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西安: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拆迁中的那些事

2014-4-23 9:55:00  来源: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西安: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拆迁中的那些事

村民安置区效果图

2012年10月,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拆迁启动,首批核心区内9个村、1.5万人离开了这片令他们自豪与烦恼共生的故土,迈入新的生活。2013年2月,记者前往遗址区探访,这些普通人与汉城相生相伴的故事,也为这片土地的新生留下了最真实的时代缩影。

西安的二环路在西北角因要绕行保护区在这里成为一个凹口。

36平方公里,这里的汉长安城遗址是中国规模最大、遗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都城遗址,未央宫遗址作为“丝绸之路”起点,成为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龙首”。

未央宫:生活无虞,陪着皇宫“说说话”

未央宫守护人王稳正看西马寨巨变

“用花椒和泥涂墙壁,大老远就能闻见香味,皇后住的椒房殿就是这样得名的。”66岁的王稳正站在汉长安城模拟考古体验区的未央宫浮雕上,指着一个个两千多年前风华正茂的宫殿,如数家珍般讲述着故事。他吸着鼻子,似乎能闻见穿越千年的椒香。

“你要逛汉城遗址,王稳正就是个活地图!”西马寨村的村民这样形容。

王稳正确实是个名人。他的父亲看守汉长安城未央宫的前殿长达40多年,文景之治、汉武大略、轮台罪己、昭宣中兴、王莽篡权,一幕幕发生在这里的历史典故口口相传,造就了王稳正挥之不去的历史情结。2008年,他从云南买来一匹小矮马,自己仿制了一辆汉代的马车,载着客人游玩。车身四周的木板上画着汉朝的历史人物,刘邦、吕后、萧何、韩信,个个神态逼真,很令游客新奇。

“我为啥会赶车?还是要讨生活!”王稳正这样回忆。西马寨村的村民都知道,由于村中那个未央宫前殿遗址的土台,自1961年以来这里不能盖高楼,不能深挖地,既没有工厂入驻,更谈不上现代设施,他们只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这个村成型于明洪武年间,然而走入近代,却只有17条泥巷道,六七十年代时家里有病人,只能让几个壮小伙用门板抬着人去遗址区外的医院就医。原先自来水公司的水管要从村口的邓六路穿过,眼看着有吃上自来水的希望了,为了保护文物,管道却从西边“迂回”绕开了西马寨村。落后、贫穷,似乎成为汉城遗址里村庄的代名词。

为了生计,王稳正学着赶马车、送菜、跑运输,几十年下来,终于将三个女儿抚养成人。而他也最终子承父业,当起了前殿遗址的守护人。2012年10月,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拆迁启动,得益于王稳正多年的积累,他和三个女儿原先的房子总共置换出40多万元现款,1000余平方米的安置房。其中,还有每人20平方米、位于北客站商圈的门面房。

从前殿遗址拾阶而上,登上20多米的夯土高台,遗址区内的一切尽收眼底。对于当下的生活,王稳正觉得舒心:“安顿好三个女子,我也不愁吃穿。未央宫遗址保护好后,如果文物局还同意,我一定要永远留守在这儿,陪着这个皇宫说说话,给大家讲讲历史。以后,我可能还要出书哩!”

直城门:政府补贴比种地还划算

“汉瓦压馍”的周河湾村已成历史

很少有人知道,西安市未央区周河湾村的特产“罐罐馍”,花纹都是用西汉的瓦当压制的。

“我们这儿人都把那段土城墙叫‘红城岭子’,小时候还常上去玩。”59岁的村民周民俊说。周河湾村地处汉长安城遗址的西北部,新莽末期长安城荒废于战火,有段城墙即被大火烧成红色。村的西口,在两千多年前是汉长安城的直城门,敦煌壁画中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折柳送别的生动场景,就发生在这里。

