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打孩子这是个问题
2014-5-3 16:53:00 来源:三秦都市报
进入论坛
昨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说到这起新闻,很多同事都笑了。点开相关新闻评论,很多网友也表示很惊讶。能够理解人们发笑和惊讶的原因。一方面,恐怕因为这节日主题太“细微”了:它不像“劳动节”那样宏大,也不像“妇女节”、“儿童节”那样清晰指向特定群体,它所倡导的,只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别打孩子”。
这样的叮嘱,化身于节日并流通于国际,说明“打孩子”的事一点都不小。在发起国美国,曾有这样的俗语“闲着棒子,宠坏了孩子”。而今,美国家长已不大敢打孩子了,因为很可能面临法律的严惩。而在大洋东岸的中国,棍棒教育源远流长,“两天不打上房揭瓦”是强调“打”在管教中的重要性;“不打不成器”是强调“打”在成才中的必要性;“棍棒之下出孝子”是赞美“打”在育德中的决定性,总之,一切家教从武力出发。
文明的进步,不只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如果认可人人平等,那么今天被棍棒的孩子,就像昨天被缠足的妇女,或许会令未来人不可思议。
打不打孩子,本不是问题,争论打不打,说明我们的社会仍有问题。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的意识,即使手上不打,精神层面粗放式对待的伤害,不依然存在吗?
袁伟民(评论人):适当惩戒还是有必要的。但是,对孩子实施“棍棒教育”等伤害孩子身心的教育方式却没有必要了。要让“棍棒教育”远离孩子,家长们应该放弃心底深处的“特权思想”,还孩子平等、民主,对待孩子的错误,家长们应用言传身教谆谆劝导,偶尔可以采取小小惩罚,如罚抄写《三字经》等。但是,家庭教育中,对待孩子更多应采取赏识教育,赏识孩子每个进步,赏识孩子每个优点。
雷泓霈(教育工作者):任何不尊重孩子的“棍棒教育”,都是违法的。《教育法》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其二,“棍棒教育”会带来严重创伤。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大学的研究发现,从没有挨过打或极少挨打的孩子,在智力测验中的表现,要比常挨打的孩子好。中国家长们有必要学习“国际不打小孩日”倡导的理念,多给孩子送上尊重、平等的“权利阳光”,像对待朋友一样尊重孩子。
蒋国鹏(媒体人):我在美国工作期间参加过弗吉尼亚州一所中学开学典礼,当时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去了,他在现场向全美中学生发表新学期致辞,以一名毕业生而非总统的口吻现身说法,告诉孩子们接受教育、勤奋学习对他们自己以及对这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我相信奥巴马的讲话肯定会对一些孩子产生影响。总而言之,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应该努力用自己品行感染孩子,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让他们自觉激发体内潜能,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和对社会的责任。家长该懂点育儿心理学
@dai932:我的孩子小时候打过几下 屁股,现在基本不打。我给设定规矩,出现问题要进行处罚(例如不给看电视等),但尽量不体罚;我妹使劲打孩子(跟我孩子同龄),目前孩子也算听话,但明显没有我家孩子性格阳光。另外我妹孩子有时是听了,可以看出来他心里不满和叛逆。其实学会一些育儿知识少儿心理学,能起到更好教育效果,还不用打孩子。但不少父母不愿意学习,造成两个极端,要不就是放任,要不就是打骂。我赞成适度体罚
@bagiotang: 体罚不是说要一定打孩子,罚站,禁足,禁食等等也是体罚,大家不要那么暴力好不?回首我的不堪童年
@61 还是39:快来晒兵器谱,楼主表示爸妈从来不用尺子拖鞋衣架这种街货,最常用的是皮带,有手感的时候还拿不锈钢的笤帚把,实心的啊我哭。棍棒教育的脆弱性
@你瞅啥瞅你咋地: 使用暴力,然后问他知不知道错了,不知道再打,直到知错为止。他只会知道他做这件事情引起了让你打他的后果,所以不能做(避免挨打),而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是错的所以不能做。前者的话,他可能还会去做这件事,在你不具备打他的能力和条件的情况下;或者做了之后避免让你知道(通常是撒谎);而后者即便是你在他身边,他也能够自己意识到不能做这件事情,来进行自我约束,靠自己的内心来约束自己。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