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当日,每个学生的营养午餐有一份排骨面、一根香蕉、一盒牛奶 记者翟小雪 摄
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我市教育事业亮点纷呈: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高中教育质量整体提高,而营养改善计划更是实现农村地区全覆盖,让38.3万多名学生吃上了“营养餐”。
周一排骨面,周二煮馍,周三蛋炒饭,周四肉炒面……学校食堂午餐每天变花样,好吃又营养,孩子们夸赞:“比妈妈做的饭还香!”
午餐天天变
菜谱半个月不重样
中午11时50分,用餐时间到了,一阵阵烧排骨的味道从食堂飘出。闻着这浓香,食堂门前排着整齐队伍的孩子们,禁不住咽下口水,在寒风中似乎也多了几缕温暖。
这里是户县甘河镇中心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农村学校之一。
今年春季学期起,户县等5个区县启动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增加营养。至此,我市的营养改善计划实现了农村义务段学生全覆盖。
营养改善计划主要通过午餐或课间加餐等形式进行,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4元。据户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耿军锋介绍,课间加餐主要针对中午回家吃饭的孩子,每天早读后,学校提供一盒牛奶、一个鸡蛋、三块面包。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则是提供完整的午餐。
户县学生资助中心按照营养均衡搭配,结合关中饮食习惯,给出指导性意见,然后各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制定详细食谱。“沿山沿滩食谱不一样,根据季节不同,食谱也会相应调整。”耿军锋说,蔬菜主要是就地取材,只选择应季蔬菜,既新鲜营养又控制了成本。
每所学校制定食谱后,都要在食堂公示,接受家长、学生、教师组成的膳食委员会的监督,并在县学生资助中心备案。记者在甘河镇中心学校食堂看到一份食谱,包含了炸酱面、煮馍、烩菜、米饭炒菜等十种午餐,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提供一种,两周内不会重样。
带量食谱
吃多少肉菜一目了然
据户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杜超户介绍,营养改善计划覆盖了全县156所学校、46268名学生,其中食堂供餐13455人、课间加餐32813人。
而在地处农村的甘河镇中心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惠及的663名学生中,535人是在学校食堂吃午饭。
学校食谱中不仅列出午餐品种,还标注了各种原料成分及分量,一目了然。如排骨面,每一份包含面粉130克、排骨肉50克、时鲜青菜10克等。根据当天饭菜的不同,除了主餐之外,还会再提供牛奶、火腿肠或水果。
二年级学生姚珂凡离家远,每天都在校吃午饭,丰富的午餐品种非常合胃口。他说:“学校的饭肉也多、菜也多,比家里做的还香!”
据了解,午餐的补助标准同样为每生每天4元,超出部分向学生按成本收取。甘河镇中心学校校长张立荣说,因为饭菜质量比较高,除了补贴,学生还要再承担点,平均每顿饭交1.5元。
只要能让孩子吃得好,多掏这点钱在家长看来并不是什么负担。特别是随着校车工程的实施,早晚上下学校车接送,中午在校吃午饭,不仅极大方便了学生,更解放了家长。
六年级学生家长刘雅宁告诉记者,以前每天六点起床,做饭、送孩子上学,下午还要早早去接,什么事都做不成。现在孩子上下学有校车,午饭有食堂,车费和伙食费一天只要3.5元。“而我腾出时间打零工,一天能挣上百元。”刘雅宁说。
营养计划
覆盖100%农村义务学校
甘河镇中心学校是全市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缩影。2012年,周至县作为国家试点,在全省首批实施营养改善计划。2013年,雁塔、灞桥、阎良、高陵、蓝田5个区县,启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
今年春季学期起,户县、未央、临潼、长安、沣东新城5个区县也纳入地方试点范围。同时,主城区“蛋奶工程”与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并轨,面向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孤残学生为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我市采取多种供餐模式:农村寄宿制学校和有学生集体食堂的学校,由学校食堂提供营养午餐;区县建有学生营养餐配送中心的,对纳入学生营养餐配送服务范围的学校,由配送中心配送营养午餐;学校无食堂,且不在区县学生营养餐配送中心服务范围之内的学校,原则上由市政府统一采购牛奶,区县政府统一采购鸡蛋和其他营养食品,通过加餐形式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营养改善计划共覆盖学校1471所,惠及学生38.3万多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49%;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的100%。其中学校食堂供餐模式的有287所,学生10.44万人,占营养改善计划覆盖人数的26%。
为了保障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我市还启动了学校食堂建设三年规划,三年内共规划新建、改扩建760座学校食堂。其中今年实施230座食堂建设任务,目前已完工115所,在建115所。记者刘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