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琳琅满目的收藏品。(图片来自老万微博)
在豆瓣同城,生活在南京的网友万俊发起的“最美书店遇上南京旧时光”引起了网友的关注。老万自称南京城旧光阴守卫人,7年来用双手搬运这座城遗漏的生活中的物件。明天,老万要把他收集的藏品搬到南京先锋书店做展览,跟大家分享他收集到的“故事”。
网友微博寻宝,触摸“旧光阴”
在微博上,很多网友爱上了一个叫“桐月春至”的账号,“加了这家店老板微信,聊了很久。原来老板是个很喜欢到处收集故事的人,今天是第三次来到这家店,每次过来让我想起来了小时候的旧时光。”“去南京浦口,偶入小店,里面的陈设好熟悉,有的和老爸的收藏是一样的呢!”那就是江湖人称“收故事的老万”万俊的工作室。此次他在豆瓣同城发起的“分享旧物背后的故事”的活动“最美书店遇上南京旧时光”,也令不少网友十分神往。在他的微博上,展示各种老照片、生活日用品、老门牌、家具等老物件,仿佛就是一个老南京博物馆。
许多人都热衷于在老万的店里捧着老道具留下一点年代感十足的照片。凡是你能想得到的老物件都能在这里找得到,海燕牌收音机、地球牌电钟、蜜蜂牌缝纫机、有“重点防火岗位”的牌子,房子里挂着“江苏省总工会”的牌子,沿着堆满书的楼梯拾级而上,在那里细细寻找关于南京的点滴:南京市轮渡客票、江宁殷巷工艺厂生产的纱布口罩、南京市汽车运输公司成立廿周年纪念的茶壶……这里还珍藏有数百张黑胶碟。老万说,在数字音乐时代,黑胶碟里的音乐还是“原装”的,没有经过缩混。比如1981年出版的多明戈黑胶碟,封套上的歌王还那么青葱,“现在已经是白发苍苍了,过去能听到这个就是奢侈品了。”他说,收集的一万多件藏品,已经花费了他百万元积蓄。
有意味的收藏,见证“一生”
许多人知道老万,因为他曾在南京办过不少展览。比如六一老玩具展、70、80年代曾经的家、“骨子里的南京”老门牌展等怀旧展。在老玩具展上,上了年纪的儿童车、不倒翁、儿童积木等老玩具斑斑驳驳,却让不少带着孩子来看的成年人兴奋得像个孩子。“那不是我们小时候骑的嘛!”“那个饼干罐子我们家以前都有的,那是我小时候玩的东西!”大人们由这些如今看不到也买不到的东西,深有感触地想起了美好的童年,于是沧桑地回忆起“那时年纪小”。老万对记者笑说,“我想做挽留旧时代的梦想家,将这些在大家记忆力沉睡了很久的老物件,找机会集中呈现给大家。”
之前他还做过以民国文化为主题的展览,老南京的“衣食住行”展,充满了人间烟火味。有黄花梨秤、楠木茶叶罐、荷花状挂衣钩,进口自来水净化器、就连一张已被虫蛀了的纸也是他的“心头好”——上面写着“三星百货公司,太平路娃娃桥口。这张包装纸被当时的主人当垫纸放在了衣橱抽屉里,所以被保留了下来,成了历史的见证。万俊说,周六在先锋做的活动,跟大家分享那些存留在每一个物件里的故事,其实只是为自己5月份在金陵图书馆做的“这里是南京”展览预热,展出的全是带南京logo的展品,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这些老南京的记忆符号。
在老万看来,这种收藏是有意味的。比如,通过收集老照片,无意中就可以收藏一个人的一生,“别人不在意,但照片里有人生的印记,不同的状态,变迁和成长,还有一家人。”他收藏了一组兵役证、南京市公费医疗证、社员手册等记录了老爷子一辈子使用的证明,“一个人一辈子时时刻刻都要证明,从古到今都一样。定是不全的,却可以纵览他的一生。”
曾被质疑不务正业,如今想做产业
万俊以前是小学老师,在上海做过演出策划。住在上海时,宿舍楼下的跳蚤市场上卖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引起了他的兴趣。试着买几件,开始了旧物收集的旅程。后来到南京跟南京民俗收藏家高松一见如故,他顿悟,“我们原来不是收旧货,不是收破烂,而是我们把这些东西聚集在一起,变成一份记忆,再变成一份责任。”于是,老万加速了收旧的脚步,一有空就往旧货市场跑。朝天宫、仓巷、夫子庙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老万于是辞去广告公司的工作,专门干“收旧物”。当然,对于“收破烂”的工作,家人和朋友一开始并不理解。“一开始老爸觉得你从教师队伍离开,不工作干吗呢?”顶着父母和家人的质疑,2012年,万俊成立了一家以生活记忆和旧物为创意的传播公司,除少量流通以外,主要业务是旧物的设计、包装和呈现。
现在老万收旧物不再走街串巷,名声在外,经常会有人给他打电话,让他到家里去收东西。上个月,老万和父亲晚上去买了鼓楼岗和琵琶街的一扇晚清的门,“感觉自己像个盗墓的,实际上是忙到那时才有时间。我抬石雕抬到手抽筋。”还有琵琶街的路牌至少5年前就看到了,年前就拆迁了,“和拆迁工人预定,前几日得了,这才安了心。”
对于旧物的未来,老万相当有规划的“野心”。“我会发愁,老物件一旦东西卖出去,或者坏了就没有了。所以,更希望将它们进行复制和传承,从旧物里找到创意,再用新的工艺进行改良和复制,形成一个产业链,希望一直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