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在中国的内陆腹地横亘着一座巨大的山系,它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它就是秦岭。千百年来,秦岭用其丰厚的自然资源,哺育着一代代粉色儿女,也作为生态保护屏障、重要水源地和“气候调节器”护佑着古都西安。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既是陕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西安的重大举措,更是利在当代、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
2012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多次来到秦岭北麓调研生态保护情况,2014年3月,魏民洲强调,要以改革精神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秦岭北麓旅游设施条件,改善生态人居环境,让市民和游客望得见南山、看得见八水、记得住乡愁,打造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两年多来,西安市遵循“统筹规划、保护优先、科学利用、严格管理”的原则,紧扣“保秦岭碧绿、护八水长流、建美丽西安”的目标,全力推进九项重点工程,秦岭北麓166公里沿线已初显绿色西安、大美秦岭的独特魅力。
铁锤治理——保护秦岭刻不容缓
两年多来,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秦岭办)在沿山六区县和十九个市级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查处涉及违规项目共计118处,其中涉及农业观光示范项目、开发建设项目、已圈墙项目、乱挖乱采、乱搭乱建、乱排乱放项目等,对这些违规项目坚决叫停、清理。共开展4次大规模的“铁锤治理”专项行动,关闭采石场、砖瓦厂33家,清理乱搭乱建67处,清理各类违法建筑用地2万多平方米。
市秦岭办下力气清除随意乱贴、乱挂、乱立的视觉垃圾,开展秦岭北麓地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检查整顿公共环境卫生,集中开展沿山路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共拆除广告牌1240处,各类宣传条幅250余条。
又是一年春时节,秦岭脚下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系列的治理、宣传活动后,秦岭北麓保护区域内的“四乱”现象得到明显遏制,生态环境发生可喜变化。
依法治乱——秦岭保护迈入“法治”时代
2013年10月1日,《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颁布施行,标志着西安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迈入了“法治”时代。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政府规范性文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提出了“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为主、科学利用、限制开发、恢复治理、生态补偿的原则”。从省条例的“保护优先”到此次出台《条例》的“保护为主”,一词之差,体现的是保护观念的整体转变。
《条例》在将省条例规定的海拔2600米以上纳为禁止开发区的同时,将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天然林区等列为禁止开发区,弥补了仅依据海拔高度划定开发区的缺陷。再加上精心编制的发展规划,包括《大秦岭西安段浅山区保护利用规划实施方案》、《秦岭西安段浅山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西安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1-2020)》、《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2012—2020)》等,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建设不仅有法、有规可依,重点发展产业还有了长远规划和规范。
精心规划——秦岭北麓建成黄金旅游观光带
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的杨飞,是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每到学校放假,他都会和几个同学到环山路上骑自行车,“以前在公路上骑很危险,现在可以骑行在新建成的7公里绿道上,道路两侧还栽植着各种花草树木,风景又好空气又好,这种感觉太好了,相信我们的秦岭生态环境会更好。”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秦岭北麓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旅游生态区,西安城市发展新名片”,要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一批样板项目,建设一批特色古镇,一批高质量农业观光示范园,一批服务好、有特色、上档次的餐饮业,把秦岭建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重要基地。
两年多来,市秦岭办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全面加快实施新沿山路绿化工程、新沿山路照明工程、宾馆特色酒店建设、博物馆建设、综合市场、停车场建设、绿道(自行车道)建设等九大重点工程。
闲暇时,携亲带友来秦岭爬山、骑行、体验民俗、吃农家乐,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已经成为西安市民的首选。
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引领群众致富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不仅是一项生态环境工程,更是一项利民惠民富民的民生工程。西安市委、市政府明确,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要努力让山岭绿起来、河水清起来、景观美起来、旅游热起来、沿山群众富起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着惠民富民的主旨,市秦岭办协调配合市水务局和周至县政府,实施黑河移民和秦岭国家植物园生态移民,帮助数千名农民走出山区,搬进秦岭脚下的新农村社区。在沿山区县农村有序开展农村清洁示范行动,建设排污设施、垃圾处理等生态化改造,大力整治环境卫生,提升沿山农村环境。
全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用新设施、新技术和新品种改造传统农业,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在长安区完成生态农业项目投资13亿元,建成运营8家,先后引进各类果树、花卉、蔬菜新品种约200余种,建设智能温室7.5万平方米、日光温室47栋,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10余项。在新沿山路规划建设一品长安花卉市场、户县金龙峡综合服务中心等4个农贸市场。
新建成的沣峪口综合服务区内整洁宽敞,道路两旁是一排排古朴的关中民居,这里集交易、餐饮、停车、休憩于一体,市民可在此享受一站式的旅游服务。服务区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将以往路边经营的小摊贩集中到服务区里的果蔬交易市场,市民在这里可以买到水果、山货、野菜、特产,为群众提供了致富的路子,也彻底解决了环山路的交通安全问题。”
目前,在秦岭北麓沿线,绿色生态经济的新模式正在引领着沿山群众向着小康生活快步前行。而未来的秦岭,也必将以一山碧绿、八水长流的美景,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西安城市发展的最美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