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几个月的寻觅与等候,记者终于见到了他,在那片已经成熟的试验田里。
他是陕西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在农村一蹲就是54年;他用科技手段解决了改革开放之初全省的粮食缺口难题;他两次被《陕西日报》以头版头条的最高礼遇隆重推出;他的事迹还被拍成12集电视连续剧——《秦川牛》……
他,就是李立科,一个曾经名震粉色而又日渐陌生的名字,一个身患癌症25年还活在人间、仍奔忙在渭北高原实验田里的耄耋老人!
艰辛着也辉煌着
1980年,那是一个粮食匮乏的年代,陕西省每年的粮食缺口在1.5亿公斤左右,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省上决意在渭北高原开辟“第二粮仓”,时任陕西省农科院副院长的李立科被点将前往渭北,解决这几亿斤的粮食缺口。
1981年,李立科背起行李和几亿斤粮食的“军令状”,来到了合阳县甘井乡蹲点,研究探索渭北旱原粮食高产的路子。
当年的合阳还在贫困县的队伍里,土地干旱贫瘠,群众生活贫困。“十年九旱粮不收,农民饮水贵如油;茅屋破烂衣褴褛,要娶媳妇愁上愁。”就是这里当时的民谣。
正值小麦成熟期,李立科和他的伙伴们简单安营后,就每天在麦田里调查研究,土样分析,比对实验。李立科发现,增施磷肥能促进小麦根系生长,调动深层土壤里的有效水分,可以抵御天旱缺雨的自然条件。他把这一发现当即付诸实验,个人贷款15万元,购回870吨化肥,全部分发到生产队,还逐村逐户向社员讲解增施磷肥的道理和方法,自己也借用了一块麦田,种下了磷和铵的对比试验田。
来年夏收,甘井乡的小麦亩产量由原来的48.5公斤猛增到136公斤,成了合阳县农业发展史上破天荒的事。
随后,他带着制作的小麦根系标本,奔走在合阳的每一个乡镇和村庄,使农民接受了磷肥,掌握了化肥的配比方法。1983年,合阳县小麦获得空前大丰收,亩产达到173公斤。这一奇迹顿时传遍了渭河北岸的半壁关中。
在实践中,李立科以磷促根的理论不断完善,总结出了“碾压提墒技术”,减少降水流失和水分蒸发的“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以及引进良种等。
1995年,李立科的试验田里小麦亩产437公斤,玉米亩产600公斤。
消息震动了我省的农业界和科技界,有专家赞誉“李立科的旱原试验田产量超过关中灌区,这是陕西农业史上破天荒的奇迹。”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实地考察后对李立科说:“你的研究对世界旱作农业有指导意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来陕视察时,专门约见了李立科,鼓励他继续努力。
带着助听器的李老打手机找大门钥匙。
甘井乡亲为李立科立的功德碑。
死亡着也抗争着
与和共和国的许多奉献者一样,李立科的奉献也充满了艰难和挫折,失去了舍弃了许多成人应有的东西。
“我有过三次死亡的经历。”李立科毫不忌讳地说。年轻时劳动收工不慎掉进了井里,差点死了。1979年遭遇车祸,虽大难没死却留下了终生耳鸣的后遗症。
第三次死亡也伴随了他的辉煌。他“以磷促根、以根调水”的栽培技术在渭北旱原的20多个县被广泛推广,仅此一项,陕西一年多产小麦8亿多公斤,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李立科也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1990年,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人民向李立科学习。
科学是没有止境的,李立科深知这一点。施肥只是解决了小麦由低产到中产的问题,如何达到高产,关键还在水,这是他得出的结论。然而,水,已经困扰渭北旱原几千年了。
他为此到处奔波寻找办法,观察、试验、研究、对比。1989年夏的一天中午,太阳像火盆似的烘烤着大地,四处转悠的李立科在地里拨开一堆麦草,发现里面竟是湿漉漉的,他高兴地一下子跳了起来,“这不就解决了水的问题了么!”
