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 (张希李政杰)暑期来临,修学游成为目前备受青睐的旅游产品。但由于修学游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和监管的缺失,修学游市场鱼龙混杂:一些打着教育旗号的中介培训机构所做的名校游览观光走马观花,“中国式游学”产品价格不透明、安全无保障。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环境,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时如何才能找到性价比高的产品?修学游市场乱象又该如何解决?(参与调查:修学游最重要的是“学”什么?)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业内:大多修学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学游
在人民网旅游3·15投诉平台上,记者发现国内某旅行社组织的“香港、海口、兴隆、三亚四飞10日夏令营亲子游之旅”曾遭网友投诉,导游强行向该团游客推销深潜自费项目,但团内大多是6、7岁的小孩,并不适合该项目,因此遭到了网友的投诉。网友投诉原文显示,该线路仅仅在名称上沾了修学游的边,其行程和普通旅游产品别无二致。
“顶尖美国童子军夏令营”、“15天英语游学夏令营”“海南10日亲子夏令营”……在网上搜索关键词“修学游”,由不同机构组织的不同价位、不同线路的各类修学游产品铺满整张网页,往往会给家长和学生带来选择上的疑惑:修学游到底能带来什么?又该如何选择?
“其实,修学和旅游原本是概念,修学游的产生和出现是旅游活动特性的外延。”云南省旅游业协会办公室副主任陈伟认为,公众为孩子选择“修学游”的初衷必然是抱有前往目的地修学、休养、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丰富自身阅历等求知性目的。“进行国外游学,并非单单的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文化、提高英语口语,其根本在于寓教于乐。”北京大潮国旅董事长张信也给出同样的意见。
携程旅游产品相关负责人表示,有意选择修学游产品的家长和学生应当意识到,修学游的目的和初衷绝不是享受,而是一种感受,是人生的体验。“修学游本应是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结合,除了参观目的地景点、学校、和当地学生交流之外,还要了解当地生活、体育活动、私人家访等等增加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说,“但是现在大部分修学游普遍存在玩多、学少的情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学游。”
专家:修学游线路设计缺乏教育理念
相比往年,今年的修学游市场稍显冷清。携程旅行网共有28条修学游线路,除截止报名的产品外,仅余一条修学游线路可以报名,其他线路均因报名人数较少,无法成团而被迫取消,今年江苏修学游规模也有所减少,报名人数降幅为34.4%。根据人民网调查,75%的网友更希望通过学校组织参与修学游活动,而不是通过旅行社、留学中介等机构,报名人数下降与家长对修学游教育方面的要求升高有关。
曾有网友在人民网旅游3·15投诉平台上投诉称孩子参加某机构组织的夏令营后,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我们目的不是让孩子去观光旅游,不是去比吃什么样的风味,不是去比住几星级的酒店,而是要看孩子在行程安排的各项活动中能否全方位的体验,能否从中学习、体会到孩子成长中所需要的素质和快乐,然而让我们非常失望的是,此次夏令营的具体兑现的活动项目并没有按照事先对外界宣称的行程,将教育思维融入到游览中来履行。”
要让修学游产品实现其初衷,旅行社首先应做好线路设计等个工作,要在产品中融入教育理念。修学游从旅游资源的采购和选择、行程设计以及地接社的选择方面,均和普通旅游产品有所差别。
“这三个环节都需要专业教育人士的参与,需要选择适合学生出游的旅游资源。给学生讲解时,普通的导游讲解是不够的,需要将历史、地理等知识的讲解融入到旅行行程中。”张信表示,修学游产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化交流、校园考察、语言培训等,这是普通旅游产品所不具备的特质。
监管:修学游市场成为监管盲区
在线路规划方面,我国游学产品的在教育理念上的缺失,是目前修学市场存在的普遍现象。但是,游学产品性价比不高、组织机构混乱、存在监管盲区也是目前修学游市场上常常出现的问题。
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曾于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要求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出国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的主办单位应是中小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对外教育交流机构或者共青团、少先队与妇联组织,可以委托国家旅游局许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承办。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提到,“目前教育机构、留学中介或者其他机构都涉及修学游相关业务,但不具备经营旅游的资质。”
此外,由于国家相关部门没有对修学游产品做出具体的规定,市场中的修学游价格并不透明。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青少年游客约占全球游客总量的20%左右。随着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父母在这方面的费用支出也不断提高。
目前伴随着修学游人数的增加,家长之间盲目追捧,修学游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中国旅游报》曾对市场修学游价格做过调查:亚洲线路的价格普遍在两万元以下,欧美修学游产品普遍在2.5万元以上,而一些高端线路甚至能达到6万元以上,几乎是传统旅游产品的两倍。
呼吁:政府需重视修学游市场
对于造成目前修学游市场现状的原因,刘思敏说,“首先,政府没有加以重视,国家没有此类的规划以及扶持计划;其次,学校对于修学游并不积极;还有商业性质的修学游占主导地位。”提及修学游报价,他表示,目前市场修学游竞争激烈,家长盲目追捧导致修学价格偏高。
他认为,教育机构搞旅游其实是“钻空子”。目前教育机构、留学中介或者其他机构涉及修学游相关业务,但不具备经营旅游的资质。留学中介等由公安、教育主管部门规范,旅游是由旅游委等部门管理,从法律上看,《旅游法》规范的对象并不是“旅游活动”,而是针对旅行社等合法旅游机构,非法律允许的经营活动(如黑车、黑社)由工商部门和公安局管理。教育机构经营的旅游活动,处于一种无人规范的“灰色地带”。
产品质次价高、组织机构良莠不齐、孩子攀比心理以及“只游不学”的行业模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式游学”,其相应的产品也正在泛滥。对于一个相关法律法规是空白的修学游市场,仅凭行业自律和家长的“火眼金睛”,恐怕远远不够,“若想改善目前市场现状,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管理,业内应具备合理的市场规则,媒体正确宣传引导,以及家长学生对修学具备理性认识。”张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