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新华网杭州5月23日电(记者吕昂)备受关注的清代古沉船“小白礁Ⅰ号”的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项目日前正式启动,这艘沉睡海底近200年的古船预计将在2个月后“出水露真容”。
“小白礁Ⅰ号”位于浙江宁波象山县石浦港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海域,是一艘从宁波港始发的木质商贸运输船,下沉于清代道光(1821-1850)年间,现埋藏在水下24米的海底。
据悉,该沉船于2008年在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中被发现,2009年实施了重点调查和试掘,2011年进行了遗址表面清理,2012年基本完成船载文物发掘。迄今为止,船上已出水文物606件,主要包括青花瓷、紫砂壶、玉石印章、来自日本、越南、西班牙等国的货币以及成列的石板材等水下遗珍。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小白礁Ⅰ号”船体发掘及现场保护工作计划用时2个月左右,其中6月上旬计划完成船体以上堆积的清理,6月中旬计划完成船体保存状况资料采集,7月中旬前计划完成船体起吊出水、船板测绘和现场文物保护、包装、运输等工作,预计7月20日前后将结束海上作业并返航。
据介绍,“小白礁Ⅰ号”打捞出水后将进行一系列修复、保护及资料整理、搜集工作,当地还将专门建立港口博物馆以展示古船及发掘的珍贵文物,预计今年10月人们就将能一睹这艘清代古沉船的“真容”。
相关专家表示,“小白礁Ⅰ号”的发掘和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佐证宁波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贸易港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