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毛炳聪
近年来,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也可以说公共文化服务的难点在农村,弱点在乡镇。如何引导和激励乡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科学性、持续性和长效性?浙江省温岭市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评估系统,从而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温岭市通过调研发现,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首先是经费投入缺乏制度保障,随意性较大,经济条件好且领导比较重视的乡镇投入较多,相对有保障;经济条件差的、领导不够重视的乡镇则投入较少或者基本不投入,这就造成了各地文化事业发展极不平衡。其次是尚未建立科学的衡量标准。县市级政府对乡镇的公共文化服务没有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缺乏刚性指标的指引,对乡镇政府的约束力不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人、财、物的投入就很难落实到位。第三是缺乏长效管理机制。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行要比建设更难,建设是一次性投入,而运行需要长期投入、长效管理,没有相应保障机制很难正常运行。
针对这些薄弱环节,2013年,温岭市进行了探索创新,建立起乡镇公共文化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温岭市政府办公室为此专题发文《关于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评估工作的通知》。
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评估系统以“项目化、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为理念,突出导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评估指标项目化。温岭市专门成立了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并发动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参与,在经过调查摸底、数据采集、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4个阶段后,充分考虑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保护与发展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等因素,设置了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设施、文化队伍、文化活动等七大评估项目,共32个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设置,明确了乡镇公共文化建设内容。
操作办法标准化。温岭市通过意见征求、报表统计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了经济强镇、人口大镇、欠发达的镇和全市30多个不同类型的村,对其2011年和2012年公共文化服务各项指标进行全面调查、数据采集和综合比较,分析各乡镇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共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出台了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评估指标。同时多次组织公共文化建设专家、乡镇分管领导召开意见征求会,对有关指标和分值权重进行多次调整,对每个评估项目进行了解释说明,最终形成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方式数字化。为快速高效对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行评估,温岭市借鉴了“浙江省社会文化数据动态填报系统”的做法,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发了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评估系统,每季度的最后一周,各镇(街道)通过这一系统报送相关数据。为确保乡镇报送数字的真实性,温岭市设计了比较严厉的惩罚性措施,对乡镇填报的数据进行随机抽查,如有虚报,取消评先资格和扣除相应分值。通过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评估系统,可及时掌握各乡镇有关公共文化数据,利用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查找不足,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同时,这一系统也是温岭市公共文化建设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和信息服务发布平台,可随时查阅全市乡镇公共文化建设情况。
项目定位品牌化。温岭市将该项目作为公共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特色品牌来打造,由分管市长担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列入2013年—2015年度市政府对镇(街道)的综合目标考核任务之一,并写入温岭市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温岭市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评估系统被列为浙江省第二批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