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本报记者 杨晓政 本报通讯员 陈志华
西湖申遗成功三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特别推出寻找十大“感动西湖人物”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发出征集令,寻找对西湖的保护、管理、建设作出贡献的人物。
自6月5日活动启动,景区管委会收到了很多市民游客的咨询和推荐电话。他们中有退休后参加“西湖志愿者”的老人家,有80后的西湖文艺青年,有坚持西湖文史研究的专家,有用光影记录西湖的摄影师,有钟情西湖生态的民宿老板,有独爱西湖的加拿大友人……
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西湖故事。
外省同学一句“西湖很普通”
逼出一个80后西湖狂人
朱炜是个80后,他的家乡在湖州德清,距离杭州约1小时车程。因为离西湖不远,所以他在杭州读大学的时候,常带外省同学一起游西湖,他当向导。
有些同学初来到湖边,觉得西湖并不起眼,很普通嘛!朱炜就急了,“那是因为你不了解西湖!”他想辩驳点什么,但是面对同学们询问的目光,又觉得说不上来。从那时起,他决心好好了解西湖文化,尤其是西湖边那些并不为人熟知的景点和人物,让它们也能焕发光彩走到台前。
临近大学毕业时,他毛遂自荐,得到了在苏东坡纪念馆做讲解员的机会,之后还做过于谦祠、章太炎纪念馆的讲解员,不过只是实习生,并没有薪水,但朱炜工作十分认真。从李卫的《西湖志》到钟敬文的《湖上散记》,从古文到白话文,他研读和西湖文化有关的各种著作,这番文化之旅,让他对西湖有了更深的了解。
那时他住在没有空调的四人间,共用的卫生间在宿舍走道的尽头。但现在的他常常回忆起这段实习时光,工作时的早晨,能听得见西湖边的鸟叫,闻见空气中荷叶的清香,下班路上骑着单车沿着南山路、河坊街一路看着风景回家,实在太幸福了。
他决定用文字记录处处诗意的西湖,尤其是那些为西湖做出贡献、却不那么出名的历史人物,要让他们也做一回主角,绝不能被人遗忘。
2013年10月,朱炜13万字的书籍《湖烟湖水曾相识》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如今的朱炜已经回家乡德清工作。但他依然每半个月探望和守护一次西湖。
自费制作西湖群山上的路牌
老杭州人想给西湖点4个赞
陶德富在西湖登山圈子里名头很响,因为从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到北高峰,他几乎登上过杭州188座山的每一座山头。
作为一名登山爱好者、土生土长的杭州人,老陶几乎每天登山。同时,他注意到山上的路标常有指示方向或文字错误的情况。为了不误导登山者,他自费制作路牌,提高路牌的准确性,并对西湖景区登山路线图提出了建议和修改意见。
除了登山,老陶热爱西湖,他觉得只要与西湖有关,就不是小事。他说,西湖近十年来一直在进步。他觉得做得最好的有四件事。
首先就是去年推出的西湖游船年卡,一年200元的年费,就可以每天坐游船享受环湖游,从花港上船到岳庙码头,三四十分钟的时间悠游湖面,避开了南山路和北山路的人潮,很有生活情趣。其次是关闭西湖边的会所,还湖于民,也是大快人心的一件事。
他还为湖滨路步行街的回归大大点赞,城湖一体的格局更加融洽,湖岸景观更为通达。另外,他认为今年灵隐景区进步很大。现在灵隐寺和附近寺庙提倡文明进香,此举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减少了火灾隐患。
用心4年拍摄西湖光影
申遗时他的照片一战成名
孙小明,是西湖申遗过程中的唯一特约摄影师。从2008年开始,他用了四年时间坚守在西湖边,一心一意拍摄西湖。他几乎跑遍了西湖的角角落落,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等候着最佳拍摄时间。
为了更好地表现西湖,他利用氦气球将相机升空拍摄,得到了理想的低空视角西湖图片。这组空中图片后来在申遗中,得到了申遗专家的高度赞赏。不同视角的图片,也给申遗工作的资料整理工作以启发,最终申报文本中每个申报点都改用了地面照片和低空照片相结合的对比描述法,有力提升了文本的说明力,提升了西湖的视角冲击力。
因为他为西湖申遗拍摄的照片实在太精彩,如今他成为了专业申遗摄影师,元大都申遗和良渚申遗,都特邀他来进行拍摄。
这些只是众多报名人中的几个“感动西湖人物”的故事,还有很多和他们一样默默感动着我们的人,本次活动的报名期截止6月15日17:00,如果你发现身边有像他们一样默默关注西湖的人,请参加我们的活动,让他们的西湖情结为更多人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