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余里古窑址探明龙窑遗迹3座 残留夯土墙体(图)

2014-6-5 11:04:00  来源:中新网  进入论坛

梅州大埔县三河镇,梅江、汀江、梅潭河在这里交汇,成为韩江的源头。大埔山岭间的白色泥土是绝佳的烧瓷原料。大埔县的陶瓷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全国“四大瓷都”。

2014年初,在三河镇余里村,考古学家发现了广东省境内已知最早的仿龙泉青瓷窑业遗存。被数百年的尘泥埋藏的古窑群遗址中,无数被废弃的瓷器碎片再现了元代中晚期到明代晚期昼夜烧瓷的热闹景象。

回望五六百年前,三河交汇处有着曾繁华一时的三河坝码头。在这里,大埔本地生产的瓷器被源源不断地装上船只,上溯汀江到达福建,顺流韩江前往潮汕,再经过这两个地区的港口出口东南亚和欧美。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古陶瓷研究鉴定专家刘成基评价:“余里古窑址群是见证广东青釉瓷发展的实证,它的发掘,可以揭开龙泉窑在广东生产发展的历史,延长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

悠悠数百年岁月如滚滚韩江流过,如今的大埔县,传统龙窑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梭式窑、隧道窑等烧制方法。龙窑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但传统瓷器的生产工艺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延续,燃烧了700多年的熊熊窑火依然未熄。

从韩江走向世界

余里古窑址群是见证广东青釉瓷发展的实证,它的发掘,可以揭开龙泉窑在广东生产发展的历史,延长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

余里古窑址藏在大埔县三河镇余里村水口山尾陲。一眼望去,是连绵的山坡以及村民耕种的菜田。数百年前,这里是祖辈相传的烧瓷龙窑。

烧成的日用瓷器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出,伴随着每一窑的出品,也有为数不少的残次品被抛弃,逐渐堆积成小山坡,又被百年的尘泥抹平,藏于地下。村民在菜地里时不时能挖出瓷器碎片。当地村民相传,这里的古窑址有18条之多。

这是一片陶瓷碎片铺就的土地。在大埔的桃源镇、高陂镇、光德镇,此前都已发掘出古窑遗址。余里古窑遗址上世纪60年代被发现。80年代中期,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曾做过小规模的发掘。去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客家博物馆、大埔县博物馆等单位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

如今,考古发掘已初见成效,已探明龙窑遗迹3座,残留有夯土墙体和墙基。遗址中,专家发现了大量的废弃堆积瓷碎片和匣钵、青釉瓷器残件及碗、盘、杯、碟、瓶、炉、砚台、盖罐、灯盏、烛台、印模等日常用瓷。

根据这些遗迹,专家判断,余里古窑群始烧于元代中晚期,兴盛于明代早中期,衰落于晚明时期,绵延约300余年,主要生产“官田琉璃瓷”。

刘成基介绍,余里古窑址属浙江龙泉窑系,产品烧成采用圆形倒焰窑,露坯层叠式烧制而成。

“仿龙泉釉瓷器均用匣钵装烧,制坯工艺比较粗糙,但制釉技术和烧成技术高超,己掌握了窑变技术,达到了当时制釉技术和烧成技术的最高水平,在广东目前所见的同类遗址中极为罕见。”刘成基说。

龙窑一般依山而建,借助山体一定的坡度,烧窑时的火焰能自然上升贯通全窑。窑身由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组成,长度从十米到几十米不等。烧火的窑头最窄,便于集中火力,窑尾有排烟孔。在窑的两侧,设有多个投柴孔,烧窑时一人负责一孔,不停歇地投入柴火,以保证全窑温度均匀。

站在“重见天日”的龙窑遗址上,时光快速退后。700年前,这里的龙窑烧制正旺,绵延的长龙一般的窑口中,火光将烧窑工的面庞映得通红。

用匣钵装烧是龙窑最为显著的特色。匣钵与烧制的器皿大小类似,用更为耐火的材料制成,主要是黏土、耐火土、铝矾土等混合物。未经烧制的瓷器胚被套装进匣钵内,再装窑烧制。

在没有电力的古代,这些泥土只能用牛踏、人踩的方法进行混合搅拌。匣钵能避免瓷器直接与烟气接触,也方便半成品的支撑、托放及叠装。

遗址内还发掘出了大量圆形、坚硬的土黄色“小饼干”,这是垫在匣钵与瓷器之间的垫饼,用来防止瓷器与匣钵粘结。“小饼干”一般由含有铁质的耐高温泥土制成,经过多次的烧制和几百年黄土的浸润,变成了与土地相同的颜色。

