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陈平原:把心情压在纸背下

2014-4-21 11:34: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80年代末,陈平原思索并试述历代文人对学术与政治、学术法语与学人定位的关系的困惑。有一天,王瑶先生突然将他找去说,对他最近发表的几篇文章很满意。,陈平原:把心情压在纸背下

80年代末,陈平原思索并试述历代文人对学术与政治、学术法语与学人定位的关系的困惑。有一天,王瑶先生突然将他找去说,对他最近发表的几篇文章很满意。随后题字,“讵关一己扶持力,自是千锤百炼功。”这组随笔收入《学者的人间情怀》一书。文中,陈平原彰显学人角色的自觉,发出“政学分途”的心声—“我常想的是,选择‘述学’的知识者,如何既保持其人间情怀,又发挥其专业特长。我的想法说来很简单,首先是为学术而学术,其次是保持人间情怀—前者是学者风范,后者是学人(从事学术研究的公民)本色。两者并行不悖,又不能互相混淆。”

“有人喜欢将心情摊在纸面上,有人则是把心情压在纸背下。我习惯于后者”

振臂一呼的角色不适合我

人物周刊:现在,学术研究与教育改革在您心中持何比重?

陈平原:重心当然是学术研究。对于当下中国的教育改革,我会做带学术性的批评,但这最多也只是影响社会舆论及某些决策者的思考。不在其位乱出主意,那是不合适的。80年代末,就有老先生说我应该出来竞选当校长。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若你还站在校长的立场来思考与表达,就很容易错位。90年代初,我们创办《学人》,日本朋友的最初设想,也是支持我们办大学。我说做不到,除了经费来源,还有很多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在中国,当大学校长必须是共产党员,或是哪个民主党派的骨干。而我无党无派,总不能为了过把校长瘾,在自己家办一个补习班。

我承认教育改革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的能力与机会。可我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太技术性的问题我不谈。我是以一个教授的眼光看中国大学,不是以大学校长的眼光看中国大学。

人物周刊:10年过去,怎样回看2003年北大的人事制度改革?

陈平原:去年我本想写一篇《北大人事制度改革十年祭》,后来忙别的去了。总结那场改革的得与失,看有什么遗憾,最后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很有意思的。我的基本判断是,北大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是好事,但没做好。

当初改革方案公布,校内当即出现严重分裂,我跟校长谈了几点意见,其中包括:第一,要明白大学里不是所有人都是一条心,起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立场是不一样的。如果只听凭某一方一意孤行,必定出问题。制定改革方案的委员会里,没有教授代表,也不事先征求普通教授的意见,这是决策上的一大失误。不是说政策的制定者不是教授,而是他们早已从教授转变成管理者。大学管理者与普通教授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改革措施的制定,一定要有教授参与,作为代表一方利益者,能表达他们的关切与顾虑。第二个失误是,没有人文学者参与改革方案的制定,委员们全都是自然科学家或社会科学家。90年代以后,社会科学在中国迅速崛起,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与此相对应的,是人文学的退居边缘。过去所说的“文科”,如今分裂了,人文学和社会科学二者的命运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自的立场产生很大分歧。如果制定改革政策时没有人文学者参与,会得出一些非常奇怪的思路与判断。再加上公布方案的时机,以及一些特别强硬的表达方式,徒然添乱。比如要求所有老师能用外语开至少一门课。对于外语系这没有问题,对数学系或管理学院大概也问题不大。但对于研究传统中国学问的教授们来说,绝大部分人做不到。更要命的是,这么规定没有任何道理,纯粹是为了“国际化”的虚名。

北大的困境,很大程度在于管理不到位。不是应不应该管理,而是管理必须合情合理、有节有度。一旦措施不得体,解释不到位,大家会对“管理”持完全排斥态度。所有的改革都会触动某些人的既得利益,有反弹是很正常的;但像北大人事制度改革那样,引起那么强烈的反弹,至今很多教师谈起来都深恶痛绝,是值得当事人深刻反省的。回看那场轰轰烈烈但半途而废的改革,我觉得很可惜。最终,它只有两项具体措施保留下来。第一项是所有博士生毕业后,不能直接留校。第二项只保留了一半。原本规定教师申请提职,如果两次不通过,就自动解聘。后演变成两次评审没通过,就不再提职了,但还可以留下来继续教书。这里有个问题,教师申请提职,国际上通行的是评审制,而我们却是名额制。不是合格不合格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教授指标。这样一来,你说他合不合格,很难说,因为是选拔赛,有名额限制。为什么这么规定,人事部门有他们的苦衷,最大的恐惧是“一放就乱”。

人物周刊:有人看了作家查建英的《北大,北大》后,感慨北大改革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缩影。那么,今天外界对改革的呼吁与推动,是否也会影响北大的改革?

