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清代六开光人物故事鼓墩,拍出150万元
昨日,在陕西首届民俗石刻专场拍卖会上,一对清代六开光人物故事鼓墩拍出了150万的天价,另一对清代六开光博古花卉鼓墩则从50万的起拍价经过多轮竞拍以90万的高价成交。由于本次拍卖以关中民俗石刻为主,当它们集体亮相后,一直停留在民间收藏的关中民俗石刻,其价值在未来是否会得到重估?而一个石墩子为何能价值过百万?记者也采访了相关专家。
综合多方因素最终得出定价
本次拍卖会主办方负责人王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上拍石刻的定价,是结合市场上的价位,并参考了专家的意见,再从历史和文化角度进行评估,综合几方面因素得出的。对于拍出150万高价的石鼓墩,王征透露,陕西民间有一个排行榜,玩石头的藏家都很关注,这对石鼓墩排名第二位,此前就曾有人开价过百万,但藏家没卖。
西安市收藏协会副秘书长、《西安收藏》主编李欣宇在观看本次拍卖会预展时,就认为这两对鼓墩肯定能拍出高价,原因是第一保存品相好,做工精美,浮雕细腻传神,文化含量丰富。第二是卖相好。“西安的文物市场和古玩城近十年来,从石刻开始涨价后,拍出150万的这对鼓墩是品相最漂亮的,平时没见过这种东西。”李欣宇点评这对鼓墩摸过的人不多,因为“生一点”,从视觉上看雕刻图案一浅一深,视觉效果最自然,“刀法和品相,如果两者都是一流,那么肯定是天价。”
昨天的拍卖会,记者发现有几大特点,一是产生了几个高价的拍品,第二个特点是流拍的石刻较多,包括一座起拍价为五千的清代虎头上马石也无人愿意举牌。王征分析拍卖情况不是很热烈的原因在于,虽然筹备了很长时间,但冬季是石头买卖的淡季,四、五月份是高峰,因为春、夏季人们愿意坐在桌子上,从感觉上更亲近石头。
石刻拍出百万是必然趋势
西泠印社去年和今年春拍时都推出了中国庭院艺术石雕专场,省画廊行业协会秘书长郭栋以此为例认为,本次陕西首次推出关中民俗石刻专场拍卖会与之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开拓了陕西拍卖新的艺术品类,也会引发更多人对民俗石刻这一艺术形式的关注和保护。
对于本次拍卖既有高价成交,也有底价流拍的现象,李欣宇分析,艺术品市场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在低迷,人们加强了精品意识。精品不但不跌价,甚至逆势上涨。“流拍多是因为这个市场还不成熟,长时间的思维定势,会让他们对这次‘处女拍’持观望态度。”不过,李欣宇以当年嘉德在中国的第一场古籍拍卖为例,从那场拍卖之后,古籍都涨价甚至翻倍了,“因为市场认可了一种新的渠道,这一步必须走出来。西泠印社的石雕拍出过几百万,西安迟早会走到这一步。”记者谢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