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西安有个“斡耳垛”小学 据称始于元代

2014-4-23 9:58: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进入论坛
    西安有个“斡耳垛”小学 据称始于元代

现在的斡耳垛小学。因为字大好造,所以保留了『土』字旁

安西王府的城墙遗址

一个曾被马可·波罗赞为“壮丽之甚”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了一个名词——“斡耳垛”,并且成为现在的西安最为诡异的一个地名。不仅电脑上敲不出来(指简化前),而且意义难明。据说,这个名词不产于中土,而是异邦输入的产物。那么,它究竟来自何方?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17年前,雍小飞分到了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办的一所小学工作。此前他从来没有听过“斡耳垛”这个名词。刚来不久,就得知辖区内有一个“斡耳垛小学”,这个名字太怪异了,也不知道啥意思。这种好奇一直伴随到2011年,他成为了“斡耳垛小学”的校长。

若从字面意思看,这可能是西安市最难以捉摸的一个校名。近日,雍小飞对本报记者说,自打来这里工作后,他的很多同学一见面,就开玩笑说,你们学校咋叫个这名字,连念准都费劲。有的还将他们学校打成了“干耳朵”、“幹耳朵”,甚至说成“猫耳朵”的都有……去区里开会时,一些同仁也调侃雍小飞,这是“没耳朵”学校的校长。

电脑打不出,校名只能简写

这个有意思的学校位于东二环矿山路口东约一公里处,一个叫老人仓的村子里。学校不大,有师生400余人。这里现在是新校址,老校址在离此约有一里地的秦孟街村内。

老校址上最早有一个老爷庙。解放前,当地群众利用这座古庙成立了学校。起初,就叫斡耳垛小学。1945年,当地八个开明人士向政府提出申报后,该小学被官方接收成为全日制小学。解放初,改名为西安市十区三校,1953年定名为西安市斡耳垛小学,文革期间又改为文化革命小学,1974年恢复为西安市斡耳垛小学。

实际上现在我们所书写的只是简化了的校名。原校名的前两个字均带有“土”字旁,这两个字在《康熙字典》里能够查到。简化前,手写没有什么问题,很方便。可是进入信息时代,麻烦就大了。首先电脑上没有这两个字,报文件写材料就很头疼。非正式的材料,或者做个标牌什么的还好,可以造个字,单独打个“土”字再拼到一块就行了。但遇到正式的公文和材料,甚至还会牵涉到法律方面的事情,敲不出字可怎么办?

2011年3月,该校专门给灞桥区教育局上报了一个《校名情况说明》,表示,都带“土”字旁的前两个字属蒙语,电脑系统打不出来,所以,校名称简写为“斡耳垛小学”。

三字为蒙语意为“宫殿阵营”

简化前的三字,均带有一个“土”字旁,不错,它的确和土有关,准确地说,是和一处遗址有关,这个遗址就叫斡耳垛(注:均用简化字代替)。在一些地图和导航上,也会标有“斡耳垛遗址”的字样。斡耳垛小学就因坐落在斡耳垛遗址上而得名。

这究竟是一处怎样的遗址?

据了解,至少在民国年间,“斡耳垛”三字便已引起专家的注意。记者在省档案馆查到一本民国期间的书,叫《西京筹备委员会丛刊之一·西京访古丛稿》,书中专门有一篇文章叫《西京斡耳垛考》,作者是西京筹备委员会的专门委员陈子怡。

陈子怡在文中提到日本著名蒙元史学家箭内亘对斡耳垛颇有研究。箭内亘说,斡耳垛在蒙古语中是“宫殿阵营”的意思。陈子怡又查了元代在陕西为官的李好文所撰的《长安志图》一书,该书记载在城东隅有元安西王宫(也称安西王府),这与“斡耳垛”正好在一起。而在元明清时期,这里除了安西王府外,再也没有建过其他宫殿。由此可见,西安的“斡耳垛”之名就始自元代,指的就是安西王府。

这里曾被马可·波罗赞为

“壮丽之甚”

元明清三朝曾在西安分别建有三处中心城堡,元代的安西王府,明朝的秦王府,清朝的满城。唐之后,西安虽不再为都,但因其龙脉深厚,也一直是西北重镇,在后世帝王的心中分量很重。元代的安西王,是忽必烈三子忙哥剌的称号。明朝秦王府的第一任秦王,则是朱元璋的次子。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忙哥刺受命出镇长安,次年,在西安浐河的两岸修建了安西王府。那时安西王府统辖的地域非常广,包括今陕西、四川、青海、甘肃、宁夏、西藏等省区以及山西、云南、内蒙古等省区的部分地区。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当年到西安,就曾被安西王府所震撼。据《马可·波罗行记》记载:城外有王宫,即上述大汗子国王忙哥剌之居也。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墙内即此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清代大学者顾炎武则在《肇域志》中直接用”城“来形容安西王府,可见其规模之大。

一段残墙 一个名词

来到学校的家长和孩子,包括路人,几乎都不知道“斡耳垛”的来历,于是学校专门在校门口处做了宣传海报。

在雍小飞的带领下,记者在学校北边一处物流仓库的大院子里,找到了一段残存的城墙遗址,城墙为夯土所砌,隐藏在茂密的林木内,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地方,更鲜有人到这里参观。赫赫有名的安西王府便在这里销声匿迹。

1957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对安西王府进行过勘察。安西王府的域垣,除北城墙基保存较好外,其他三面均埋于地表以下。经钻探得知,城基均完整。考古人员还在遗址内出土了5块铸有阿拉伯数码字的方形铁板,无论纵列、横向,还是对角线,数字相加均为111。古人称它为“魔方”或“纵横图”。

安西王府已不在,我们如今能借物凭吊的,除了这段残存的城墙遗址外,就只剩下“斡耳垛”这个名词了。这三个字,是元代安西王府对于今人历史记忆的唯一文字留存。一段历史风云亦因此尘封。

著名民国史研究专家、西安市文联纪检组组长王民权说,地名是西安一笔宝贵的财富,几乎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有故事,都有文化,甚至一个地名,就是一部文化史。这方面还有很多潜力可挖。

有读者亦发出感慨:是什么原因使“斡耳垛”这样一个气势辉煌的蒙古王城灰飞烟灭呢?为什么西安这样一个文物古迹如此集中的地方竟没留下多少元代的王城遗迹?反而年代久远的秦汉、隋唐乃至宋明清都有大量的相关遗迹保留下来?

也许,这倒是一个有意思的课题。(记者 秦子)


编辑:秦人
关键词:西安有个“斡耳垛”小学 据称始于元代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