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6月18日清晨,踏着新割的麦秆,杨陵区区长蒋展宏带着铺盖走在杨陵区北杨村的水泥路上。8点整,在村委会报到后,蒋展宏在村支书的指引下来到村民张常生家。在院里的一间偏房里,铺好被褥的蒋展宏开始了他在北杨村三天三夜的驻村蹲点……
6月18日至20日,作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杨凌示范区的开展主体,杨陵区25名县处级党员干部深入全区25个“后进村”,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与夯实基层基础和“精准扶贫”相结合,住在农村、吃在农家,亲身参与群众的生产生活,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帮助村上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只有深入最基层,群众才能最直接感受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5月的一天下午,郭社荣来到自己的帮扶对象——五泉镇斜上村的困难户王富全家里,拿出2000元钱支持他办起了面食加工作坊。
群众:常来常往才能常念常想
北杨村81岁的老人李秀莲至今都搞不太清楚,给她的残疾儿子自掏腰包买牛的是个什么官儿。
李秀莲老人念叨的干部就是蒋展宏,作为驻村蹲点的25名干部之一,北杨村是他的帮扶联系点。今年2月份,蒋展宏在北杨村第一次摸底的时候,从村里群众那里听到了李秀莲老人的遭遇——老人的二儿子年幼受伤智能低下,除了给牛割草没有劳动能力,儿媳妇和大女儿智力水平也不及常人,一家的重担全压在了81岁的李秀莲老人身上。
“蒋干部来了好多回,从来不空手。”李秀莲说,“常来常往的熟了,他说给俺儿买个牛,问我能喂好不,我说能。”老人接着说,“蒋干部说,给你儿买头牛,把牛喂好了,以后可以有些收入。我说,你给帮忙出本钱,牛喂好卖了,本钱还你。那人笑了下拉着我的手说,本钱他不要,只要我儿把日子过好,能减轻我负担就好。”
就这样,蒋展宏自掏腰包给老人的儿子买了一大一小两头牛。驻村的这三天,除了白天走巷入户征求意见,晚上组织党员开会讨论,蒋展宏还逐一走访村里的困难户,和村里党员、群众一道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谋实在。
同为25名驻村干部,在杨陵五泉镇郭管村驻村的杨陵区委书记张启东说:“党员和群众常来常往,群众才会对党员常念常想。”
基层党员:为民积虑才能民心所向
“连村上住得最偏的李敦来都在屋里和马宝收谝了半个下午,村里角落他都转遍了。”说起这次的干部驻村蹲点,杨陵区揉谷镇陵东村的支部书记赵宏兴有点感慨。让他感慨的不仅是驻村干部认真扎实的作风,更多是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给他们这些基层党员带来的启发。
陵东村有一对闹别扭的老哥俩儿——81岁的李克让和75岁的李克强。因为宅基地的纠纷,三年前,两人甚至打了一架。为了解决两人的矛盾,村里没少调解,可这对老弟兄就是不买账。“出门碰见了谁也不理谁。”赵宏兴说。
马宝收驻村后,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
“一开始,马宝收分别拜访了两位老人,听了各自的要求和理由。”赵宏兴说,“然后,他请两位老人在都方便的时间到村委会座谈。”到村委会后,马宝收就和两位老人拉起家常来。“越谝越动情,甚至都说起了旧社会时哥哥为弟弟外出讨饭的事。”结束座谈的时候,两位老人都对马宝收保证再也不闹了。“这件事给我很大启发,也很受教育。”赵宏兴说,“看来只有想群众所想,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在张启东看来,驻村蹲点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和“精准扶贫”是一次极好的双向交流。“区上干部熟悉基层情况后,工作起来有的放矢。基层党员也能和上级党组织密切联系,创新工作,巩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张启东说。
驻村干部:爱戴群众才能勇于担当
走了五年的黄土路需要多久变成水泥路?五天。这样的变化就发生在杨陵区五泉镇崔家村,这事得从崔家村的驻村干部王曼华说起。
“今年开春确定我来包抓这个村后,第二天我就到村里摸底了。”说这话的时候,王曼华刚从村南头张培林的葡萄棚里出来。“摸底后,我发现,这里的党员不按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怕事不敢担当。不敢担当,还是对人民群众不够爱戴。”王曼华说。
作为五泉镇崔家村的驻村干部,女同志的那股仔细认真的劲儿在王曼华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村上的道路规划得不合理,该硬化的水泥路没硬化,有的路走一半就没了,村上群众生产生活多不方便。”眼瞅着村上路况,王曼华着急了。驻村的三天,除了组织党员讨论、征求意见和困难户走访,王曼华一直忙着协调修路的各种事项。6月28日,资金和工程机械到位,五天后的7月3日,村里走了五年的黄土路“变身”水泥路,结束了雨雪天一脚烂泥一脚水的积弊。
“从心里爱戴群众,才能为群众办成事。敢于担当的底气就从对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中来。”谈到驻村蹲点的体会,王曼华说。
“25名干部驻村之后给杨凌带来的变化只是开始,还将持续。相信在各方积极协作下,到年底,杨凌将实现全面脱贫。”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说,“杨凌示范区党的作风建设将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