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清凉山上的梦想

2014-5-9 6:43: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陕北高原腹地的圣城延安,以其古老沧桑的历史闻名于世,也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在这里坚守了13年而享誉海内外。“巍巍宝塔山”和“滚滚延河水”这两句赞美诗不知被多少人无数次地朗诵过,咏叹过。这个地名早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地域称谓。而是一个神话般的文化符号;是一个特殊的无法替代的精神领地;是一座耸立于鄂尔多斯群山之上的高峰。正因为如此,她也自然地成为新时代世人关注的目标和焦点。

当历史的脚步迈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延安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期。然而,就城市建设而言,狭隘的三条川道却成了阔步前行的“瓶颈”和制约因素。城市人口由二十世纪末的30多万人猛增到2010年的50多万人,加上15万多的流动人口,共计近70万人。居民住房和建设用地奇缺。人口居住只能向大大小小的山沟山岔填充和挤压。清凉山下的狮子巷、石头巷、黑龙沟人满为患,简易房、危房已经盖到了当年的“群众日报”旧址之内。昔日,人们从不同方向走向市区,都能一眼瞭见高耸的宝塔山,如今宝塔山被密密麻麻的水泥堆积物所淹没。城市住房拥挤的状况要改变,交通堵塞的局面要改观,老城必须下决心改造。“地”成了重中之重。然而,城里可征用的土地几乎尽绝,这可怎么办?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计为民年生。老百姓的呼声就是执政者的选择。老百姓的智慧就是决策者的心力。一个过去不敢想象的模糊的概念慢慢变得可信了,真切了:向群山要田,向沟壑要地,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延安现代化城市建设必须走“中疏外扩,削山造城”的新路径。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这样的设想,还基于以下考虑: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有成百个革命遗址需要保护,可是不少遗址正在受到蚕食,这个责任谁能担当得起?延安老城区人口暴涨,交通严重拥堵,环境污染愈演愈烈,这个民生的大问题不解决岂不等于失职!此外,城市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越来越困难,不另寻找出路就是死路一条。所有这些问题,都不能回避,都必须提上议事日程。但也不能拍脑袋决定,而需要科学论证,需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和普通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为此,市委经过反复讨论,决定从两个方面着手推进,一是组织若干个考察调研小组,邀请和拜访各有关专家权威部门和人士进行论证;二是将“中疏外扩、削山建城”的想法由全体市民讨论,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力争把好事办好,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经过将近一年的论证和讨论,上上下下热情高涨,群情振奋,大都认为这个设想延安建设史上从未有过,太让人感到振奋了。可是,也有人担心:削山填沟,上山建城,会不会破坏了延安的城市格局?此外,沟壑填了,水源是否就断了?延安今后会不会闹新的水荒?既然群众中还有疑虑,就不能坐视。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就是向他们“交底”:把清凉山后的北区,凤凰山后的南区和宝塔山后的东区规划图通过新闻宣传和报栏文图充分向群众和社会展示,同时利用各种会议向大家介绍,让尽可能多的人知晓。这一招很灵,心存疑虑的人明白了:三个新区建成之后将形成三山新城拱卫宝塔、拱卫老城的格局。至于水荒问题,早已在计划之列,即引用黄河之水。从延川县凿穿山崖引水,经多级抽水,解决整个延安地区的工业、农业和城市居民用水。此项工程已经向中央政府申报,得到特批。

所有工作都在向前推进。2013年1月18日,身为省委常委兼延安市委书记的姚引良把自己对新城建设前的舆论先行,削山建城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要把握的原则,建设时序等等,用亲笔信的形式向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发出。信中提出了“敢于担当”,“必须干下去”和“本人负责到底”的誓言。这封信事实上起到了战前总动员、总号召的效应。2014年4月11日,当省政协文教委组织的部分委员、作家考察调研团来到延安,看到清凉山后一马平川的万亩良田后座谈时,姚引良告诉大家: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决策,他也彷徨过、纠心过。不干也行、做个太平官。可是,党性、良知、历史的责任感不让他动摇和后退。

“中疏外扩,削山建城”是一个严密的建设体系,是一个缜密的系统工程。延安的建设者们为了打造这现代、生态、宜居的新城,正式组建成立了新区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从市委、市政府机关和区县选调了精明强悍的人员组成领导班子,注册资金5亿元。紧接着,又从行政办公、发展规划、财务资产、人力资源、招投标管理、工程管理、安全环保、审计、纪监、党群工作、后勤保障以及岩土工程、道路建设、安置房建设、商品房建设、园林绿化等方面搭建所属机构。领导班子成员不负众望,在临时租用的办公场所安营扎寨。白天跑部门协调关系,晚上挑灯夜战,研究文件,查阅资料、收集信息,交流情况。很快形成了“分头协调、平行推进”的工作方法。首先抓制度建设。在深入调研、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53项部门和个人职责以及13类86项1073条工作管理制度。然后狠抓融资,确保新区建设资金需求。通过土地抵押担保货款、土地储备贷款、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银行授信、信托融资等方式,与有关机构对接,达成投资意向50亿元。再接着是征迁跟进。对桥儿沟,李渠、河庄坪3个镇12个村2021户进行房屋拆迁,并对2255座坟墓进行搬迁。由于宣传力度大,措施得力,政策宽松,户主们积极配合,整个拆迁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群体上访事件,创造了一个拆迁史上的奇迹。

如今,万亩平原上的基建项目正在有序施工,而“新城”这个称谓已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甚至,它已经成了延安市的一个全新的旅游亮点,不但延安的市民和临时居住者络绎上山参观,社会各界和外来者也纷至沓来,一睹为快。今天的延安将有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崛起,再过5年、10年,老城区宽松了,疏朗了;三个新区也如同三颗明珠明亮了,耀眼了,延安人民将享受新的都市生活。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