村主任周炳新说起拆迁的事,长舒了一口气,“我们这里是汉长安城的‘西伯利亚’,很偏远,以前的日子可苦着呢!”虽说村西头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城门,村东头是天禄阁遗址,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可以前这些并不能给周河湾的1054名村民带来什么实惠。1961年,汉长安城遗址成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村党支部就负责按照国家规定保护这一区域。楼房不过三层,深挖不过1.5米,打口井也要申报,村民们就这样矛盾地生活了几十年。近几年,看着其他离市区近一些的村子里租房赚钱,他们也只能看着眼热。无奈之下,村民就靠着卖罐罐馍挣点钱,贴补家用。

“以前地里面还能挖出来灶具、金簪、钱模子等汉代的东西,瓦当、下水管这些也很多,现在就少多了。”周民俊说,“还好现在拆迁了,把我们迁出去,过上红火日子,不再用汉朝瓦当压馍了,也让这个遗址不要再受破坏。”

根据未央区的拆迁政策,周民俊和儿子分到了32万的现金、相应的安置房和门面房。对于近乎花甲之年的周民俊,以后政府还会给他缴纳相应的养老保险,为他的两个儿子提供劳动人口培训。甚至安置后门面房如果租不出去,每月每平方米也有25元的补助。

2008年起,周民俊和村民们的土地,由未央宫街道办实施了土地流转,用于保护遗址区的彻底安全。“原来种上小麦包谷,两料,一年收成好,除去成本能净收入六七百块钱。土地流转后一亩地政府给补贴1500元,可比务庄稼划算多了!”

长乐宫:我要和历史学家争辩

湖北老夏的“朝圣”之路

“历史学家说这个暗道是吕后临朝听政,为避人耳目,从后宫向前殿走的,我要推翻他,按照这个宫殿的水平高度,暗道只能人屈身通过,我看用途还是存疑!”在长乐宫4号遗址夯土台上,来自湖北孝感的高级工程师夏正江身着大衣,手里攥着西安交通地图,认真得有些可爱。

夏正江并不是历史科班出身,而是个一辈子搞工科的人。听说汉长安城遗址要保护性拆迁,快六十岁的他急了:“我趁春节和年假,专程来这里看看原汁原味的遗迹。”夏正江的儿子在西安高新区华为公司工作,他晚上住儿子家,白天就从高新区坐公交来到遗址区,把汉城遗址大大小小各个地区转了个遍。

“我一个外地人都这么痴迷,出门坐的518路公交售票员竟然不知道长乐宫遗址。”夏正江有些唏嘘,“中国人老是讲四大发明,这么宏大的古城遗址,我觉得更有价值,汉长安城面积可是古罗马城的四倍啊!”

在长乐宫5号遗址的“冰库”凌室中,制作精良的西汉下水道和沉淀系统令夏正江赞叹不已:“老祖宗的智慧工艺就是好!可惜这几个遗址都缺少丰富的介绍讲解,我是先上网查看资料,再来现场,才会特别有感觉。”

早春的天气不错,阳光照射在遗址上,泥土的气息令人舒适。走在旧时皇城的道路上,夏正江有些飘然:“这2000多年前可都是皇帝才能走的路!西方的耶路撒冷是圣城,西安,特别是古长安这么厚重的历史,让人着迷。我到这边就是‘朝圣’来了。”

天禄阁小学,就建立在西汉天禄阁遗址上,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参考文献,多数是从这个国家图书馆而来。小学中坐落着编撰《楚辞》的西汉散文家刘向的祠堂、雕像,安静而祥和。“随着村民的搬迁,学生也随着分流到其他学校去了,但是天禄阁小学整个会保留下来,也算是个文物。”小学校长潘君介绍。“一个小学都有这样的来头,了不得。”站在小学中的刘向祠中,夏正江看着相应的历史介绍,目不斜视。

“我觉得,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可以适当引进民间力量,多一些专家学者的参与,这绝不仅仅是政府保护的事,要让历史与现实多多互动,不能让专家们的研究只保存在书本上。毕竟,这么无与伦比的宝藏,这么多震撼的历史,是我们华夏精神的根。”

夏正江的“朝圣”之路,虽然很辛苦,但也充溢着幸福。(李龙飞 苏嵘)


编辑:秦人
关键词:西安: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拆迁中的那些事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