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蔡姬煌
印有条形码的电子票,“刷票”就能进入景区;微信、APP等掌上服务平台,动动手指就能导航导览;客流量监控系统,可以帮助景区对游客进行及时分流;全范围的WiFi覆盖,为游客带去更好的游览体验……在浙江,西溪湿地、绍兴古城、千岛湖等一批知名景区,全方位的智慧化改造已渐入佳境。
成功的经验是否可以轻易复制?相比这些大景区,浙江还有一大批中小规模的景区,他们的智慧旅游之路又走得如何呢?
资金是最大的难处
“智慧景区的建设,对提升景区的环境、安全挺有作用的,‘挥客’技术,手机拍照片后往外一挥,就能传到景区大屏上,增加了互动感。”浙江温州江心屿景区管理处副主任陈忠说,景区占地约500亩,规模不大,这两年相继建成安保监控中心、电子门票管理系统、“挥屏”互动系统、无线网络全覆盖、语音导览等项目,智慧景区建设算得上小有成效,但相比一些先进案例,仍有差距。
“资金是主要的难处,设施设备的更新,花费不小。监控系统大约花了70万元,数字门票系统改造花了50多万元,码头的LED屏幕花了80多万元……”陈忠历数了几笔“大额支出”,直言智慧旅游各项小小改进,都需不少资金投入,更新换代后进入维护阶段,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成问题。
浙北长兴的金钉子景区负责人刘彩云也认为,资金是中小景区发展智慧旅游的最大掣肘。“我们确实有发展智慧旅游的意识,但在操作上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刘彩云说,“金钉子景区一年的游客接待量大约在10万人次,团队居多,这样的体量,对硬件的智慧化提升没有太多需求。”在营销方面,她也坦言,目前的网络营销只是与几家电商对接,做些团购、打折活动,开展不了更深层次的合作。
财力与人力的制约,让小景区发展智慧旅游有束手束脚之感。
“浙江的小景区大都很看重智慧旅游,但认识上有误区。总觉得智慧旅游就是顶层设计,就要翻天覆地,全盘否定从前。”浙江省旅游信息中心主任汪成设说,“有些技术公司为了推广而推广,提供的功能,大多是小景区用不到的,徒增了无谓的投入。”
汪成设说,其实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些智慧开发、经营,就能带来很大改变。比如用好微信,除了推广,还能在线购买预订,难度、成本都低;比如投资不大的车牌识别系统,可以针对日渐火热的自驾游市场进行客源分析;门禁系统不一定要做成闸机式,手持设备也可以;先别急于开发APP等应用,一定要丰富推广视频、图片库、周边吃、住、购、娱情况等基础材料……“智慧旅游的一切,都是指向更好的管理服务,中小景区搞智慧旅游切忌盲目,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客源与特色,用技术来做服务。”
不要只靠企业单打独斗
“遂昌有四家4A级景区,三家3A级景区,三个漂流景区,多是本地投资,技术人才不足。若要成套引进智慧旅游设备,动辄上百万资金,许多景区一年的营业额也就一千多万元,负担不起。”遂昌县旅游委员会副主任黄颖说。
此外,现在各类电商平台繁多,为了增加客流量,前两年,当地景区与许多平台签了协议,以期遍地开花。“人手不充足的小景区,却得花大量的人力去对接电商。OTA市场鱼龙混杂,有的平台一年只卖了10张门票,操作起来财务成本却不低。一来二去,大家都有些气馁。”黄颖说,做智慧景区,不要只靠企业单打独斗,政府引导很必要。
于是,遂昌县旅委出面,一方面与电信公司合作,在景区布免费WiFi,与专业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综合性的服务终端;一方面与淘宝、同程网等大型电商合作,开设“遂昌馆”,售卖门票,也售卖餐饮、酒店产品与各类特色农产品,形成完整的“遂昌印象”。
“这方面投资,第一年政府出六成,企业出四成。实践效果不错,即便现在团队量下降得厉害,遂昌各中小景区营业额仍在增长,基本都是线上带来的。现在景区积极性很高,纷纷要求继续合作。每个景区都开通了公众微信账号,抱团互推荐。”黄颖说,“因此,景区并非没有意识,也并非不愿投资,而是要适当引导、组合,让他们看到实在的效果。”
初显成效的同时,还有个问题让黄颖颇为苦恼,“市面上现有的智慧旅游设备、方法、手段,对中小景区的需求,针对性不强。”比如遂昌金矿景区,观光属性强,游客不会反复前来,因此需要不断开拓新市场,而南尖岩景区二次、三次游客更多,因此更需注重维系熟客,不同景区,需要的服务和设计是完全不一样的。“政府引导、出面牵头,只能帮助景区完成基本的智慧建设,更深层次的提升就有难度了,还需景区清晰地认识自身,有目的地去谋划、拓展。”黄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