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美丽的回族姑娘,一张红纸在手,剪子尖儿跳舞一般,随着噗噗簌簌的纸花儿落下,一副窗花就细细密密地活泛开了;一副刺绣撑子在手,随着飞针走线,那些花朵就在布上绽放了;伴着姑娘悠长的甜嗓子,一首“花儿”的旋律就飘了起来……
5月11日,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表演,让出席中国黄河文化高峰论坛的嘉宾连声叫好:这才叫“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怎么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于丹认为,一种文化的前世今生,所有的细节会通过其存在方式、传承方式上呈现在当下。那些相关于人类的历史、艺术、科学有存留价值的物质遗产,比如古墓、古迹、壁画、雕塑,都是看得见的存在。而对于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是最好的载体,只要它还在传承,还跟我们生活有关联,得到人们的喜欢,就是活着的。都市化进程让我们离开了当初农耕的劳作方式,但是,如果你愿意把古老生活方式中一些活着的元素,挪进都市文明,作为一种生活情趣和一种生活方式的延伸,它就一直活色生香。
而刘铁梁认为,不论是张氏正骨术、回族武术,还是回族服饰,乃至窗花剪纸、花儿曲调,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本属性不在于“非物质性”,而在于“身体性”。这些传承人,以自己活生生的生命,传承着、创造着并且不断张扬着自己的能量。他们用剪纸代替了千言万语说不尽的情感,传达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以正骨术的医术仁心,发扬治病救人的高尚风格。这些造福于人的技艺,不是表现“自己拥有”,而是表现“自己能够”帮助他人,奉献社会,这才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高境界。(记者 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