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初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网络文化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也为群众文化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多公益性文化单位也都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比如打造群文网站,在网上提供文艺活动资讯、文艺辅导、精品展示等,并积极推动线上线下群文活动的交融,为公共文化服务拓展了新的形式和空间。
创新意识,推动开辟网上空间
几年前,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的群文活动已经开展得风生水起,但碍于场馆空间有限,一些展示活动一直难以发挥更好的效果,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则让文化馆有了建立网上场馆、开辟网上展示空间的想法,并很快付诸行动。如今,该文化馆网站上不仅通过“公共文化服务”“远程辅导”等栏目实现了线上活动展示、视频培训等功能,也由此拓展和延伸出了诸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群文活动。
和朝阳区文化馆有着一样想法和经历的文化机构不在少数。早在2004年,上海市群艺馆就首次通过网络开展了春节楹联大赛,利用网络发布消息、收集作品,随后进行评审颁奖的最初尝试。2007年12月,全国30多个省级群艺馆代表在浙江温岭参加了全国群文网站建设论坛,探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网上群艺(文化)馆建设与网上群文活动的开展。当时,多地群艺馆代表交流了各自通过网络开展的不同类型的群文活动或方案,其中浙江省文化馆策划并承办的首届全省城市雕塑评选活动,采用网络发布和网络投票的方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仅一个月时间投票人次就达20万,充分显示了利用网络开展活动的优势。
“一方面由于电脑及互联网迅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线上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文化工作者对网络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他们开始探索利用网络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文化服务,这些创新意识推进了线上文化活动的兴起和发展。”浙江省文化馆理论调研信息中心主任王全吉说。
线上线下交融互动
近年来,网络线上群文活动在各地广泛铺开。而随着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出现,线上活动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和更新。
在不久前举办的北京潮流音乐节上,朝阳区文化馆就通过微信平台举办了一次“人人都是摄影师”摄影作品有奖征集活动,征集在潮流音乐节中拍摄的精彩瞬间。除了微信,主办方还启动了微视征集、微博推送等微平台活动,以加强与青年主流乐迷的互动,让更多人主动参与进来。
尽管摄影作品线上征集活动的效果和预期还有一些差距,“参与者没有想象得那么多,照片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但朝阳区文化馆副馆长张馨元认为这是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活动的一次尝试,也是线上和现场活动的一次全新结合。她说,线上活动和现场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单纯做一个线上活动,可能比较空,缺乏现场感。从以往举办活动的经验来看,人们多数还是更希望能参与到现场活动中,感受和接触到现场的气氛,再到网上进行一些互动和反馈,这是大家更认同的方式。
去年,成都市文化馆参与了由四川省文化馆与中国电信合作开展的“智慧家庭iTV电视互动爱唱好声音”活动,活动通过电信平台设计的专栏,使市民可以在自家电视的iTV中进行参赛歌曲点播、投票,评选出的前几名选手再到现场进行复赛和决赛。今年,该馆又与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联办了这项活动。据统计,从2013年12月到今年2月23日,市民直接参加人数8940人,62万余人参与互动点播投票,成都市约有96万户居民办理安装了电信公司这一业务,按每家3口人算,就有200多万人享受到了这一互动文化平台的服务。“我们希望以后能通过这些平台和技术,把文化服务、文化培训、视频课程等都放上去,让市民在家里点播就可以收看,或者市民在家通过遥控器就可以在电视平台上报名参与线上互动。”成都市文化馆演出展览活动部主任冯韬说。
“目前,线上活动对中老年人可能还是一个难点。比如一些中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上网等,而中老年群体又是群众文化工作服务的主要对象之一,这就需要慢慢地培养这一群体逐步了解、认知、体验这些活动方式。”冯韬说,成都市文化馆近年来在一些培训课上会教中老年人一些网络知识,而在开展现场活动时,也会设置数字文化馆平台的体验点,教人们使用相关功能。“这是一个衔接的过程,需要人们慢慢适应。”
“我们现在开展得最普遍的是远程的线上辅导,因为基层百姓有这方面的需求,文化馆会在官网上上传一些视频教学、活动案例等,还有一些根据群众需求供应的内容,比如在一些街乡进行文化服务配送时,根据群众需求会进行一些相关内容的视频录制,再上传到网站上,方便有需求的人查阅和学习。”张馨元说。
专业人员缺乏是最大制约因素
通过线上和现场结合开展群文活动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它不仅拓展了群文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充分体现了群文活动参与度高、平民意识强的特点。然而很多文化馆在做线上活动时都会遇到很多技术问题,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成为线上活动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网络及微信平台的维护量很大,因为缺乏技术人员,只能将这部分工作外包出去。还有如微视等活动方式,要求拍摄的人员要有比较敏感的新闻触觉和专业技巧等等。“文化馆正在想办法用较少的资金招募一些有相关技能的人,比如找一些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等。另外也会与一些网络公司合作,但这方面的费用相对较高,而一般的线上活动都需要长期维护,费用方面难以为继。”张馨元说。
“过去文化馆引进的多是文艺方面的专业人才,随着文化馆传统功能的拓展,人才引进也应当不仅限于艺术门类,更需要一些现代型人才。”冯韬说,成都市文化馆不久前就成立了一个数字文化工作部,年轻人居多,他们往往会把自身在生活中用到的一些新鲜的数字功能和文化工作结合起来。
基层人员素质能力的不匹配也是线上活动难以全面开展的原因之一,比如一些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对网络线上活动的了解和操作不清楚等等。据了解,目前各级文化部门开展的培训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很少,而从基层报送上来的培训需求看,他们对这方面的要求也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基层文化工作者对于线上活动的开展还缺乏了解认知,“不是不需要,而是还没有意识。”王全吉认为,应该对文化馆及相关工作的负责人进行“文化馆的数字化服务”“文化馆网上文化活动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培训,“只有负责人有这方面的意识,开展网络或线上文化活动才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记者 舒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