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 带上一颗平常心
2014-4-25 15:39:00 来源:人民日报
进入论坛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背后,实际上是一股浮躁之气,是一种心理焦虑。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旅行意义的理解,缺乏从容淡定的心态和自我约束的修养
每次出国旅行,遇上的中国游客都不少。大多数中国游客能礼貌谦让,遵守秩序,但也有一些不文明行为让人记忆犹新:在品牌店里,为购买某款皮包,有的中国游客大声喧哗,毫无顾忌,甚至放出豪言:“这种颜色的,我都要!”在景点面前,有的中国游客急急穿梭于人流当中,根本顾不上是否挡住了别人拍照的镜头……这些被称为“中国式旅游”的行为,给多数中国游客的文明行为抹了黑。
争购商品、不愿排队、大声喧哗、乱丢垃圾……不文明旅游行为的背后,实际上是一股浮躁之气,是一种心理焦虑:每个人都把出国旅行当成一次难得的机会,唯恐被人抢占先机,错过了美景、美食、美衣,留下遗憾。
细察浮躁之气的来源,主要是缺乏对旅行意义的理解,缺乏从容淡定的心态和自我约束的修养。现在,人们的腰包鼓起来了,出境旅游成为时尚。2013年,中国有近1亿人次出境旅游,境外旅游消费逾1000亿美元,两个数字均为世界第一。然而,对许多游客来说,生活水平提升了,可心理上的“富足”感并未提升;消费水平提高了,可文化修养没跟上。经过长时期的商品短缺和社会封闭,一下子面对一个缤纷多彩的外部世界,许多人显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一些人把国内的生活陋习带到了国外,引起中外游客普遍反感。
要摆脱外界对“中国游客不文明”的印象和对“中国式旅游”的戏谑,恐怕得像泰国人常对游客说的,来句“宅央央”,也就是慢慢来。赏景、游玩、消费,都慢一点、从容点,留给品味和思考一点时间。在不顾一切、争抢拍照时想一想,照片再美心里能坦然吗?在大声喧哗、疯狂购物时想一想,东西再好,但若不必要,回国后不也徒增后悔?
让出境游文明起来,不仅需要个人努力,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法规、指南公约,推动公民文明出游,强化导游在出境旅游过程中对游客文明行为的提醒和引导责任。
当然,从根本上提升公民旅游素质,还要靠加强最基础的文化教育。包容、谦逊、尊重、节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需要吸收这些文化精髓,让文明旅游的观念不只源于“维护中国人形象”的爱国心,而是真正内化为自我需求,不是出门在外的伪装,而是沉淀为自我修养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化自信中真正领会旅行的意义,也才能体现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应有的气度。
中国出境旅游的热潮方兴未艾,从暴露问题到越来越理性、文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改变不会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安静的心;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克服陋习,就会推动公民整体旅游形象的改变和文明素质的提升。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