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累计投入经费14.58亿元,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079个,1142个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广西:群众文体娱乐活动有声有色
本报驻广西记者 莫 曲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广西完成各地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总项目数4079个,累计投入经费14.58亿元。建成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文艺舞台、一个科技文化卫生综合活动室,组建一支农民文艺队、一支农民篮球队——“五个一”完成率达到100%,同时组建文艺队上万支,1142个公共文化设施、场所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有力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全面展开。这是记者6月27日在广西来宾市召开的2014年广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培训班上了解到的。
群众受惠 社会和谐
“七一”前夕,来宾市兴宾区桥巩乡高槐村老山头屯文艺队又开始忙活起来了,他们为庆祝建党93周年排练了一台文艺节目。“多亏了公共文化建设,我们村农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了,村风民风变好了,整个村都变漂亮了。”兴宾区桥巩乡高槐村老山头屯文艺队的黄大妈兴奋地说。
“来宾市公共文化建设经费、设施、管理得到了各方支持,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导、重心下移、整合资源、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沈国明说。
据了解,自2009年启动求乐、求知、求技“三求”文化惠民工程到2013年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来宾市历时5年,做到了市、县、乡、村、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来宾市群众正享受着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实惠。
积累经验 树立标杆
2013年11月,来宾市、罗城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获文化部授牌,这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标杆。
在来宾市桥巩乡吉林村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戏台扩建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我们现在要把这个戏台提升扩建,原来的戏台是露天的,有群众提意见说下雨的时候不方便,所以我们就新建一个顶棚,再把戏台扩大一些。”来宾市兴宾区桥巩乡党委书记黄焯说。
“为了进一步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我们计划用5年时间,努力形成设施网络化、供给多元化、机制长效化、城乡一体化、服务普惠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队伍服务能力,丰富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机制,让来宾市公共文化服务成果更丰硕,确保全民长期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来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韦凤云说。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6月22日,柳州市鱼峰区旗袍沙龙艺术团团长韦小玲早早来到排练厅,和她的姐妹们一起排练舞蹈。“以前是谋生活,现在是享受生活。”神采飞扬的韦小玲毫不掩饰内心的幸福感。
2013年11月,各路歌王汇聚对歌的柳州市“鱼峰歌圩”被列入文化部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广西同时入选的还有桂林市临桂县“五通农民画引领文化致富模式”(项目),以及玉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入选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对加快广西公共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地区文化影响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要在今年组织完成广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方案,建立全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广西文化厅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李晓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