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常回家看看”被纳入中国内地法律所引起的争议还未消退,现在,禁止“啃老”又要写入法规了。为了改善内地当今盛行的“啃老”风气,近日,山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开始陆续将“拒绝啃老”写入法律法规中。其中,山东省公布的《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明确写道“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拒绝啃老”需要法律来强制规定,不知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在外国社会中是不是也有这种“啃老”现象?那么外国人对“啃老”又是个什么态度呢?
美洲:经济不景气 “啃老族”群体增加
先来看看大洋彼岸的美国,曾在美国留学的内地留学生李玚对美国年轻人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印象深刻。
李玚:“实际上开始工作的,在物质上他们通常的月薪都足以让他们独立,因为他们也不强调说必须要拥有一套房子,而且在他们的普通人的价值评判当中,他们强调这种独立,强调依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如果对一个成年人的话,在物质上依靠父母,其实并不是一件崇尚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不算是光彩的事情。”
和美国相邻的墨西哥受到美国的影响较大,年轻人同样比较独立自主。不过,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把自立精神看得贵如生命的美国人和墨西哥人也不得不开始“啃老”。据美国人口调查与统计局公布的报告显示,近些年来,待在父母家住的美国年轻人越来越多,特别是男性。25至34岁的男性与父母同住者所占比率,从2005年14%增至2011年的19%,同年龄女性与父母同住的比例从8%增至10%。
欧洲:因经济危机及家庭观念 “啃老”现象普遍
和美国一样,经济危机令不少欧洲年轻人失业,被迫和父母同住一个屋檐下,过上“啃老”的生活。在英国,经济压力无疑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据相关调查表明,2009年第四季度,英国30岁以下的首次购房者中,84%的年轻人靠父母资助才凑足买房首付。而在2005年的同一时期,这一比例只有38%。而目前处于20至30岁年龄段的英国人,多数家庭储蓄在过去10年里基本停滞。年轻人比他们的父辈生活得更差,两代人的生活差距越来越大,更多的年轻人依赖长辈生活。
不仅仅是在英国,在欧洲其他国家,年轻人依赖长辈、不独立生活的现象也日益凸显。据德国媒体报道,希腊、马耳他等国年轻人中,“啃老”族比例超过50%,为全欧洲最高。在葡萄牙、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则有超过40%的25岁至34岁年轻人没有正式工作并与父母住在一起。
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家庭观念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西班牙、希腊等国家的家庭观念比较强,家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父母愿意将已成年的子女留在家中,继续为他们提供舒适便利的条件。一些年轻人即使自己买了房子,仍和父母住在一起。因为他们不会或不愿意做饭打扫,所以又回到父母身边过安逸的生活。
亚洲:家庭观念成“啃老”一大原因
在亚洲,啃老也随着失业率的上升而增加。由于找不到工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好窝在家里当“啃老族”。在日本大城市,80后的年轻人毕业后依然和父母居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即使可能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但为了节省费用,很多年轻人依然选择“啃老”,甚至在结婚后仍和父母同住。各种开销都靠父母来资助。一些日本社会学家甚至引用“父母终生劳苦、子女轻松快活、孙辈上街乞食”的谚语,点出这种社会现象的严重性。
和中国一样都属于人口大国且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印度,年轻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
《人民日报》驻印度记者吕鹏飞:“印度就业机会很少,这就导致印度很多年轻人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就必须要依靠父母来继续生活,这种现象在一些大城市尤其的明显,比如说德里、孟买,或加尔格达这些地方。”
除了就业机会以外,印度浓厚的家庭观念也是重要因素。据一项跨国调查显示,在印度城市中,每户家庭平均有4.8名成员。84%的印度受访者认为,能够和家人共度休闲时光是他们最开心的事。
看来“啃老”几乎都成为全球通病了,但将禁止“啃老”入法的,恐怕中国还是第一例。那么这项法规到底有没有设置的必要呢?有人认为,这是从法律上认定“啃老”是一种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明确了这一点,有助于在社会上营造正确的价值观。但也有人认为,啃老是家庭内部事务,这更多的是道德问题,法律不宜介入,而且可操作性也并不强。当然,“啃老”在中国内地有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如果相关部门能从社会保障机制和关心关怀上下功夫,营造良好的赡养老人的社会氛围。同时,扶持和引导那些暂时不能够自力更生的成年子女,让他们能尽快摆脱“啃老”状态,这会不会更有利家庭和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