经过连续两三天的烧制和晾凉,朴素的瓷胚经过了窑火锤炼,发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烧成了光洁如玉的瓷器。这些瓷器经过打包装箱,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到三河坝码头。

梅江、汀江、梅潭河交汇处的三河坝曾是粤东水路繁荣交通枢纽,亦是兵家攻防的要冲。大埔龙泉系瓷器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

余里古窑群遗址的发掘,改写了明中期广东没有青瓷器出口的历史。以前,很多在海外出土的青瓷标本,被专家认为是浙江或福建的产品。通过这次对余里古窑群遗址发掘,说明在海外出土的这些标本,有部分来自广东大埔。

传统工艺700年传承

作为成熟的民间日用瓷器的烧制方式,龙窑的熊熊窑火一直燃烧了700余年。上世纪80年代,大埔县的传统陶瓷产业发展达到顶峰

大埔耕地稀少,多数乡民世世代代以龙窑为生。作为成熟的民间日用瓷器的烧制方式,龙窑的熊熊窑火一直燃烧了700余年。窑火绵延至今,龙窑瓷器的传统烧制工艺代代相传。

上世纪80年代,大埔县的传统陶瓷产业发展达到顶峰,基于龙窑的陶瓷作坊达300多家。此后则走向了衰落。

从2006年起,摄影爱好者何小康一有机会,就会背起相机,前往隐藏在山里的陶瓷作坊进行拍摄。何小康是土生土长的大埔人,他敏锐地感觉到,本地这种传统的陶瓷生产方式行将“谢幕”。他想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即将消失的传统烧瓷行业。

虽然如今外地来的人难以身临其境地感受龙窑瓷器的生产,但在何小康的镜头下,仍然能够领略到这种传统烧瓷作坊的况味。

大埔境内瓷土资源丰富,原料矿种类多,有害杂质含量低。据勘测,瓷土矿蕴含量达4.38亿吨,紫砂陶土普查储量超过1亿吨,矿类有高岭土、长石、石英、黏土,瓷土中还伴有稀土族元素。

洁白的瓷土从山间开采下来,去除渣质后,被搅拌成瓷泥团。瓷泥团在转盘上通过手法的拉伸收放,被拉成了器皿的雏形。经过几道修正工序,瓷胚被修正得光洁整齐。晒瓷坪里,加工好的瓷胚露天晾晒,等待进窑烧制。

将半成品的瓷器装进窑内是一项技术活,需要考虑到瓷器胚体的干湿程度以及烧窑时火力的贯通与受热均匀一致。如果装得不好,在烧制过程中,胚垛很容易倒塌。

瓷胚按照层次装满龙窑后,两侧窑门封闭,烧窑正式开始,这个过程至少要持续30多个小时,窑温则保持在1300多摄氏度。烧窑使用山上的柴草,要保持稳定的窑温,需要经验丰富的看火师傅来指导烧窑。

看火师傅靠着肉眼和经验来判断窑内温度,判断哪边需要添柴加火。看火师傅一技傍身,并不固定在某一家做工。每到烧窑的旺季,资历丰富的看火师傅就忙得脱不开身,被各家好酒好肉相请。

烧窑是一件辛苦活儿。烧窑师傅戏称烧窑是“前面烤火,后背出水”。烧窑时间长,特别是在夏天的高温下,人很容易疲劳,劳动强度大。一般4人一组,隔半个小时轮一班,不分昼夜连续烧到整条窑烧完。而陶瓷作坊的工人都是中老年人,往往要一边干活一边照看孙辈。

“好多年了,作坊里的工人还是那几个老面孔,作坊的老板说,能坚持下来已非常不容易了,再过不了几年,这些传统的陶瓷作坊肯定不复存在。”2012年,何小康在摄影作品主页上记录了自己的失落感,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

8年来,何小康经常去拍摄的陶瓷作坊有9家,如今,几乎已经没有龙窑还在继续生产。有的被老板卖掉、改造成猪舍和番薯地,有的则直接被废弃。


编辑:秦人
关键词:瓷器 烧制 陶瓷 遗址 古窑 大埔县 匣钵 发掘 何小康 瓷土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