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6月的延安,生机盎然。从城市到乡村,处处都能看到党员干部访民情、解民忧的忙碌身影;从机关学校到厂矿企业,处处能感受到各行各业如火如荼的发展热潮。延安15万党员干部正在认真汲取延安“整风运动”的丰富营养,扎实弘扬延安整风精神,真正深入一线,到群众中去“赶考”。围绕服务群众,延安市先后推出“民评官”、“党员积分制”、“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干部联村”、“民生事务平台”等多种接地气的制度探索,赢得百姓普遍称赞。市民张雅南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我是深切感受到了,前些日子到派出所办户籍证明,无论是服务态度还是工作效率,都比以前好了很多。”安塞县城北社区滴水沟村民张振国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群众反映的揪心事,一件件都有了着落,现在我们山上的群众吃上了安全水、用上了放心气、走上了平安路!”
以往“眼睛盯着领导看”,如今“身子围着群众转”
周恩来曾说,“延安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延安时期,“只见公仆不见官”,我们党的干部“甘为民仆耻为官”。延安时期的实践表明,亲密无间的党群关系是共产党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党的生存之本。在延安,流传着这样妇孺皆知的故事:1941年,有次打雷劈死了一个人,边区老百姓中有人说,雷公咋不打死毛泽东,对个别群众的“咒骂”,毛泽东很是警觉,他没有怪罪这位群众,而是让人仔细查找原因,结果发现有的地方征粮太重了,引起群众的不满。于是,就有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当年“民评官”,引得官从自身找原因,为群众办实事。今天,在陕北延安,也正兴起新的“民评官”热潮。
6月25日,记者见到黄龙县石堡镇纪委书记张亚周,他正忙着梳理最近的调研情况。他说:“说实话,过去任务安排下去后,抓落实上要松些,完不成任务也没啥。现在不行了,给老百姓承诺了就得做到,否则被群众评议为不称职,前途会受影响。”今年以来,他已到所包村调研了20多次,还把全镇18个村子、3个社区全跑了一遍。“我这样细化调研,一方面是要为述职报告做准备,更重要的是想为群众扎扎实实地干些事情。你干得好了,群众自然会给你投优秀票。”
黄龙县结合实际,推行“一述双评”的党建工作创新。基层干部公开述职,由群众现场进行测评和评议,把评判权交给群众。有述有评,让干部知道了自己在群众中的分量,让群众有了表达意见的通道。
去年以来,“一述双评”在黄龙县10个乡镇(社区)党委、86个农村支部和2个城市社区已全部推行。他们还严格把测评结果与干部的选用、评优树模、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去年一批提拔的13名干部中,有8名就是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群众评价满意而获得提拔任用。整个活动中,对38名乡镇(社区)领导干部和88名村干部在测评中出现少数“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的分别进行了诫勉谈话;2名群众评价不满意的干部被免职,1名村干部被依法罢免。
群众评议基层干部的做法,彻底改变了以前基层干部“眼睛盯着领导看”,如今,他们是“身子围着群众转”。四条梁村支书常建立深有感受:“通过‘民评官’,大家给我提了很多意见,督促我改正了不少老毛病,也让我认识到了这个村官不好当!”56岁的村民冯志科评价“一述双评”:“以前群众在干部面前不敢说,说了也不算。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不仅敢说,而且说的话管用,干部不仅听我们的,还把我们的话牢牢放在心上,大家都盼望这样的活动能够一直搞下去!”
