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我国将在今明两年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以此实现新增年供水能力800亿立方米和农业节水能力260亿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7800多万亩目标。陕西关中地区,也在因“水”悄然发生着变化。渭河正在变身为横贯关中最大的生态公园、最美的景观长廊和最长的滨河大道,人水和谐的美丽新陕西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渭河岐山段芦苇生态景观长廊
5月21日,已然过了立夏节气,温度骤然升至30摄氏度以上。
早早吃过晚饭,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赵家村村民范省利,来到了建在自家旁边的渭河岐山段芦苇生态景观长廊,小桥、流水、凉亭、鸟鸣……面对着这个如诗如画的省级水利生态公园,炎热酷暑顿时烟消云散。自渭河岐山段芦苇生态景观长廊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后,一年多以来,范省利几乎每天都要到这里转转。
当范省利惬意地在渭河岐山段芦苇生态景观长廊消暑纳凉的时候,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华阴市罗敷镇上营村村民吴春玲,推着满载凉皮的电动三轮车走出了家门,她的目的地是罗敷河应急分洪蓄滞工程,在这个同样充满鸟鸣流水的美丽地方,数百位休闲垂钓者正在等待着她美味的凉皮充当晚餐。
范省利与吴春玲互不相识,但她们的生活却都因着“水”悄然发生着变化。昔日杂草丛生、沙石裸露、污水横流、堤防破败的渭河,正在变身为横贯关中最大的生态公园、最美的景观长廊和最长的滨河大道,人水和谐的美丽新陕西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从“单纯治水患”到“做好水生态”
“草滩湿地公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南湖、汉城湖……这几年,你看咱们的水生态环境变化多大,水景观越建越多、越建越好,我们市民的幸福指数一下子提高了不少。”5月22日,天刚蒙蒙亮,家住未央区凤城二路的张建民早早地起了床,前往汉城湖晨练。
从单纯的防治水患,到做好水生态文章,纵观陕西省这些年的水利工作,陕西治水理念正在悄然转变。随着渭河综合整治、引汉济渭、陕北黄河引水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水润粉色的宏伟蓝图也正在由梦想转变为现实。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水利工作汇报时,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保障水安全的基本思路。5月2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确定按照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的要求,在今明两年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将实现新增年供水能力800亿立方米和农业节水能力260亿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7800多万亩,使我国骨干水利设施体系显著加强。
着眼于未来,省水利厅也已经开始为“十三五”水利进行精心谋划。提出,要清晰看到陕西省水利发展的短板,着力破解体制机制瓶颈制约,科学谋划陕西省“十三五”水利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战略布局,编制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水利发展实际的规划,进一步完善水利保障体系。
“要切实抓好引汉济渭、渭河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用与发展相适应的眼光对关中地区的水系进行规划,坚决改变单纯从防止水患的角度治水的理念,尽可能地聚集水、留住水,形成良好的水生态,让水资源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群众的宝贵财富。”近日,娄勤俭省长在主持召开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时,对于陕西省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水生态文章,推进生态陕西建设,进行了专门的安排部署。
据了解,目前,省水利厅已经将全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召开了专题会议,近期相关部门就将赴各市区进行调研,听取各地对规划思路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做好水生态文章,无疑将成为规划的一大亮点。
东庄水库将很快拿到“准生证”
在省水利厅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泾河东庄水库方面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意见书》在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技术审查和评估后,已经上报至国家发改委。据了解,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是国家发改委指定的相关项目评估公司,相关项目一旦通过其评估,通过发改委审批在很大程度上就只是个时间问题。
“力争2014年年内项目意见书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在接受采访记者时,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说。这就意味着,陕西人期盼了60多年的东庄水库,将很快拿到“准生证”。
