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距离上周六在杭州发生的公交车纵火案已经过去一周多的时间,但人们的内心却并没有因为伤者得到救助,嫌犯已被抓获而迅速轻松起来。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恶性事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一种强烈的恐慌感,不仅影响着一起起事件中受伤的人们,更刺激着每个人对于公共空间中的安全神经。(7月13日央视)
杭州公交纵火案已经过去了一周多时间,当地政府仍在积极善后,来自社会的总结与反思也在同步进行着。反思之一,就是发生公交大火的时候,乘客救生意识与技能的严重缺乏。比如有现场参与救援的群众表示,火灾发生以后,几乎每一扇车窗后都有乘客在拍打车窗大声呼救,却没有人使用身边的应急锤和灭火器。比如人在遭遇火灾的时候,应该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吸入造成呛咳窒息,但是公交车里的乘客却大声呼救,完全忘记了这一最基本的火灾常识。
公交车上的乘客来自于我们当中,所以他们在危急情况下的表现就是我们的表现,就是整个社会的表现。这样的表现,无疑是令人失望的。我们当然不能把遇到突发状况时脱困脱险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自救意识和逃生能力上,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具备一定的自救常识和逃生能力,确实可以让我们避免灭顶之灾,争取生的希望,也帮助别人逃离危险,增加生存的几率。
反思不能改变事件的结果,但是却可以让我们避免下次危险来临时遭遇同样的困境与危险。目前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就是我们的逃生意识和常识,我们的自救技能应该从何而来?第一个答案,应该是从学校教育中来。在一些国家,“逃生急救”是绝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必修课,孩子们从小就掌握了在各种突发状况、自然灾害面前应该具备的自救常识和能力。比如美国很著名的“童子军”,其教育口号就是“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必须学会应急避险常识,学会自救和救人的能力。
但是在我国,学校少有开设“逃生急救”课程。而即便到了暑假,很多家长也是选择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或者夏令营,很少有家长会选择生存训练的培训。后者的知识,孩子们也许一辈子都用不上,但是一旦用到一次,就可以挽救他们“一辈子”,所以说这样的知识与技能,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任何人都应该掌握,必须掌握的。
第二个答案,是来自于社会教育。很多国家的年轻人,会在自己的空闲时间去一些政府或民间的救援机构做志愿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急救知识和逃生技能。而这些国家的官办或民间救援机构、组织,也会举办一些培训活动,吸引社会人士参与。这就等于是之前学校教育的延续和再教育,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显然做得还远远不够。(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