干部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当群众成为党员干部的考官和衡量的尺子,自然使干部思想有压力、工作有动力、工作争先进、作风更务实。
6月23日,记者在洛川采访时看到另一种形式的“打分”:从县委、县政府到学校、企业、各村委会、乃至县幼儿园,全县每个单位的墙上都张贴着一张“党员积分公示栏”,每个党员每月的积分表现都清楚地记录在上面,县委书记、县长也不例外。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慧源说,有了党员积分制管理,不仅工作业绩、评先树优、干部提拔看积分,而且处置党员也看积分。2012年11月,洛川县在全县公开选拔4名乡(镇)长,选拔的基本要求就是看参与选拔人员的积分情况,积分不到80分以上不能得到选拔。12月份,3名已经被考察过的副科级党员干部因积分未达到60分而被暂停提拔,这两起事件在洛川县引起了轰动。
党员先进性怎么样,党组织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评价一目了然,并且很公道。王慧源说:“积分制规定,在职党员如果不按时向社区报到、不认领任务的,除了所属单位要进行批评教育、扣减相应的党员积分外,街道社区也会对拟提拔党员干部八小时外履职情况,作出不合格鉴定,并在积分中扣分。”王慧源介绍说,2012年,全县就有25名不合格党员,2013年,全县639个党支部中有59个不合格,在10343名党员中,积分在60分以下的不合格党员217名。根据积分管理办法,将这些积分不达标的党组织和党员列为帮扶对象半年,促进转化;如果没有明显转化的,对党员要劝其退党,对党组织将采取组织措施。一位80岁的老党员坦言:“以前对党员进行测评大多是走形式,现在是动真格的,做得不好是要被除名的,这时刻在提醒我们要珍惜党员身份。”
汲取延安整风精神的丰富营养,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72年前,延安“整风运动”开创了党内通过教育活动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建设的先河。72年后的今天,延安汲取整风精神的丰富营养,深入群众中去“赶考”,这不仅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与共识,也是对群众所期盼的重塑延安时期好作风的回应与实践。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说:“延安整风,整出了空前团结的局面,整出了党员队伍的精气神,今天我们要在对整风运动和整风精神的学习思考基础上,掀起全市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潮。”
“现在社区办事方式有了很大改观,一张居民信息卡为我们百姓办事提供了很大方便”,安塞县真武洞街道办城北社区居民张鹏说。
为解决群众办事难、程序繁杂、环节众多的问题,安塞县积极适应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环境的变化,建立了先进的社会治理及民生服务数据统筹平台,该平台信息指挥中心、社会治理平台和民生服务平台,把政府给老百姓提供的为民服务通过信息化处理和线下办理有机结合起来。6月22日下午,记者在安塞县信息指挥中心平台上,直观便捷地看到正在运行的服务项目:该县城北社区居民马莉莉的城乡医疗救助办理流程,既有真武洞街办民政站工作人员的受理时间、受理状态,也有马莉莉的个人信息、办理依据。见到32岁的马莉莉,她告诉我们:“现在,只要用手机把民生事务索引卡中要办理事情的编号发到政府短信平台,很快就会收到手机短信,告诉我们办理这项事情的条件、需要的材料,而且办理的环节和结果都会提示给我们,比过去少跑了许多冤枉路,真是方便省事!”
安塞县民生事务平台运行两个月以来,为群众办理了上千件实事,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同时,简化了群众办事程序,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增强了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和粘度,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富县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推出“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干部联村”的便民联动机制,“两说一联”正在成为一种乡村治理新模式。它通过群众说事,及时收集和掌握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信访事项,充分激发村民自治活力;通过法官说法,强化以法治村水平,真正做到法官在群众家门口服务,有效预防并及时解决矛盾纠纷;通过干部联村,切实增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和问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高兴地说:“这一机制非常好,是把村民自治与法治手段、法治思维相结合,把法律与道德相结合,把法律与乡规民约相结合的好做法,是在新形势下对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继承和发展。”
富县县委书记冯振东讲述了“两说一联”的来历。随着近年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及公益事业建设涉及大量的征地拆迁工作,由此引发的赔偿问题、群众安置问题、拆迁后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在调节矛盾中,他们逐渐摸索出“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干部联村”的便民工作方法,使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说得出、有人管、能解决”。冯振东说,从开始的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到后来的突出解决群众困难,更多的则是研究群众对科学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真正达到了村里的事情群众说了算,为民服务有了好平台,科学发展找到了新路径。
打通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就打通了群众的心路
延安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从教育活动一开始,就紧盯损害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即知即改,立说立行,坚决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下大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实实在在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针对权力部门、窗口单位和执法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问题,市发改委、工商局等部门深入推行群众和服务对象监督评价权力部门、窗口单位和执法部门活动,在全市引起巨大反响。
为打通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围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延川县建立推行了“万名党员联户”、“三亮双诺”、乡镇便民大厅、村级信息员、便民服务卡等联系群众长效机制。
延长县以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活动为载体,在全县启动30个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并作为各包抓县级领导路线教育的联系点,计划到2016年全县建成100个美丽乡村幸福家园。
为了解决双休日、节假日窗口服务单位工作人员休班、服务断档,给群众办事造成不便的问题,子长县从3月20日起,在全县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推行“无假日”工作制度,全天候为群众服务,赢得了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千名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工作是延安全市领导干部正在进行的一场接地气的“下村赶考”,各级领导干部和包扶团队成员坚持不懈、真抓实包,扑下身子,真情靠拢群众,积极帮扶群众,受到群众一致好评。据统计,去年全市各级包扶干部累计争取和实施各类项目4926个,投入资金13.93亿元,搬迁安置群众5041户、1.6万人,治沟造地4.5万亩,全市9.26万人实现脱贫。在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去年低收入村的群众收入净增1500元以上,增幅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公路,就打通了众多老百姓的心路。延安群众从一件件实事好事上,看到了党员干部“赶考”的过程,也看到了作风转变、党性回归的“答卷”。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延安市正积极谋划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在党员干部“接地气”中固为民之本,在转变作风中培群众之基,让群众路线真正在党员干部中扎下信念之根、开出信心之花、结出信仰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