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7月4日,长春市体育馆,数千名来自全省各地的群众蹁跹起舞,百姓健康舞大赛在这里举行,标志着首届吉林省市民文化节正式落下帷幕。
回顾一个多月的时光,市民文化节给了我们许多快乐和精彩,为夏日的城市平添了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在这个热闹的节日里,众多文化活动尽情参与,各种各样的舞台为你展现,市民群众成为活动的主角,彰显了本届文化节的丰富内涵和惠民情怀。
首届吉林省市民文化节,作为吉林省委、省政府在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之举,让百姓“动”起来,让场馆“活”起来,让百姓的生活在文化艺术享受与参与中更加丰富多彩,使文化艺术更接地气,让百姓在惠民、乐民中感受幸福的生活。
活动丰富多彩
文化节的舞台精彩缤纷,歌声嘹亮。一系列以歌唱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合唱团体和个人参与。
交响音乐会是本届文化节的一大亮点。“我们在长春相遇”大型交响音乐会选材通俗易懂,曲目耳熟能详,由浅入深,逐渐使观众接触到深层次的高雅音乐,拉近了高雅艺术与市民群众的距离,拓展了市民音乐文化活动的空间。观者如潮,掌声如雷。交响乐这一高雅的艺术形式,融入了我们百姓的生活,让城市的文化气质更加独特雅致。这一悄然的变化,为吉林省文化强省再添一份动力。
文化节上,各类舞蹈的展演和比赛吸引了众多百姓的关注,作为普适性强、接地气的“百姓健康舞”更是盛况空前,参与人数众多、参与热情高涨,影响也日益深远。
第五届中国长春·东北亚文化艺术周引进的俄罗斯小白桦歌舞团演出,以俄罗斯民间舞蹈的传统形式为特色,广泛取材于民间传说,并与古典舞蹈艺术完美结合。文化节上的这场演出让长春市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原汁原味的异国文化盛宴。
作为东北亚文化艺术周的子活动,东北亚国际动漫作品大赛、国际动漫艺术博览会等大型动漫展会和赛事竞相举办,文化精品尽收人们眼底。
2014第二届中国·长春东北亚国际动漫作品大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位著名动漫专家学者莅临此次盛会,共有来自英国、美国、韩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大专院校的864(幅)件作品参加本次大赛的角逐。大赛还从获奖作品中选出部分作品进行了展览。
全省市民参与
首届吉林省市民文化节,将全省大中小城市文化资源全部调动起来,集中推出丰富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让全省1500万市民朋友在文化广场、大小剧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尽情欣赏戏剧、陶醉歌舞、尽情阅读,沐浴在文化的阳光中,使心灵得到充分的放松和升华。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齐头并进,纷纷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各自资源,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例如,省文化厅举办吉剧优秀剧目展演,长白之声合唱节、群星奖获奖作品巡回演出等,演绎经典吉剧和群众文化的生动魅力。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举办全省全民阅读文化巡回展览活动,包括书法美术展览、系列阅读讲座、捐赠图书活动。省文联舞蹈家协会举办百姓健康舞展演总决赛,让老百姓能够成为广场舞的明星。省作协举办金短篇评奖及阅读经典活动,通过读书报告和文学对话的形式让文学经典走进市民群众。
同时,全省各个城市也同时举办64个大型文化活动,包括数百项子活动。这些活动集中围绕“一场、一馆、一演、一展、一评”五个方面开展。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全省市民朋友们献上了一场场文化盛宴,点燃了对幸福新生活的美好憧憬。
开创市民文化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市民群体迅速壮大。楼层越来越高了,绿化越来越靓了,但是彼此的陌生感似乎依然横亘在人与人之间。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大力繁荣市民文化,丰富市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省委宣传部按照省委推进文化建设的工作部署,以加强市民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于今年年初就精心策划并筹备了首届吉林省市民文化节。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省举办,市民为主体,既通过文艺精品下基层的形式,让广大市民欣赏到优秀的文化产品,同时鼓励市民自编、自导、自演,搭建普通市民展现风采的舞台。“送”与“种”两条腿走路,成为深受市民欢迎的根源所在。原本很少交流、相互陌生的市民,因为登上市民文化节的大舞台而被大家所认识、所熟知,甚至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正是将文化精品送到市民身边,才真正实现了文艺精品的社会价值,从而探索了“以文艺精品工程提升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惠民工程促动文艺精品工程”的良性互动。
正是给了市民成为主角的舞台,市民才回馈了舞台无限的精彩。无论节目质量如何,无论表演是否专业,市民们都会因为自己是主角而倍感亲切,从而实现“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目标。
色彩斑斓的舞台,绚丽璀璨的灯光,优美欢快的歌曲,热情洋溢的舞蹈,诙谐幽默的二人转,精彩无比的吉剧……人人参与文化节,人人享有文化成果。全省首届市民文化节,因其形式新颖、主题鲜明、惠民利民,得到市民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参与。
吉林省市民文化节,精彩还将继续……
本报记者 郭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