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乡亲们,这几天天气比较好,大家要抓紧收麦,确保颗粒归仓。种植大棚蔬菜的户,清晨要早点揭起草毡,傍晚要及时盖上,让蔬菜获得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这是日前旬邑县底庙镇房家村“大喇叭”传来的温馨提示。到目前为止,旬邑县187个行政村全部安装了“大喇叭”,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地农村几乎都有“大喇叭”,户户都能听到广播声。茶余饭后,村干部利用“大喇叭”宣讲政策、传达精神、通知事项、安排生产……既简便,又直接。那时候,村民唯“大喇叭”马首是瞻,“大喇叭”上提倡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大喇叭”上安排什么,他们就干什么。当时,“大喇叭”在上情下达、解疑释惑、安排任务、督促工作、联系群众等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可是后来,村“大喇叭”逐渐变成了“大哑巴”,村民们再也听不到“大喇叭”上那熟悉的声音了。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正在加速转型,农民利益结构正在加速变革,新政策、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更需要镇村干部和涉农单位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此种情况下,让村村“大喇叭”重新响起来,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