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也要接地气
4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曹遵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吴起镇姚寺村。
曹遵伟是县经研室主任,是村子里出的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1995年离开村子后,除了每年走走亲戚,他与这个村子的联系联系越来越少。
姚寺村是一个山地村,种植和养殖是这个村子最为典型的经济方式。但是,“变化始于2002年”曹遵伟说。他说,“长庆采油厂将姚寺村纳入石油开发区块后,一切都变了。‘变的’不仅是村民的生活方式,连村民的观念也变了,围绕石油开发挣‘快钱’,几乎是村民无一例外的选择。最先富起来的人离开了村庄,在县城做起了生意。原来八百多人的村子剩下不足四百人。现在石油资源枯竭,村民们又重新面临着增收的困境,村子以后该怎么发展呢?”
面对村子目前的发展困境,曹遵伟用他的知识,理清了村子改革开放前后的发展脉络后,他给大家建议说“咱们村向阳,光照好,可以发展山地苹果。”但是,曹遵伟发现,由于“村民们习惯了挣快钱,栽植苹果周期长,没人愿意种。”曹遵伟也了解到,村里以前就发展过山地苹果,但果树栽好了,一些村民又毁掉了。
据了解,曹遵伟曾参与过县上许多惠家政策的起草,在他眼里,对于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县上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发展什么县上都配套资金支持。可这么好的政策为什么没有带来好的结果呢?他困惑不解。
曹遵伟想到了党员示范。他和村干部协商,流转出26亩地,先进行试验示范。
“我最大的心愿是看到秋后苹果红。”曹遵伟说,好的政策也要接地气,要立足民意,推动农民发展,工作方法上更要讲究。
◎“缺少吃苦精神”
与曹遵伟相比,杨渊看到了家乡的另一面。
杨渊的父亲是老师,2000年调到县城城关小学,杨渊家也搬到了县城。
“是渊渊回来了!”回到家乡,村民们依然叫他小名。不过,杨渊明显感受得到村子现在与印象中的不同。
“村子在变老,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年人。乡村原有的那种纯朴已经难以捕捉,人们的价值观也似乎和以前不一样了,金钱至上很盛行。”杨渊说。
村子里基础设施老化,照明用电都是问题,“用电的人多了,电饭煲做不熟米饭。”杨渊联系了县电力局,准备改造村子里的供电网,又协调县交通局,为村子修建两座小桥,打通因去年雨灾毁掉的生产道路。
“现在村子遇到的问题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终还得靠发展来解决。但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个村庄思考这一问题。”杨渊计划用市场化的方式把当地及周边的农民组织起来,种植陕北人喜欢的一种菜品——洋姜,“制成工业品销售,这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
与此同时,杨渊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他说他发现自己“缺少吃苦精神”。
◎感情消除隔阂
“村委会议室挤满了人,还不断有人来。”这是孙佰宏第一次回家乡白豹镇李桥村时遇到的一幕。
孙佰宏是县政府办主任,也是这一活动的发起人。村民们围着他打开了话匣子。
李桥村是个川道村,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农民增收主要依靠种植业。村民们反映,村子通往山上的那条生产路不通了,但是山上可有200多亩上好的地。村子里50多岁的人都有过吃不饱的经历,村民们不忍看着这块地撂荒。
村民们说的那块地位于山顶,修建于1970年。通往山顶那块地的路被大水冲毁后,村民去一次山上要绕道10多公里。村委会主任杨风岐说,以前给前来调研的人反映过,但一直没有个准确的答复。
孙佰宏和村民们一起考察了路段,制定了修路方案。回到单位,他饱蘸浓浓的乡情写就了一篇调研报告。他计划在村里建一个千只养羊场,发挥村党支部的作用,走养殖与种植并举的发展路子。
“老百姓看不惯走马观花式的调研。”孙佰宏说,只要带着感情去倾听,老百姓就愿意给你说他们的想法。而这正是孙佰宏组织这一活动的初衷。孙佰宏说,活动根本的目的是了解更为真实的情况,为县上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让干部受到锻炼。
◎小家连着大家
据介绍,这一活动共涉及22个村,各种类型的村子都有,在全县134个村中具有典型性。
“以前回老家从来没有这种感觉。带着任务回家,给大家建立了一种思考问题的视角,从自家到别家,从小家到大家,你很容易体味到整个村子的困惑与希望。”县政府办支部书记高清海说。
统计显示,近两个月来,24名党员回家访民情,共为村民办实事36件,化解矛盾15起,解决困难33人次,协调资金308万元。
实习编辑:陶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