陈平原:从大的政治制度转型,到小的北大人事制度变革,说起来简单,具体实践则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不相信马上就能改过来。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现实利益的考量与羁绊,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大家谈得很多的大学去行政化,单是一个校长要不要行政级别,就绕不过去。中大校长说了,我们同意不要行政级别,但整个社会就这么官僚化,没有级别的校长怎么跟各级领导打交道?还有,很多领导进入大学前是有行政级别的,厅级或副部级,跑到大学当校长或党委书记,从此变成一个没有级别的人,他愿不愿意?这是整个社会风气的问题,单靠哪一所大学都没法做。而且,社会关注度越高,限制与约束也就越多。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很难进行真正的制度创新。

人物周刊:《北大,北大》中写道,在那场改革风波里,您是“温和自由派”。

陈平原:“温和”可以是指性格,也可以说是立场。所谓立场,即在不同的旗帜鲜明的派别中间保持一种独立性,而不急于站队、表态。不管哪面旗帜叫什么,也不管它声音有多大,你都会用一种怀疑的眼光去审视。这是长期读书、思考以及经历各种政治风浪以后养成的习惯。

我在《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里,写过刘师培。1904年他发表一篇文章,题为《论激烈的好处》。大意是说,在现代社会里,想要被大家关注和记得,必须把话说到顶点。大众传媒越来越发达,这个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声音必须被归类、被简约、被符号化,才能让人记住。所有无法归类的声音,很快就会跌入深渊,不再被记忆或提起。但过于追求表达上的“激烈”,会使自己的立场跳来跳去。就好像刘师培在晚清,一会儿革命,一会儿告密,一会儿又变成无政府主义者,每回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这是我很不习惯、也很不喜欢的一种姿态。所以,不管采用哪一种政治立场或表达方式,我都警觉被归类与被符号化的危险,拒绝变成某一派别的代表。胡适说过,在传统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外,还要加上一句“时髦不能动”。北大人事制度改革风波里,我写过3篇文章,很大程度上是在说理,而不是论战,故读起来“不够解气”。也是基于这一考虑。另外,北大在世界上不算特了不起,但在中国的地位很特殊。北大教授拥有某种“无形资产”,很容易引人瞩目,因此立论一定要谨慎。为了博取掌声而故意说一些过头话,那样不好。要说自己相信的话,说自己有把握的话,这是我的基本立场。另外,聪明人往往有当领袖的野心,我没有这个欲望。“拉大旗作虎皮”,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那样的角色设计不适合我。

一流学者不能自动转化为一流管理者

人物周刊:《大学三问》的结尾,您引用了蔡元培先生在1921年于伯克利大学演讲的一段话。是否代表您理想的大学?

陈平原:蔡元培很幸运,有一个恰当的舞台与时机,供他很好地挥洒才华。历史上不是没有比他更聪明或更有想法的人,但有学识者不见得有地位,有地位者不见得有时机。

在伯克利大学的演讲中,他阐述自己的“大学理想”—中国传统的孔孟精神,加上英之人格教育、德法之专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在别的地方,他还讲过一句话:我们对传统中国教育不要估计过高,还是要努力向西方学习。今天,我希望把这话倒过来:我们对传统中国教育不要估计过低,因为今天整个中国教育都在全面西化。我说的传统包括两个:一是从孔夫子以下的传统;一是晚清以降开办西式学堂以来形成的新传统。我认为,今天谈论大学改革者,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与尊重。

整个20世纪中国的教育理念与实践,都是向国外学习,只不过有时学苏联,有时学日本,更多的时候学美国。我们似乎忘记了,中国是有长久的教育传统的,至于这个传统是否就叫“孔孟精神”,那另当别论。不管怎么说,这条传统的线不能完全扯断。我曾写文章感叹20世纪以后,中国书院的传统迅速陨落。也曾有若干人为之坚守和努力,但最后都是惨败。

人物周刊:您不主张一流的学者当校长,可您在2008年接任北大中文系主任?

陈平原:既然当了校长,就不该以一流学者自命。一流学者可以做的事情,校长很可能不应该做。同样道理,我当系主任那几年,零零碎碎的短文写了不少,但大书基本写不了。要做好管理工作,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学术研究。

其实,一个一流学者,不能自动转化为一流的管理者,必须经过一番认真学习。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很痛苦,主要不是时间安排,而是我的教育主张和现在的学界主流相冲突,说话有时言不由衷。比如我当教授,可以特立独行,任意批评教育部的决策。但当了系主任,我的言论会被过度解读。还有,教育部推行的政策,我执行不执行?作为个人,我经常批评目前如日中天的课题制不适合人文学;但成为系主任后,我要在全系大会上号召大家申请课题。

某种意义上,教育作为“学问”与“事功”,是两回事。作为事功的“教育”,必须有其时、有其势才能进行。你想推行自己心目中的“大学之道”,有很多先决条件,包括位置与时机等。如果条件都不具备,那就转过身来,做自己想做且能做的事。

人物周刊:您写过《千古文人侠客梦》,“侠”之境界,是否也传达您的某种向往?

陈平原:这首先是一个有趣的学术话题,为什么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对“侠”有这样的向往、想象与表达?我谈论“游侠”,从司马迁一直讲到金庸,兼及史学、诗词、戏曲、小说以及电影等。而不同文类之谈游侠,有不同的立场与传播途径。比如小说里的“侠”与诗歌里的“侠”,就不太一样。“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这里的“剑”是不杀人的,很大程度是一种精神气度的表现。

文弱书生与理性才子,其内心深处很可能也都有其壁立千仞、慷慨悲歌的层面。就像龚自珍咏陶渊明:“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如果这些都没有,心如止水,毫无杂念,反而有点可惜。不同的是,有人喜欢将心情摊在纸面上,有人则是把心情压在纸背下。我习惯于后者。 


编辑:秦人
关键词:陈平原 情怀 人物周刊 中国大学 人事制度 北大中文 媒体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