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影视音乐>>正文

网络微电影为何精品难觅

2014-4-22 23:25: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进入论坛
    网络微电影为何精品难觅

黄 卓 绘

写个剧本,拿起摄像机,找三两个人,一部“微电影”就此诞生;写完作业,打开电脑,随便搜搜,香艳的画面扑面而来……

这是一些网民对当下流行的“微电影”现状的描述。近年来,依托视频网站和新媒体终端快速崛起的“微电影”产业,似乎始终难逃“低俗”的诟病。尽管有关部门两次发文,产业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微电影”开启了谁的盛宴?应当如何加强自律和他律?在当前大好机遇下,“微电影”如何才能产出精品?

微电影精品难觅有些片子让人“不忍直视”

国内“微电影”产业兴起,少说已有五六年光景。除了早期的几部“口碑之作”,如《老男孩》、《66号公路》等令人印象深刻外,后继的佳作屈指可数。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影片本身的品位和格调出了问题。

笔者随手打开一些国内知名的视频网站,搜索“微电影”短片,香艳、暴力、诡异的画面均不难发现。若查看剧情,内容往往充斥着“负能量”和“非主流”的价值观,制作水平也令人不敢恭维。

“不知所云,有些片子甚至到了不忍直视的地步。”网民“POCKY_萤”如此评价,“微电影可以不‘高大上’,但要言之有物,难道只能秀下限吗?”

“以前我觉得只有专业出身,认真揣摩剧本、胶片的叫导演。现在变了,在‘人尽可微’的时代,编个剧本,拿个机器随便拍几下,都能叫导演。对电影艺术的尊敬态度呢?”网民“艺术电影流”说。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这些所谓“微电影”制作简单粗糙,内容乏善可陈,点击率却往往很高。以《莫陌》、《海天盛筵》系列为例,各大网站点击率保守估计破百万次。

“这些影片的产生,有的纯粹为了积累资本和人气,有的则和导演自身的经历有关。”杭州“主流映画”影视公司导演范成博说,拍摄“微电影”门槛较低,客观上成了不少人实现“导演梦”的一条捷径。特别是对于一些刚从电影院校毕业的学生而言,“微电影”这种创作形式,给了他们一个走向大银幕的台阶。

北京视域风行CEO、电影导演郭翔表示,一些年轻导演想要表达困惑、宣泄情绪,用自我感觉很“艺术”的方式来演绎,结果拿捏不好分寸,甚至失了格调。

商业网站“自我把关”低俗内容打“擦边球”

2012年7月、2014年1月,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两次下发通知,要求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明确“先审后播”制度,并要求制作方“持证上岗”,个人上传“实名制”。

据了解,当前对“微电影”等视听节目的审查依然以网站内部监管为主。作为影片内容的直接“把关人”,各大网站尽管纷纷表示提高准入门槛,但许多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的“问题”短片仍然成为“漏网之鱼”,甚至大摇大摆地进入网站的“推荐页面”。

无视禁令的背后,是商业利益驱动。影视营销专家、伯乐营销CEO张文伯认为,在营销方面,“微电影”与银幕大电影不同,前者从诞生之初就有着深刻的互联网烙印,以网民的消费为广告投放的导向。也就是说,作品能吸引网民,网站就有牟利的空间。哪怕是一些不入流的情色话题,只要点击量高,就会有企业愿意买单。

某知名视频网站管理员小赵透露,上传的有些片子也许不合规,却可能在残酷的竞争之下被包装为吸引受众的“噱头”,背后的终极目的无非就是盈利。尤其是“微电影”等短片,生产成本低、符合网民的口味,还能打打政策的“擦边球”,获得大量点击率,所以迅速成为网站重要的“营销利器”。

这位管理员还坦言,网民每天在该网站上传的视频超过200万个,而网络监管员总共才100多人。平均下来,每个管理员每天要监管近2万个视频,“基本上从早看到晚,所有的片子都看一遍几乎不可能。”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执行主任李双龙说:“行业自律需要良好的行业资质,很多视频网站的营运和管理都不规范,如何期待他们能够自律?”

“微电影”应当靠优秀的创意和制作取胜

专家认为,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影视文化载体,摆脱低级趣味和牟利为上的桎梏,微电影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更多带着热情和创意的年轻人脱颖而出,让这股力量真正成为社会的记录者。

在制度建设方面,李双龙认为,必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明确的监管制度和处罚标准;制作单位、播出平台要有规范性的原则,引导行业加强自律。“目前的相关规定,尚未对微电影、网络剧等视听节目的管理做出明确、细致的管理规定,导致限制标准模糊不清、监管滞后、违规处罚不明。”

与此同时,要提高“微电影”拍摄和传播的准入门槛。“这个准入门槛要以基本的专业水准和传播主流价值为前提。”李双龙说,播出平台也要对盈利模式和受众需求有明确的区分,不能为了娱乐不顾底线。

“从长远来看,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不管电影怎么拍,主流价值的东西必然会取代低俗灰暗的东西,人们真正追求和向往的还是真善美。”郭翔说,如果把“微电影”比喻成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那么大家都有引导和培育的责任。

“希望有更多微电影方面的培训、学习平台,让青年导演有规范的学习、交流渠道,否则好的机遇也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郭翔说,目前微电影圈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环境。国内现有的“微电影”展览、论坛、赛事规模,社会对这一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等,与国外相比均有不小的差距。(俞 菀 闫星辰)


编辑:秦人
关键词:网络微电影为何精品难觅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