按说,渭北旱原的降雨量完全可以满足小麦、玉米等作物生长的需求,但是大部分降水常常是白白地流走,加上风大,日照又强,水分蒸发得很快,与作物需水的时间产生了时差。麦草下的潮湿使李立科萌生了采用覆盖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想法,于是,他又开始了这项技术的科研试验。
1989年9月的一天,大雨倾盆,下乡归来的李立科坐在一辆手扶拖来机上,车轮卷起的泥雨不停地冲刷着他的面颊,回到基地后,他的左眼开始不时地流泪,左上颊也疼痛不止。因为自己是一个“老肝炎”,所以他并没多在意。
在随后的忙碌中,左眼依旧泪流不止,左颊疼得他直捶墙,直拖到10月10日,他才去了合阳县医院检查。
医生在片子上看到了癌肿的阴影。
李立科说,如果是癌症,只要让我活到明年7月就行了。我死了就把我埋在试验田里,上面立个牌子,写上“李立科在这块地里种的小麦亩产达不到800斤,望大家努力。”
消息惊动了各级领导,李立科被送往西安。经省人民医院确诊,李立科患左上颌窦鳞癌,已是中晚期。
好在好人有好报,好在老天开眼,在各方面的关怀下,李立科的手术成功完成。
1990年春,在合阳县百姓的祈祷和期盼中,李立科终于又回到了甘井,当地干部群众把一块桌面大的牌匾送给他,上面写着:“但得众生皆温暖,不辞羸病卧残阳。”
出院归来的李立科又来到了他的试验田,好像是要回报他付出的艰辛一样,这片试验田的小麦亩产达到437公斤,玉米达到600公斤。
30多年前,刚到渭北的李立科(右一)在麦田里。(资料照片)
坚守着也留恋着
覆盖技术随后也试验成功,成为渭北旱原粮食生产的又一突破,千家万户的农民看到了种田的希望,期待这一技术的全面推广。
由此,甘井的小麦亩产由48.7公斤提高到264.05公斤,玉米由121.5公斤提高到458.9公斤,不仅解决了渭北群众多年来吃不饱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吃不好的问题。
粮食产量上去后,李立科和他的伙伴们并没有停止,又开始帮助乡亲发展经济作物,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他刚来时的39元提升到了1000多元,村村林茂粮丰,户户有粮有钱。
2014,麦收时节,记者踏着本报前辈的足迹,寻访到了合阳甘井镇,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年已耄耋的老人——李立科,也看到了他的40亩试验田。老人手拿草帽,脚不停步地拉着记者满地介绍着,这里种着164个小麦品种和6个玉米品种,老人说他的最终愿望就是把小麦亩产弄到750公斤,玉米亩产弄到1500公斤……
在简陋的科研基地院子里,老人讲起他和他的试验田,他和他的乡亲们,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几次落泪,几度哽咽。
在合阳,老人已度过了33个春秋,而在此之前,他在武功县蹲点14年,陕北蹲点4年,陕南蹲点3年,屈指算来,农村已占去了老人生命中的54个春秋。
老人患有肝炎、胃炎、耳聋等多种疾病,癌症手术已做了25年,他常年戴着助听器,他的口腔里填充着牙托,说话虽不灵便但也滔滔不绝。
老人说他的生命再剩8年,在余生,就是继续研究改产耕作法,开发蒸发水解决农田干旱、水土流失、沙尘暴和肥力递减问题。
如今的甘井镇已步入了设施农业阶段,现代农业的大幕已经在我省的渭河两岸徐徐开启,老人倾其一生的科学研究成果也受到了影响和挤压。据镇农办主任雷林涛介绍,现在甘井镇主要以种植苹果、小麦和玉米为主,果业已占七成多,达6.5万亩,全镇6.5万人去年人均纯收入是6797元。
同座的甘井村的张德喜和唐小有老人,都是李立科来甘井时认识的第一批乡亲,他们的家庭也步入了大棚时代,年收入都在十几万以上。但谈到李立科,他们有着更深的感情和更多的感慨:老人对甘井对渭北贡献很大,走遍了这里的村村户户,他以磷促根,以磷调水在全国都是首创。80岁的人了,每年都要从农科城过来住三五个月,唉,还是丢不下他的事业!
记者感觉,其实,老人丢不下的大概是他作为科学家的追求,他在这里33年的乡愁,还有80岁生命换来的结晶。
“我死了,就想埋在我的试验田里。”李立科对记者说。大家笑了,这话你老都说了25年了,还早着呢!
依依告别老人,在甘井镇的街口,记者看到了一块2007年6月立的石碑,上书“立科路”,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所题,背面刻着“当代后稷李立科”。记者恭敬阅读后抄录了碑文,以宣示老人之功——
“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感谢李院长。”这是永远镌刻在甘井地区乃至整个渭北人民心中的一通碑文。李院长是向旱魃挑战的科学家,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农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李立科,老百姓封他“财神爷”、“当代后稷”。李立科1934年12月18日出生在后稷的故里武功县,1959年毕业于陕西省农业学校,他效后稷“教民稼穑”,贡献了青春,贡献终生。《诗经》有文“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尔极。”
渭北旱腰带自古十年九旱,靠天吃饭。旧县志载,数千年来,“饥馑频仍,民不聊生”。改革开放前,甘井八成以上的农民“借了吃,打了还,跟着碌碡过个年”或“天天黄年兄,水围城,钢丝绳”或“一天吃三顿,一丈短一寸,顿顿三尺三”。到1981年,甘井平均亩产粮食仅48.5公斤,户均年收入90多元,年人均口粮不足68公斤。
1981年李立科到甘井蹲点,亲眼目睹到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生活惨状,发誓要找到穷根,拔掉穷根,让农民兄弟过上富裕的日子,为此辞去副院长职务,从城市举家迁至甘井。他通过无数次试验,指出渭北小麦从低产到中产是肥的问题,从中产到高产是水的问题,从提高降水利用率入手,大力实施“以磷促根,以根调水”工程,普及“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发动“种子革命”,推动生态环境“四步走”战略。科研难,科普更难,他坐着“大篷车”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田,经过20多年的努力,甘井地区老百姓已过上富裕舒坦的生活。他的理论和实践亦成为世界旱作农业界的奇葩。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顺民意,修立科路。立科之路,是甘井人民走向富裕之路,是科学发展农业之路;立科之路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之路,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富民强国之路;立科之路是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之路。
回程的路上,记者感慨:李立科没死,李立科不死!因为他的生命扎根在土地里,他的精神融入在渭北父老的富裕生活里,生命血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