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严防胡蜂袭人我省出台防控应急预案

2014-5-16 7:40:00  来源:三秦都市报  进入论坛
去年7月到9月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我省安康、商洛、汉中三市被胡蜂蜇伤人数达到1600多人,40余人因抢救无效死亡。引起了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全省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迅速采取措施,积极开展胡蜂防控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为落实省委书记赵正永、副省长祝列克等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蜂防控,省林业厅于近日印发了《陕西省胡蜂袭人防控应急预案》和《陕西省胡蜂袭人防控方案》。
划分三个区域分类应对
根据胡蜂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我省划定重点监控区、重点防控区和一般防控区,实行分类施策的监测预防体系。
胡蜂蜂巢密集地区为重点监控区。人口密集区域,重点是学校、村镇周边、道路沿线等人为活动频繁的区域,以及林业农业生产活动场所,列为重点防控区。针对这类区域,每年8月至9月开展全面监测普查,全面掌握胡蜂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6月至10月,以村组、社区为单位,确定专人,每周巡查,掌握蜂巢的动态信息;各县设立公布举报电话;实行每周零报告制度,以村组、社区为单位逐级上报监测结果。还将每年培训技术骨干、测报员1000人以上;根据监测的蜂巢数量、地域分布情况,适时发布蜂情预报和预警提示;与公安、气象等部门联系,建立防控协作机制。
三种情况下启动应急预案
在学校、村镇、道路沿线、旅游景点、公园等人为活动频繁地区,胡蜂蜂巢密度大,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气候异常,造成胡蜂活动频繁,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多次发生胡蜂袭人事件,造成人员死亡的。
陕南关中及渭北地区定期排查胡蜂蜂巢
根据《陕西省胡蜂袭人防控方案》,从监测预警、预防宣传、应急处置以及科学研究四个方面,明确了防控任务。
其中,陕南、关中及渭北地区每年夏季至秋季全面开展胡蜂蜂巢排查,重点区域进行调查监测,准确掌握蜂群动态,分析发展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建立健全胡蜂防控预警体系,适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全面,减少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
建立胡蜂防控长效机制,完善胡蜂预警和防控体系,根据监测结果,结合天气趋势,对人为活动集中区域、胡蜂活动频繁、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蜂巢,小巢期及时摘除焚烧。对除治难度大,暂时无法摘除的蜂巢,设立警示标志和隔离设施,并严密监视,防止群众近距离接触蜂巢。
胡蜂为何频频伤人
胡蜂频频袭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气候原因。胡蜂主要的食物是蠕虫类昆虫,气候变暖,蠕虫类昆虫数量增加,为胡蜂提供了丰富食物资源,造成大量繁殖。二是生态改善。以前村子周边的树木少,现在退耕还林,树木多了,胡蜂又回到村子周围,在一些房檐下、大树、电干、广告牌上安家。三是人为干扰。村民劳动活动频繁,无意识侵犯了胡蜂,胡蜂可能以为要抢夺食物或者要攻击它,就群起而攻之,而且穷追不舍。四是胡蜂对化妆品、食物调料中的香味剂等化学物质比较敏感,使用化妆品的人容易受到攻击。另外,胡蜂蜇人后,死亡几率较以前大增,与广泛使用农药,胡蜂综合毒素较以前变得更加恶毒有关。
遇见胡蜂怎么办
胡蜂每年5-10月进入活动频繁期,11月底进入冬眠。这种毒蜂常在村民聚集区的大树、电杆等处筑巢,当村民采摘果实或其他行为干扰它时,胡蜂就会伤人。由于胡蜂体大身长毒性强,人被蜇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如不及时救治,后果十分严重。
胡蜂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除非有意或无意地刺激、伤害了它们。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若遇蜂巢应绕行避开,不要靠近。被蜂群攻击,要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不要迅速奔跑,可蹲伏不动,不要反复扑打。在胡蜂分布密集区作业要穿长衣裤,注意面部、手的防护。
被胡蜂蜇了怎么办
检查蜇伤处,若有毒刺遗留即用镊子拔除,用拔火罐或吸吮吸出毒液。若是大胡蜂、大黄蜂蜇伤,用食醋等弱酸性液体或3%硼酸溶液洗涂伤口,也可用碱性溶液(肥皂1/3、3%氨水或
5%碳酸氢钠)洗涤。在伤口近心端结扎止血带,每隔15分钟放松一次,结扎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尽快到医院就诊。本报记者石喻涵
胡蜂,又称为马蜂、黄蜂,以胡蜂总科的黑盾胡蜂、黑基胡蜂及黑绒虎头蜂、黑腹虎头蜂、黑虎头蜂等为主,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
该蜂体大而凶猛,体长约19~27毫米,棕黑色,腹部2~6节黑色,头胸部具密集的棕色毛,中胸背板中隆线明显。胸腹节黑色,有中纵沟。腹部被棕色毛。翅为棕色。各足基节、转节、腿节、跗节黑色,足其余部分为棕色。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