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活动现场
24日下午,由《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主办的“黄埔,谁之黄埔”沙龙在北京举行。军事人物传记作家陈予欢、黄埔军校研究专家曾庆榴受邀出席活动,为读者讲解黄埔军校建立、发展的过程。
校址选于珠江门户小岛
由于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黄埔军校的建立原因一直受到读者关注。曾庆榴介绍,建立黄埔军校的决定是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做出的。但黄埔军校并非最早的军事院校,至少早在37年前,该军校所在地便已经出现了军校,黄埔军校的建立也与这种办学传统有关。
“这个小岛其实总共才八平米多一点,但一直拥有办军校的传统。”曾庆榴回忆,尽管面积狭小,但三十余年来,这个小岛上办军校的行为一直未曾停止,堪称军校之岛,在军校教育史上很能占有一席之地,“大概在1887年,黄埔岛出现广东水陆师学堂,后来陆师部分成为黄埔武备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二所新式学堂,第一所则是建于1885年的北洋武备学堂。”
留美学生詹天佑在学成归国后也在黄埔军校担任陆军学校教官。据曾庆榴介绍,黄埔军校校址是孙中山选定,原因就在于这里距离城区远,黄埔岛又是珠江门户,在此练兵、办学自有好处。“国家强盛要从振兴军队开始。并且当时还需要北伐,因此振兴军队在当时成为必然要求。”
陈予欢则称,黄埔军校的成立影响到中国的发展,“黄埔精神也一直给人激励。之后黄埔学生军能很快打垮北方军阀并培养许多优秀将领,与之不无关系。”
前苏联教官曾带来军事教材
黄埔军校成立后,确定教官人选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在当时,黄埔军校教官的组成并不单一。陈予欢透露,教官主要来自当时国内建立较早的一些军校,比如从云南讲武堂等地走出的早期学生,这些人已经有了带兵经验,是当教官不错的人选。
“除了苏联教官,还有一些来自日本士官学校。”陈予欢表示,那一批苏联教官多为校级军官,前前后后约有四五十人,“但他们很少直接教课,主要担任部分指示性的工作,类似“顾问”,同时也带来一些比较先进的军事教材。”
黄埔军校在建立之初本将学制定为一期一年,但第一期学员的学制却被压缩到6个月。陈予欢说,这是受到东征的影响,“扣除学生军打仗的时间,他们在课堂里学习的时间最多三个月。”临近北伐前,教官队伍进一步扩大,苏联教官更成了军事顾问团。
“当时前苏联军官在理论于实践经验方面造诣都比较高,黄埔早期学员能够接受他们的熏陶十分难得。”曾庆榴也肯定了苏联教官当时起到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