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23年来,梁勇一直在维护战机,他喜欢这个职业 吕伟 摄
梁勇,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人,1972年10月生,1991年12月入伍,1995年8月入党,大专学历,现任兰州军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机械师、二级军士长。入伍23年来,先后维护过3种飞机、6种机型,共保障飞行安全2252小时,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飞机划过天空的那一刹那虽然美丽,而保证这个美丽的背后,却需要地面检修人员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才可以完成飞机的安全起航和落地。
从贫瘠村庄走出的陕西人梁勇,19岁当兵起,就和飞机打交道,至今已有23年军机修护经验,且没发生一起差错,他可以通过听声音分辨飞机是否有故障。7月24日,梁勇在兰空乌鲁木齐的一处基地接受华商报记者电话采访,揭秘空军机械师是怎样呵护“战鹰”的。
检修像保姆
钻进喷管检查就像烤包子
和梁勇通话前,他正在检修飞机,为当晚的夜航任务做准备,此前一天,他也因为夜航一直忙到凌晨3点多。“我这个工作熬夜很正常。”电话那头传来飞机噪音,那是他每天工作的地方。
空军战机按训练时间分为白航和夜航。每年有一半多时间都是夜航,飞机使用到几点,机械师就要一直等着,如果飞行结束后查出飞机“身体”有问题,如出现渗油、裂缝等,必须马上维修,绝对不允许缓一缓。如果是白航,就要在前一天先检查一次,白天早早进场,飞行前后还要各检查一次。
梁勇现在维护的是一架服役了20年的歼教-7教练机,是“战鹰”里的“老兵”,比较容易发生故障。“我们这个工作就像医生或保姆,要让飞机以最好的状态服役,每次飞行前和落地都要严格检查,单次检查一般要一个半小时左右。”他说,“可能要比医生更仔细,因为飞机要飞上天。”
检修中的一项必要环节,就是机械师要从发动机尾部的喷管钻进去“体检”,“一般飞机飞完后,喷管内部温度是40到50℃,在夏季的新疆,这个温度大概能到60℃,进去感觉像烤包子。”梁勇笑着说,这种经历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听声辨故障
发动机咔咔响可能是涡轮转子有问题
在兰空航空兵某旅,梁勇是驻疆空军里从事机械师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带过很多徒弟,凭借23年检修积累下来的经验,可以听声音分辨飞机的部分故障。
怎样可以通过声音辨别呢?梁勇说:“飞机试车前,要在座舱检查各个参数是否正常,如果听到发动机出现‘咔咔’、‘吱吱’的声音,可以初步判断涡轮转子可能有问题,就要引起重视。飞机落地停车后,要听发动机涡轮的叶片声音,叶片会慢慢停止转动,但如果转动时间超过规定,就要怀疑发动机内部的棘轮转子可能有问题。飞机起飞滑行时,如果听到轮胎内部刹车主体有异样声音,就说明刹车装置动静片的铆钉松动或动静片有裂纹,甚至有小面积脱落。这个声音我不好描述,但有经验就能听出来。”
“不是光听声音就能辨别所有的飞机故障,不过一些声音确实可以帮助找到‘病灶’。”梁勇补充说。
牵挂老家人
父母是工作最大的动力
梁勇从贫瘠的铜川王益区黄堡镇梁家塬村走出时,从没想过自己会和飞机打交道。19岁入伍成为航空兵后,他就开始和飞机维修打交道。自学,跟着师傅学习,3年后,他被破格提拔为机械师。这20多年下来,梁勇现在可以不对照图形,画出自己维护过的各种型号飞机的座舱结构图、燃油和操纵系统构造图。
据了解,梁勇保障的飞机每个部位都不留油迹,23年来没发生过一起差错、没耽误过一次起落,先后维护保障过歼-6、歼-7、歼-8等六种型号30多架飞机,保障安全飞行累计达2000多个小时。
这么多年总共带过多少徒弟?这位42岁的军士长说不上来,有的徒弟当了领导,梁勇还是愿意继续当机械师。他说:“这些年也有很多机会调岗,但我喜欢这个工作。”
如今,梁勇的妻子随军安置在乌鲁木齐,12岁的儿子也在那里上学,“现在会给孩子讲飞机的知识,他很感兴趣。”梁勇笑着说。可说到父母亲时,他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我老家很穷,父母身体不好,父亲梁解放因为工作残疾;母亲张淑会70多岁,做过肾癌切除手术。”因为工作,梁勇已4年没回过老家,上次回去还是在兰州执行任务期间,顺道回去看望刚做完手术的母亲。说到这里,梁勇有些哽咽,“我现在工作最大的动力就是父母,我必须好好工作,给他们养老。”
因为长期接触飞机噪音,梁勇得了比较严重的耳鸣,伴有听力下降、神经衰弱,“是我以前年轻时不喜欢戴耳塞,现在会比较注意保护自己。”梁勇说,“只要还有能力,就会把这份工作做好。”
记者 陈琳 通讯员 常超 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