反哺保护,只能放任商业化,进而加速古村的变形和走样。
出于保护文化命脉的目的,古村应该按照历史高度来进行保护,而不应该为了满足短期旅游效应而好大喜功。毕竟村庄的生命力是靠当地人世代安居乐业,而不是外来人口的节日性刺激。政府要耐得住寂寞,在严格保护的同时,逐一做好基础性的工作比如道路、交通、排污、卫生、治安。至于这个村落会发展成酒吧街、创意区还是风情民俗之地,都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村庄自发生成的,因此就不必给古村人为多加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