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11月14日,对康振生教授来说,是一个重要且难以忘记的日子。这天,他荣获2014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也成为全国仅有的8名获奖者之一。
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康振生,殊荣众多。但对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这份荣誉,他格外珍惜。因为这是对他“痴情”讲台30年的充分肯定。
教学一线育桃李
“作为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康振生这样要求自己。30年来,无论行政兼职和学术兼职如何叠加,康振生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从事本科生、研究生 “学科导论”“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免疫学”“分子植物病理学”和“植物生理病理学”课程教学工作。这些课程一讲就是数十年,但他却乐在其中。“年轻人朝气蓬勃,有活力,有想法,和他们在一起,我也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学科导论”是面向大一新生的学科引导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尽快理解植保专业学习内容和社会服务范围。如何让枯燥无味的课程变得生动、易懂?康振生与其他老师一起,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通过建立植物病原真菌形态结构素材库、视频库、动画库,并将这些教学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使病原真菌的微观现象可视化,抽象的理论动画化。
植保学院大三本科生高明煜说,没想到一进入大学,就是康老师这样的‘大腕’给我们上课。大量图片、动画模拟的运用,让我们直观、形象地了解植保专业,对未来成为‘植物医生’的兴趣更浓了。”
作为教师,康振生十分注重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时引入到课程教材。先后主编、副主编教材8部,特别是《植物病原真菌的超微结构》和《植物病原真菌超微形态》两本专著, 首次用800余幅照片系统记录了我国200多个主要植物病原真菌各大类群的超微结构和超微形态特征,被全国统编教科书、专著、网络教材等广泛引用,成为目前我国植保专业教学必备参考书。他主编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病理学原理》教材发行量达万余本,并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
作为植物病理学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振生还兼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小麦病虫防控研究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等多个学术兼职,但工作再繁忙,他总是想办法挤出时间与学生交流。只要是学生提出的要求,从大到面向全校学生的报告会,小到本科生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他都会认真对待。
硕士研究生焦敏说,大三作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时,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去找康老师,没想到康老师很热情,停下手中的工作,和我认真讨论交流,叮嘱我不明白的话继续找他,至今我也忘不了那一幕。
打造科研“康之队”
除了课堂育人,康振生还特别注重通过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促使学生成长成材。
多年来,康振生带领团队围绕小麦条锈病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从生产上寻找发现病害防治的问题——病菌变异导致的品种抗病性丧失,到实验室设计实验解析病害防治的基础理论,再到生产实践指导病害防治。
从进入实验室开始,康振生就要求研究生围绕小麦条锈病可持续控制的主线,制定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规划更是具体到每月、每年乃至未来3-5年,要求研究生严格按照研究计划,设计不同研究阶段的研究方案,积极开展研究。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发挥他们自主能动性,康振生鼓励研究生自己选题并设计方案。他说:“要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独立思考,并在我们工作基础上站高望远,突破创新,最终有新发现、新见解和新突破。
在康振生团队,师生相互讨论、甚至就某些学术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已是常态。不论是实验研究内容、方案、具体细节,乃至实验的失败和成功,研究生都要和康老师交换意见。在讨论中,大家碰撞火花,创新思维,有时候不知不觉就到深夜。王晓杰副教授说,为了讨论一个实验,我们经常会从晚上7:30一直持续到12点,几次和康老师走出科研楼时,楼门已经关闭了。
“做科研不仅是发表几篇论文,最主要的是为生产服务,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康振生不仅这样要求研究生,更是以身作则。每年他都要带领研究生赴云南、甘肃、宁夏、陕西等地开展小麦条锈病田间调查病害。
2010年在云南调研时,连续半个月的调查,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大家都感到很疲惫,用研究生的话说,走路都想打瞌睡。晚上回到住宿地,学生发现康老师走路不带劲,原来是连续的奔波造成小腿浮肿。大家心里默念起码能歇半天。可第二天一早,康振生又准时出发了。看到老师干劲十足冲在最前方,学生们谁都不好意思抱怨了。
为了营造团结、融洽、健康向上的科研氛围,康振生课题组每年都要举办联欢会、运动会、联席会。师生们自编自唱,各显神功,此时,康振生一改平日的严肃,尽情地放松,唱歌、运动、表演节目样样少不了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生们的感情更近了。
教育贵于熏习,风气重在浸染。康振生的率先垂范,带出了一支被业界誉为科研精锐之师的“康之队”。 他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50多人、硕士生100多人,其中王晓杰的论文被评为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高克祥的论文被评为 “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3人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多名学生获宝钢优秀学生奖、全国三好学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研究生96篇论文在Naturecommunications、The Plant Journal、Molecular Plant、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
严谨求精勤耕耘
在康振生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慵懒松散”的字眼,唯有“严谨求精”的追求。对他来说,白天工作8小时远远不够,晚上和周末才是潜心研究的最好时间。
1996年,康振生在第四军医大学做电镜观察,一次竟然连续观察了24小时,同去的学生在凳子上睡着了,可康振生眼睛看得发直了也不肯休息,用电镜室老师的话说,没有见过像他这样不要命的人。
今年留校的博士冯浩说,我做博士论文时,实验室和老师是对门,一天试验下来确实很累,有时偷懒晚上10点半想离开,可回头一看老师还在办公室,就只能沉下心来继续干,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和老师一起离开。
岂止是晚离,还有早到。研究生吴宽说,2013年春节大年初一中午,我看见熟悉的“陕VA0111”竟然出现在学校科研楼停车场,到了办公室,才知道老师一如既往,又来加班。
岂止是教学科研上的“白加黑,五加二”,到野外调查时,康振生也是一马当先,亲力亲为,再苦再累也没有怨言。用妻子黄丽丽的话说:“一听到小麦条锈病,就来劲。”
2013年11月,康振生在甘肃、宁夏开展秋苗调查,行车至3800米山顶时,突遇降雪,路滑导致一辆大轿车不能启动,挡住了前行的路。没有合适的工具,康振生和大家一起,用手掬起沙子,一趟趟送到车轮底部,帮助大轿车解除了困境。到了目的地,康振生第一个下车,蹲在地上,用手小心翼翼刨开积雪,寻找被条锈病感染的叶片,一干就是大半天。
近年来,康振生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证明了条锈病菌在我国自然条件下存在转主寄生现象,修正了长期认为条锈菌缺乏有性阶段的传统认识,被国外同行专家评价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其团队也被国际同行赋予了“杨凌小组”的美誉。
在师生眼里,康振生正直宽厚、沉稳儒雅,对育人工作孜孜不倦,乐在其中;对科研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而生活中的他,又是一位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老师和朋友。
康振生现在依旧忙碌,但是,他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培养年轻人,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尽快成长。“化身红烛守书斋,照见窗前桃李已成材”就是对他内心期盼的最好注解。(李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