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本报驻广西记者 莫 曲
破损的古籍如何修复?线装书应该怎么装订?碑刻上的文字图案要怎么传拓?作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宣传推广活动之一的“八桂遗珍——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成果展”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展出,该馆从事古籍修复、传拓的专家现场示范古籍修复、传拓技艺,并手把手指导读者现场体验,同时,许多藏在“深闺”的珍本也与观众见面。
古籍中的“广西特色”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目前馆藏古籍约11万册,其中少数民族古籍1483册,加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事务委员会等单位的收藏,已知的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总数达6000多册,还有一小部分分散在各博物馆和相关科研机构。
“少数民族古籍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其历史发展进程,是各民族文化遗产的总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副主任韦如柱告诉记者,广西11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古籍,其中,壮、京、彝、水4个民族有公认的民族文字古籍,而瑶、苗、侗、仫佬、毛南等族有用土俗字(汉字译注民族语音)抄写古籍的传统,回、仡佬族则基本使用汉字。
广西现存的少数民族古籍中,主要分为书籍、铭刻、文书、讲唱4类,以广西民间歌书和壮族麽经为主要内容。如瑶族的《瑶族女书》和《盘王大歌》,以记载民族来源、迁徙历史、宗教信仰为主要内容;《毛南族山歌》则以歌书形式再现了毛南族山乡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场景,记录了男女青年婚恋历程和习俗……
古籍保护抢救形势严峻
在漫长的历史中,广西的少数民族创造了各自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留下众多珍贵典籍。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少数民族古籍大多散藏于民间。
“广西少数民族古籍的收藏特点是小集中、大分散,小集中在图书馆、档案馆等科研机构,大分散在个人和少数民族村寨神职人员、民间艺人手中。”韦如柱介绍,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多为本地土纸手抄,由于纤维原料的种类和加工方式不同,纸张结构疏密不均,装帧形式多为毛装,封皮、护页偏软甚至没有,加之广西天气炎热潮湿,保存条件十分恶劣。“还有一些民间风俗也不利于古籍保护,例如民间宗教的传承人或艺人去世时把书烧掉,而他的传人、徒弟必须重新抄写,这种情况就造成广西的少数民族古籍年代比较晚。”韦如柱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古籍修复还面临着人才紧缺的问题。“文献古籍的修复需要懂历史、化学、生物和古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掌握上述知识,则需要系统的教育,理想学历的起点是大专以上。然而,目前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仍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其模式缺少系统性和稳定性。”韦如柱说。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典籍因虫蛀、水渍、撕裂严重,亟待修复,而民族古籍的特性又使其保护和修复尤为困难,文献底数不清、收藏分散、相关人才缺乏,整体保护水平亟待提高。
人才培养与技术开发并进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下文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协调机构,并明确“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专家把关”的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机制。而成立于1986年的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近30年来共抢救、搜集广西11个世居少数民族古籍5000多册(件),其中有21部壮族和毛南族古籍分别列入第一、二、三、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36部壮族、毛南族、仫佬族古籍分别列入第一、二批《广西珍贵古籍名录》。
针对古籍修复人才奇缺的问题,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与各民族文化研究人员和民间艺人建立紧密联系,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组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队伍,团结了一批少数民族专家和民间艺人,为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截至目前,我们分地区、分民族,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桂林等地举办了20期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专题培训班。今年上半年,累计培训壮、瑶、侗、苗等民族各类古籍工作人才600多人。”韦如柱介绍,如今,参加过培训班的学员已成为当地少数民族古籍普查、抢救、搜集、保护、整理、开发工作的骨干。
在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数字化探索方面,广西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开展《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广西各民族卷》编纂工作中研发了古籍总目提要录入系统,即利用电脑技术实现一键完成由卡片到词条的转变。而经过多方合作研发的古壮字录入系统升级项目也已进入试用阶段,解决了造字录入方式简化的技术难题。”韦如柱说,今年起,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合作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工作,在3年至5年内,有望为普通读者提供古籍条目检索、全文阅读功能,让更多藏于“深闺”的珍本呈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