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进入4月,珠海市首届市民文化节在全市铺开,该文化节将举办各类活动2000场,预计参与人次过百万,本届市民文化节,历时8个月。近年来全市建成的11个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24个镇街综合文化中心、311个村居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文化节各项活动的举办场地。珠海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使市民可以就近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好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加大投入:
高标准建设文化设施
昨天上午,珠海市文化馆内人头涌涌,一大帮摄影爱好者和普通市民聚集在这里,欣赏摄影作品展、交流摄影心得、参加摄影讲座,还有的现场参加摄影创作,忙碌而又愉快,市文化馆红墙绿瓦、绿树成荫的优美环境,映衬出周末的珠海市民文化生活倍感丰富有益。
这是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澳门文化局主办,珠海特区报社、珠海市青年摄影家协会联合承办,珠海市文化馆、中国摄影在线、澳门沙龙影艺会、珠海市海归青年交流促进会、珠海市一中留学生会协办的“2014珠澳青年摄影嘉年华”的现场,活动组委会负责人表示:“珠海像珠海市文化馆这样的文化活动场所越来越多,为各类组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平台。”珠海市投资5000万元用于市文化馆新馆改造工程,该馆已经于今年的3月底正式对公众开放,珠海人的公共文化设施又增加了一处条件优良的新平台。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完善,为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支撑,更为人民群众自主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和多样化选择。目前,珠海市共有各类公共图书馆4个,文化馆4个,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等共7个,美术馆6个,电影城7座,镇(街道)文化站23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233个。按此数据计算,每一万珠海人享有的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就有约1200平方米。珠海市文体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个数据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市文体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在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亮点突出,为广大市民关注的“一院两馆”工程总投资25.8亿元,其中珠海大剧院计划于2015年6月完工,2016年投入使用,市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计划2015年投入使用。从2012年10月起,圆明新园免费开放,并挂牌市民文化公园,一年多来,已经成为珠海市民平日休闲和开展文化活动的好去处。我市还投资10.5亿元在周边建设市民文化广场。
除了市区的文化设施投入力度加大,我市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方面也在逐步增加。据悉,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出资1050万元用于扶持镇(街)综合文化站和村(居)文化中心建设,预计到2015年,全市24个镇(街)文化站要全部达到省特级站标准,全市266个行政村(社区)文化中心要全部达到“5+2”标准(即“五个有”+“专职管理人员、年度专项经费”)。
四级设施:
市区镇村逐步实现“全覆盖”
今年5月10日是一个星期六。一早,香洲区文化馆一楼排练厅座无虚席,近百名社区音乐爱好者聆听了当今中国著名重唱组“八只眼”五位歌唱家的精彩讲座,喜爱合唱的市民与“八只眼”零距离交流,人人脸上喜不自禁。“我家就住在附近,区文化馆经常举办各种讲座和活动,我都会和街坊邻里一起来参与的。”家住岭南世家小区的谌老伯说,时不时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让他和老伴都感觉精神愉快。
生活在珠海,无论是在香洲主城区还是在金湾、斗门,人们想阅读或者看展览,居民在自己家附近,即可找到公共文化场所。记者了解到,在我市主城区的香洲区,9个镇街全部设有综合文化站,其中拱北、前山、湾仔的综合文化站还是省特级。此外该区全区122个社区,已有115个社区落实了社区文化活动室,其中2013年新建的就有8个。不仅如此,在斗门,该区文化馆按国家一级馆标准建成并投入使用,已具备提供文艺创作、辅导培训和作品展览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可利用新设的音乐排练大厅、舞蹈排练大厅、艺术展览厅等功能厅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目前正进行国家一级馆的申报准备工作。在金湾区,2013年年底动工的金海岸艺术中心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该项目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亿元,可望于2015年4月交付使用,届时金湾区的居民将在这里一站式享受到包括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少年宫、文化宫和文化体育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
在珠海,一个覆盖市、区、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初具规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即使是在远离城区的行政村里,居民仍可就近享受到公共文化设施提供的各项公共文化服务。记者从珠海市文体旅游局了解到,目前我市的266个行政村(社区)中,已经有233个建有社区文化室、图书室(农家书屋),建成率为87%。在斗门在南门村农民综合服务中心二楼,宽敞明亮的农家书屋是附近的南门小学孩子们放学后最喜欢去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多部电脑,更有众多图书,近来增加了许多适合孩子们课外阅读的书籍。正在上四年级的韦图强和他的小同学们都说很喜欢农家书屋:“我们经常放学后到这里来学习和看书,爸妈也放心啊。”
活化“平台”:
服务市民文化生活
加大建设和逐步完善各级公共文化设施,根本的目的是让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文化惠民,让市民共享文化成果。这归根到底要靠加强管理和制度完善,使公共文化设施这一平台得以“活化”,为市民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生活选择。珠海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香洲区,区文化馆与团区委合作建立文体协管员后台管理平台,对文体协管员进行系统管理。记者从香洲区文体旅游局获悉,该区现有在册登记的文体协管员2416人,在香洲区举办的众多重大文化活动的现场,市民都能看到文体协管员(文化场馆文化志愿者分队)热情忙碌的身影。在香洲区,还有一支社区数字电影文化志愿者分队,他们每周五、六、日及节假日到各社区放电影等宣传文化活动,深受群众好评。此外,该区各镇街文化站还通过聘请兼职文体指导、文化志愿者、辖区文体团队志愿者等形式来弥补文化站人员不足的情况。
金湾区为了完成村(居)文体基础设施“五个有”建设任务,区政府出台了《金湾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品牌活动,“活化”全区的文化设施,服务群众的文化生活。该区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四大文化活动品牌——航空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及少儿花会,每年4月-5月举办的少儿艺术花会,为中小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航空艺术节将于今年9月开始,系列活动会持续至即将于今年11月开幕的第十届中国航展结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