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南门综合改造让西安提前进入“亲水时代”

2014-5-1 10:20:00  来源:西安晚报  进入论坛

久违的清澈河水再现眼前,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让人忍不住多呼吸几口,市民惊呼:“这还是咱们的护城河吗?”

  经过改造后的护城河和绿化再建的环城林带将作为西安城墙“墙、林、河、路、巷”五位一体文化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西安市民日常休憩、娱乐、聚集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展现西安城市风貌的重要形象载体。整个景区将变成绿荫环绕、四季常青、水景交融的示范性立体景观带。西安市民那份“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江南逐水梦,也将在千年古城墙下变成现实。

  烟雨朦胧中,几座画舫游弋在碧波荡漾的西安护城河中,成群的鸭子自由地在河中嬉戏,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水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眼前的西安护城河更甚江南水乡,美不胜收。“这还是以前的护城河吗? ”在西安生活50多年的刘大爷连连感慨,这是他见过最美的护城河。这项利民的亲水工程也让西安提前进入亲水时代,“一水护城,碧带环郭,清水长流,绿树成荫”的美景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曾经的臭水沟

  到如今“江南水景”

  4月29日,难得的晴好天气让不少市民走出家门踏青,紧紧抓住春天最后的“尾巴”。西安南门护城河中,久违的清澈河水再现市民眼前,从水面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让游客忍不住多呼吸几口,两岸的红花绿草尽情绽放,看到此景,5岁的小朋友萌萌忍不住用刚学过的唐诗念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得家人连忙拍手叫好。尽管还有两天才正式开放,很多市民都慕名前来参观,不少外地的游客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

  可谁能想到,仅仅一年多以前,护城河仍然是世人皆知的“臭水沟”,“别说去亲水,隔着大老远都能闻到臭味!”68岁的老市民刘坤让回忆说。

  事实上,作为一条人工开凿的壕沟,曾经的古城垣防御体系的一个战略要道,全长14.6公里,水面面积56万平方米的护城河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改变原有用途。1949年以后,城市规划使护城河承担起城区45平方公里城市防洪和雨水调蓄功能。护城河成为城市雨水调蓄库和泄洪干道,由此也变成了西安的一条污水河。在当时,护城河四周72条雨污排泄口中,有29条长期往护城河内排放污水,导致护城河受到严重污染,水质极差。此外,护城河水位低,水面窄,水质差,无景观效果。西安曾经在1998年、2004年、2009年三次进行大规模的清淤,但由于原先护城河的设计缺陷以及客观条件限制,导致护城河越清越淤,河水污染问题依然得不到治理。

  力争打造全国最大

  护城河亲水平台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经过深入的调研,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开出了治理“良方”:“将护城河做成‘八水润西安’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水引到离市民最近的地方,使其成为广大市民真正的亲水工程。”同时,市长董军也批示:要加强施工组织,精心实施广场标识、绿化等工程,做好文物展示工作,早日将中水引入城河,实现碧波绕城的美景。

  按照这一治理思路,2012年西安城墙环城文化休闲体验区综合改造(建国门-朱雀门)项目动工,该项目主要包括河道和内外岸景观整改,拟采取河道梳理、污水截流、水体生物治理、增加水量等方式,范围东起建国门,西至朱雀门桥中心下游106米。改造河道全长约2.6公里,建设面积约34.5万平方米。2013年3月,护城河综合改造治理项目清淤工作正式动工。开工之前,护城河改造工程设计者——西安城墙景区管委会副主任、西安城墙南门区域综合改造工程总负责人刘伟健“量体裁衣”设计出护城河的亲水系统,力争打造全国最大护城河亲水平台之一。

  规划设计中,护城河综合改造治理通过人工技术将水位平均抬高3米,原来的河面宽度就由从前的15米延伸至平均河宽28至35米,并修建多处亲水平台和八个停泊游览船只的码头。这样,市民和游客就能非常方便地从两侧的岸边下到亲水平台上乘坐游船,泛舟河上欣赏两岸的园林景观,以及城墙的雄伟。水路码头上共有三种样式的船只可供游人选择:秦船和汉船是小型游船,能让游客自主驾驶;唐船,则是大型坊船,可以停靠在某个水域进行表演使用。这些造型优美的仿古船只将成为独特的古代韵味风景线。

  护城河清淤周期

  将延长至少20年

  要实现“城净水清”的目标,污水截流是护城河水质改造工程的第一步。每逢下雨,雨水积水都会通过城市下水管网排向护城河,而这些雨污水携带了大量的污染物会对护城河水质造成影响,所以这次改造的重点就是为了解决河水污染的问题。

  刘伟健说:“我们这次改造重点是通过对护城河原来接纳雨污水的箱涵的标准进行提升,先将护城河原来浑浊的水全部放掉,对原有的淤泥进行整体清理,处理干净后,在护城河底部修建截污箱涵,作为污水排放管道。根据河道的变化,箱涵宽窄也相应变化,将西安市的污水都直接集中到了这个箱涵里面,而不是原来直接排放到护城河里面去,箱涵的流量加大,让护城河的箱涵能完全接纳排入护城河的雨水和污水,实现清水与污水的分离。”

  刘伟健表示,护城河改造后可以将清淤的周期从现在的五年左右延长到至少二十年。  

  “八水润西安”

  令护城河重新焕发活力

  就在西安城墙环城文化休闲体验区综合改造当年,市委、市政府讨论通过《“八水润西安”规划》,到2020年,将西安建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现代化生态型大都市”。要求以水源地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水系治理,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

  同时将护城河改造纳入八水润西安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的护城河的水主要来自兴庆湖的退水、周边的污水,同时承担着排洪功能,经过城墙西北角最终通往原团结水库,尽管这是一个活水的水系,但由于水质差、水量小,护城河中的水逐渐发臭发黑,影响美观。改造后的护城河水以再生水为主,大峪水库的地表水为辅,再经过漕运明渠流到渭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活水。  

  “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西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从大峪水库引入护城河的渠道及管道共有35公里,根据每天用水情况进行调整,最多可引入6万吨水。

  西安已进入“亲水时代”

  今日起,市民和游客就可以观赏到护城河中的喷泉和灯光组成的时光隧道,这样护城河如同秦淮河、瘦西湖的美景一样,波光潋滟,河两岸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有亲水的小酒吧或小景点给人以时光穿梭的感觉,完全满足了人们逐水而迁,傍水而居,面水而住的美好愿景。

  为保证水陆码头的安全性和景观性,建设方还在护城河内岸外岸均设置了保护网,并对护城河河岸灯光和两岸水景采用了高科技技术,让游客在护城河水上游览更加安全,也更具有观赏性。

  经过改造后的护城河和绿化再建的环城林带将作为西安城墙“墙、林、河、路、巷”五位一体文化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西安市民日常休憩、娱乐、聚集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展现西安城市风貌的重要形象载体。整个景区将变成绿荫环绕、四季常青、水景交融的示范性立体景观带。西安人民那份“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江南逐水梦,也将在千年古城墙下变成现实。

  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方海韵评价说,城墙南门区域综合提升改造工程,是为西安市委市政府保护历史文化,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的重大决策,这不仅是重要的缓堵保畅工程,实施“八水润西安”的重点工程,彰显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工程,更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三个陕西”和美丽西安的重大工程。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