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偏远农村一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盲点和薄弱点。如何打破地理和时空限制,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命题。近年来,浙江衢州从实际出发,创新文化[0.73% 资金 研报]服务体制、机制,搭建服务平台,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作出了有益探索。
本报记者蒋培玲
“闲了就来这里学学画,平时晚上就唱唱歌、跳跳舞、听听戏,感到很幸福。”5月29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村民翁菊香在村农民画创作室里说。日前,记者跟随文化部调研团走进衢州乡村探访其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幸福”是记者采访过程中最常听到的词,而新近公布的全国幸福城市指数排名中,衢州名列第四。究其“幸福”之因,除了环境优美的自然生态,更在于遍布乡间的流动文化服务。
从“农家乐大篷车”到“流动文化加油站”
处于钱塘江源头的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山区,是该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分布比较分散,固定文化设施的辐射能力存在局限。为此,2005年,衢州市创新机制,率先推出“农家乐文化大篷车”,一辆车就是一个舞台,车开到哪里舞台就设在哪里。这也是全国第一辆文化大篷车,因为“流动、灵活、见缝插针”的服务特点,大篷车相继在全国多地进行推广。
5月27日晚,衢州市农家乐文化大篷车“推进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文艺宣传巡回演出来到了航埠镇。“我们剧团每天要演2场,从周一到周六,有时候周日还要加演。演出极受老百姓欢迎,所到之处就像过年一样!”演员祝红君说。
大篷东艺术团下乡演出采用“群众点选”和“主题送演”相结合的方式,常年储备300余个文艺节目,节目菜单刊登在报纸上,供百姓选择预订。“为了更加贴近群众,团里定期去农村采风,选取合适的题材,然后再创作。”艺术团团长严洪福说。
接地气的“农家乐大篷车”推行之初收到了强烈反响。触类旁通,第二年,衢州市相继推出“流动文化馆”、“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少年宫”等,形成了“流动文化加油站”系列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与此同时,衢州每年都将送戏、送书、送电影等文化惠民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的年度综合考核;每年年初还会将考核任务细分到各流动文化服务平台,“一月一汇总,一季一通报,一年一考核”。
各项流动文化服务平台常年在全市基层流动服务,推动实现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目前已累计赴基层送书100多万册、送戏1万多场、送电影20万多场、送培训辅导2万余次、送讲座展览1万多次,累计受益群众达5000多万人次。
由“送”到“种”再到“秀”
5月29日,“流动图书馆”来到江山市开化县中村乡树范村,村民徐小红拿着5本书对记者说:“前几天听村广播通知说今天市里来免费赠书,早早就来排队了。去年我领了3本。”
衢州市市委宣传部部长诸葛慧艳介绍,“流动文化加油站”旨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不花农民一分钱”的公益原则。“在衢州,大篷车艺术团下乡演出不收取任何费用,演职员吃、住、行经费全部自筹解决。政府有专项资金补贴,根据百姓的反响、演出场次的多少,确定不同的补贴额度。”她举例说。
“送文化”同时注重“种文化”。针对城乡不同群体文化需求,“流动文化馆”等常年免费送美术、摄影、文学、舞蹈、声乐、戏曲等培训进农村、社区、校园,开展“文化结亲”活动,组织文化馆业务骨干与基层乡镇结对帮扶,培育了一批基层文艺骨干,引领了一批民间文艺社团。
“在此基础上,许多农民已经开始‘秀文化’了。”江山市委宣传部部长汪黎云说,“尤其是在许多农村建设了文化礼堂之后,农民已经不满足了被动接受,而是要主动展示。”在江山,超过一半的村子拥有自己的村歌,仅廿八都镇浔里村就有《浔里百姓》、《谜一样的廿八都》等多首村歌,而且各个村之间经常举办村歌大赛。“秀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为兴村富民“加油”
文化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流动文化加油站”在提供文化服务的同时,也挖掘、培育了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和文化骨干力量,使文化资源成为文化产品、文化商品,使“农民”变成了“文化商人”;同时,也使传统农产品[0.11% 资金 研报]附加了文化价值,由“农产品”变成了“文化产品”。
在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村头儿河边文化礼堂的画室里,几乎每天都有七八个村民在这里学画。今年64岁的老农民画家郑根良经常担任教学工作,教村里的年轻人画画。“现在,村里有的年轻人仅靠农闲时外出替别人画墙面,每年能收入两三万元。”他说。村里擅长画鸡的毛老虎,他的《大吉图》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大展中获过金奖。今年他的《大吉图》被省里订购了50幅。“流动文化馆”试点培育的余东村农民画基地,不仅组建了126人的墙围画创作团队,还传承保护了扎灯、竹编等特色手工艺,逐步形成文化产业一条龙发展,年产值达200多万元。
有浓厚村歌氛围的江山大陈乡大陈村,在村支书汪衍君的带领下,凭一首自创自唱的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打响了当地风俗美食大陈面的招牌,不但使500余年的制作工艺得到传承,还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每年给村民发放工资近120万元,村集体经济也实现转亏为盈,从负债经营到每年收入23万余元,从2005年人均收入4000元到2012年的9100元,如今的大陈村已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康示范村。
由龙游县当地农民组成的龙游湖镇舞龙队经常受邀参加各类文艺表演,还为外地制作龙灯,“挣外快”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