上马东庄水库工程,可谓粉色儿女半个多世纪的一个梦想。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起,相关专家和部门就开始了规划和研究工作,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东庄水库曾数次被提上议事日程,甚至很多时候,水库建设的前期工作已经开展,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都导致“流产”。
虽然历经波折,对陕西省水利人来说,上马东庄水库,以解“关中之渴”的梦想,从未停歇。在先后完成了东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的规划、工程和移民三大专题研究以及供水、岩溶和坝址比选等专项研究工作的基础上,2011年12月,省水利厅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议书修编工作,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
为让东庄水库早日建成并发挥效益,在等待审批的日子里,围绕东庄水库的一系列前期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2012年12月5日,东庄水利枢纽进场道路工程正式开工;2013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五,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动员会在咸阳市礼泉县叱干镇举行。
按照规划,东庄水利枢纽建设工期8年,2012年至2015年为准备期,2016至2020年为主体施工期,“十三五”内建成并蓄水。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东庄水库项目的前期项目已经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
东庄水库被誉为“陕西的三峡工程”,位于泾河下游峡谷末端礼泉县原东庄乡和淳化县车坞镇河段处,距西安市100公里。东庄水库工程规划总库容约为30亿立方米,坝高230米,工程估算总投资120亿元,建成后将是陕西库容最大、坝高最高的水库,相当于15个黑河水库,可谓是渭北的一座巨型“水塔”。
不仅如此,东庄水库建成后,可拦截泥沙20.6亿立方米,减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积7.5亿吨,降低渭河下游的泥沙淤积厚度1.58米,相当于渭河下游34年不淤积。
“不仅是防洪、减淤,供水、发电,东庄水库建成后,给关中大地带来的巨大生态效益,同样值得期待。”谈到东庄水库,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这样评价。
渭河决定关中水生态
渭河岐山段芦苇生态景观长廊现在已经成为岐山及周边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可有谁能想到,就是在几年前,这里还荒草遍野、沙壕遍布的烂河滩,正是得益于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才让范省利有了这样一个休闲夏凉的好去处。
在渭河综合整治的过程中,陕西省始终坚持人水和谐的建设思路,创造性地运用和总结了一些治渭新理念:即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由防洪减灾向综合利用转变;由少水、惧水向亲水、居水转变。结合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在渭河渭南段众多南山支流上,创造性地建立应急分洪蓄滞工程,可谓是这些治渭的具体体现。
“大雨大涝、小雨小涝、十年九涝”,这是对“二华夹槽”地带的华阴、华县的真实写照。由于渭河河床不断抬升,导致南山支流入渭不畅、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悬河,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统计显示,1992年至今22年来,因南山支流决口频发,先后引发大型洪水灾害10次,直接经济损失近50亿元,对于“二华”地区的群众来说,南山支流洪水泛滥已成为挥之不去的痛。
应急分洪蓄滞工程建立后,一方面可以在洪水到来之时,将洪峰分流进蓄洪区,避免南山支流决口的危险,另一方面,通过蓄洪建湖,有效地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市民增加了很好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5月21日,当范省利在岐山段芦苇生态景观长廊休闲散步的时候,岐山县渭河治理办公室主任魏军钢,在单位灶上草草地吃了一碗臊子面后,又紧急奔赴了渭河治理第一线。按照规划,2015年,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将全面完工。2014年作为关键的一年,可谓时间紧、责任大、任务重。为了向全省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不知有多少个魏军钢这样的水利人,在不分昼夜地忙碌着。
经过无数水利人夜以继日的努力,截至2014年5月19日,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总投资161亿元。630公里堤防主体完成;堤顶道路铺筑318公里完成240公里;堤防绿化在建273公里完成240公里;堤防交通桥开工30座完成15座。
5月21日,华阴市罗敷河应急分洪蓄滞工程蓄洪造湖形成的数百亩水面,在夕阳的照耀下,折射出一片绯红。华阴市市民张勇一边吃着从吴春玲那里买来的凉皮,一边注视着水面的浮标,耐心等待着鱼儿的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