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对于北京很多居民来说,今年“双11”带来的吸引力远不如刚刚结束的“APEC假期”引人注目。突如其来的假期在烧旺2014年最后一个“黄金周”的同时,让我们再次看到了旅游消费的巨大能量。
专家表示,在经济运行新常态下,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对我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受益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通讯助力的智慧旅游的发展
“说走就走的旅行”成现实
“平时很少有时间带孩子出去玩,临时得到通知APEC放假,当天就决定带孩子去贵州转转。”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孩子寒暑假时自己没有假,国庆长假各大景区又是人山人海、出行不便,恰巧这“临时假期”大人孩子时间都合适,就赶紧带着孩子出游。
“临时决定的出行不会因准备不足造成不少困难么?”面对记者的疑问,陈先生一边笑着打开手机上这趟旅程的订单,一边说:“从查找攻略、购买机票到订酒店,这些原来琐碎的环节,现在只需动动手指头,就可以通过手机上一些在线旅游网站的APP轻松完成。不仅方便快捷,旅游成本也节约不少。”这个“临时假期”促成了不少像陈先生这样“说走就走”的旅行。根据多家旅行社提供的数据,此次APEC会议期间出京游的数量相比往年同期的旅游淡季增加3到5倍。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旅游选择呈现多样化正在成为一种新常态。以今年十一黄金周为例,人们多数选择了自驾游、乡村游、民俗游和城市休闲游等新型旅游方式,不少传统景区遇冷,游客人数远远低于预期。
受益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通讯助力的智慧旅游的发展,以及80后、90后年轻游客消费观念变迁,越来越多的游客倾向于自主作出旅行决策,自助安排旅游行程,散客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13年的数据表明,32.6亿人次的国内游客通过旅行社安排出行的比例不到2%,在目的地通过旅行社安排自己观光游览活动者只有2.1%。
“高度散客化的结果,是旅游越来越从一个封闭的世界走向开放的体系,游客在景区景点之外越来越融入本地居民的日常休闲场所和公共生活空间。”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游客到访某个目的地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纯净的海水、壮观的瀑布、富有创意的宣传广告。甚至没有什么特别的动机,就是在惯常的生活环境中待烦了,于是就有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今年国内、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36亿人次和1.15亿人次
“会行走的钱包”露真容
“穷家富路”是中国人的一句老话,旅游的过程无疑更是消费的过程。仅以购物消费为例,2013年,海南离岛免税购买人数突破110万人次,实现销售金额33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海南全省免税商品销售额31.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在目的地花费构成中,购物是除交通之外的第二大消费选项,占到20%以上的比重。2013年,中国旅游总收入为2.95万亿元人民币(6.1495, -0.0025, -0.04%),以此比例测算,国内和入境旅游者加起来就有超过6000亿元的购物市场规模。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如此之强,以至于被称为“会行走的钱包”。
购物消费仅是“冰山一角”,旅游涉及范围较广,与交通、住宿、餐饮等行业都有重要联系。旅游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除了体现在直接拉动景区门票收入,还体现在对景区附近吃、住、行、游、娱、购等方面的相关消费。加快发展旅游业不但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增量,同时也对改善和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的旅游发展已经进入以国民消费为基础的大众化发展初级阶段,正在向中高级阶段演化,旅游已经成为老百姓常态化的生活方式。“到2020年,国民人均出游率更将达到4.5次,那将是一个近60亿人次的旅游市场。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养老、研学、医疗保健、海洋、邮轮、自驾车、探险,甚至航天都已经成为老百姓旅游需求的新选项。”戴斌告诉记者,中国旅游业正处于一个国民旅游意识空前高涨的时代,一个国民旅游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国民旅游消费需求得到充分释放的战略机遇期。
把休闲意识注入旅游业将成为今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把握商机提升产业水平
正是认识到旅游业在新常态下不可替代的作用,10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部署了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的工作,更加重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其中重点提出升级旅游休闲消费,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当我们给旅游业注入‘休闲’两个字的时候,就无形之中扩大了旅游的产业边界,膨胀了旅游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分析认为,强调休闲就是让旅游成为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仪式感很强的观光活动,把休闲意识注入旅游业将成为今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过去发展旅游,只要建设几个高大上的景区,盖几座高星级酒店,做一段时间主流媒体广告,就可等着客人上门了,但是现在不行了。”戴斌指出,休闲旅游时代,带着体验异地生活方式的想法,散入市民日常生活的游客,无时无刻不在用寻常目光打量目的地城市。他们依然会要看风景,但是更要享受景观之上的生活。这就需要在系统把握大众旅游新阶段的时代特征和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真正从游客满意的目标出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旅游宣传推广方式和产业组织体系,整合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休闲和公共生活体系,真正把城市和乡村打造成为外来游客和本地市民共享的生活空间。
当然,要更好地达到旅游休闲化的转型,还离不开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仍然存在集中出行导致交通和景区拥堵、调休造成连续长时间工作、假期安排缺乏规律社会难以把握、供求失衡导致旅游质量下降和价格上涨等问题。以三亚为例,“黄金周”期间一票难求,酒店房价飙涨;到了淡季,甚至出现星级酒店零入住的极端情况。
要根治这些问题,一方面要继续调整节假日安排,另一方面要完善带薪休假制度。全面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是满足群众旅游需求、分散出游时间的最有效途径。“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还需要时间,当前可以推动3天左右的小长假制度,有利于推动短距离的休闲游,使法定节假日在时间上更加相对分散均衡,也有利于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对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休闲度假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使旅游休闲发展更加均衡优化。”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石培华建议说。(经济日报记者 王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