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刘奕湛)“人到九十,现在已不算稀奇,但总有一道惊心的坎。我这一生没有什么大出息。自知不怎么聪明,自负还算守本分,勤奋以治学,平实以做人。”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国光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
生于1923年的刘国光已年逾九旬,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他的一生当中,近七十年的时间都与经济学打交道,这期间,他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和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刘国光的一生,经历了很多。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刘国光的故乡南京沦陷,这个14岁的少年被迫流亡湖南、四川等地。在那段疾苦的岁月里,刘国光阅读了《大众哲学》《社会科学教程》《经济学概论》等著作,从此对社会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1938年,刘国光进入四川国立二中读书。当时,《资本论》尚未出版,但学校图书馆有介绍《资本论》的通俗读物,这些材料让刘国光对《资本论》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他立即买来认真阅读,虽然读完后似懂非懂,但求知的渴望,让他不断读下去,并且受益匪浅。“《资本论》是对我影响最大的理论著作,为我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刘国光说。
1941年,刘国光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南联大录取,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经济学专业。谈起选择经济学的初衷,刘国光说,进入大学选择经济学专业是由于读《资本论》等著作后,产生了学习经济学的兴趣。而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外敌的蹂躏,流亡生活的痛苦以及战争时期民不聊生的状况,更让人产生了经济救国的志向。
大学期间刘国光接触更多的是西方经济学知识,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兴趣并未消减,先后读完《资本论》的二、三卷,大学毕业论文更是选择了以马克思地租理论为主轴的题目,在赵乃抟教授的指导下,他融贯西、马经济学两大理论派别,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西方经济学只能是参考、借鉴,而不能居于指导和主流地位。当然,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凡是好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吸收过来。”刘国光说。
1951年,刘国光作为国家选拔的第一批留苏研究生去莫斯科学习,在四年的留学生涯里,经历过战争的刘国光,十分珍惜这次求学机会,也时刻不忘建设祖国的重任。几乎天天泡在列宁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那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问题。
在苏联专攻计划平衡专业和观察经济发展现实,回国后刘国光开始思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受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1979年初刘国光着手研究计划与市场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中国经济改革要采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
他提出,我们要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但不能迷信市场;我们要坚持计划调控,但不能迷信计划。
进入21世纪,刘国光年事已高,出于职业习惯,老而不休,陆续写了一些东西,大多集中在讨论“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刘国光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需要继续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但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必须是社会主义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宏观计划调控为导向,共同富裕为目标,而不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化、自由化、两极分化为结果的市场经济。
谈及自己的一生,他认为做学问要“不唯上、不唯书、但唯实”;做人最简单的道理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亲人,贡献一切,牺牲自我。”
“我虽然年满九十,来日不多,但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仍满怀信心和激情。”刘国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