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中国文化报》大运河文化专刊样报 潘明月 摄
上月22日,京杭大运河终于申遗成功。早在2012年4月,一份唯一以大运河命名的国字号报纸专刊——《中国文化报》大运河文化专刊应运而生。两年来,这个专刊为大运河做了哪些工作,他们与这条运河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情愫?
运河之思: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我们成功了!真是太高兴了!”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激动时刻已经过去数日,但是在《中国文化报》大运河文化专刊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的无锡运河之光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应晓萍依然兴奋不已。
应晓萍怎么会和运河结缘呢?原来她就是《中国文化报》大运河文化专刊执行主编。这位在太湖边长大的湖州长兴女子,曾当过14年中学老师,后转身投入微电子行业打拼16年,独立经营企业积累财富。她对运河有一种近乎痴迷的爱恋,对运河的文化也有着独特的理解。理想的事业还需要现实的支撑。“这份专刊的真正面世,也在于应总的魅力和实力”,两位老师毫不掩饰对带头人的赞美之意。
谈及为什么在实业成功之后长期关注运河文化,这位经过岁月打磨,外表干练和睿智的女子,向记者梳理这些年走过的路,将其归因为教师经历和运河情结。儿时住在运河边上,“小桥流水人家”“人家枕河而居”的江南民居图景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后来定居无锡之后,又居住在运河边上,尤其看到清明桥街道历史街区、南长街旁边的古朴环境,一种特别的感情再次萌生。
“我能为这座城市的人文环境做点什么?”“为运河做些什么?”有感于当时运河沿线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部分破坏环境的行为,以及自己内心对人文软环境的渴望,当时实业渐入佳境的应总在思索这些问题。
良好的发愿终于得到机缘的眷顾。当时正值社会上出现运河保护的呼声,她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遂决意将事业延伸至大运河的文化产业之中。巧遇江大的这两位运河专家之后,一个大运河的文化团队随即组成。应晓萍从自己的实业中拿出不菲资金,走访调查运河沿岸城市、借力《中国文化报》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的权威平台,创办了《中国文化报》大运河专刊并举办了运河城市高度论坛,大运河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工作随即风生水起。
运河之音:在无锡发声,为申遗鼓与呼
针对从“老总”到“执行主编”的角色转变,她的朋友圈小伙伴中,感叹其文化担当、文化自觉的有之,赞其先知先觉、高瞻远瞩的有之。不过,一如既往矜持和低调的她,始终认为,当下取得的一切都是踏踏实实做事之后的水到渠成。她举例说,当初创办专刊时,想请前文化部长王蒙题写刊名。在了解他们所做过的事情和想法之后,王蒙先生欣然题词,并且还在创刊号上发表了他自己与大运河的故事,令她非常意外,也很感动。
国字号专刊为何结缘无锡?应总透露一个细节,当初与中国文化报的合作方案中,对方要求将办公机构常设在北京,而应总因为对运河无锡段的独特感情,执意要求设在无锡。后来双方经过协商选择了一个折中方案,设立南北方两个办事处,并成立大运河文化研究院,而南方办事处就设在蠡园开发区内。
2012年4月26日专刊的创刊号面世,刊名由前文化部部长王蒙题写,每月出版一期,每期四个版面,主要内容为运河新闻、学术论坛、运河城市以及艺术典藏。
多年前,感动于大运河对中国历史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中国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谢光前一直积极主张大运河申遗。经过这么多年的积淀,为大运河做点什么已经成为他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如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大运河的因子”,他说,《中国文化报》大运河文化专刊陪伴了大运河申遗的整个冲刺阶段,“作为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申遗办设在扬州。2012年至今,已出版近30期《中国文化报》大运河文化专刊,专刊每期都有一个思想关注点,这可能是其他任何运河城市所没有做到的。
同样将大运河视为生活一部分的还有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李道国。李老师做过统计,目前网上搜索大运河的话题,大多数的内容出自我们专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是中国大运河话题的内容提供方。他指出,不能说我们专刊为大运河申遗成功起了多大作用,但是“申遗”过程当中我们努力地配合国家的宏观战略,尽自己的一“纸”之力,很系统地、很专题性地、有深度地跟踪了大运河申遗最后冲刺的两年多时间。此外,我们还着力传播大运河的文化,联络运河沿岸城市,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为运河发展献计献策。记者翻阅了这份报纸,在最新一期的专刊中,一半篇幅是无锡元素,清明桥等景点纷纷上榜。
运河之梦:助推运河沿线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两年多的时间里,这个团队走访了运河沿岸城市,记录了很多很多的故事,也汇聚了大量沿岸第一手调查数据资料。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应晓萍对传承、研究、弘扬、创新大运河文化更加信心满满,她说:“我们已经成立了中国大运河文化研究院,由‘运河三老’之一的朱炳仁担任院长,聚集了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健在内的一大批国内运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一方面,我们结合社会广泛的学术资源,支持专刊持续办下去:另一方面,我们的智库还为运河沿岸提供发展建议以及方案策划:譬如针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环境的提升,我们有一整套的方案。”就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有一批从苏州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前来向他们问询苏绣的发展策略。
“大运河申遗成功只是一个新起点,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才刚刚开始。”大运河的申遗梦实现之后,《中国文化报》大运河文化专刊执行主编应晓萍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更大的梦——那就是进一步助推运河沿线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大运河“活态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为此,她推出新媒体平台——《中国运河网》,沿线的6省18个城市可以利用各自资源丰富、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全新区域合作平台,通过文化的纽带把运河沿岸的经济带动起来,对提升大运河沿岸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她兴奋地展望中国大运河的明天,“通过这个网站,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无锡的企业和产品走向全国也将多了一种可能”。
“后申遗”时代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这个团队清醒地意识到,运河的保护需要新生力量的不断加入,让更多的人、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到运河文化的自觉传播中来。 (刘 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