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石雕杂技艺人像
纹面陶头像
玛雅人的象形文字
玛雅,这个曾经生长在南美的文明,几乎就是考古界的“明星”,作为神秘的代名词之一,在全世界有着大量粉丝。最近,“玛雅”文明就来到了家门口,国家博物馆的“玛雅:美的语言”开展以来,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体验这场穿越远古文明的探秘之旅。
这是一场高质量的展览,立足于玛雅人的文化艺术,通过238件实物展品展示了玛雅文明的艺术成就,这些展品来自墨西哥五个州的二十家博物馆,在展览中,可以看到在西班牙殖民之前的玛雅人如何用各种材料和方法感知生活,如何通过建筑装饰、生活用品体现玛雅人与天文、音乐、舞蹈以及“众神世界”的联系。
“整容”从婴儿开始 头的形状也改变
玛雅文明诞生于公元前10世纪,于公元前3世纪到9世纪达到鼎盛时期,在与亚、非、欧古代文明全然隔绝的情况下,造就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玛雅人有着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他们既精于刻画自身的形象,又擅长塑造拟人化的神灵、动物和植物,借助陶塑、石刻等方式展示自己的艺术理想和对宇宙的认识。
对于自身的身体之美,玛雅人有着不同的认识。在当时,就有着很多“整容方法”。玛雅人注重装饰,从发型到身体,几乎是每日打理,在节庆之日,更是精心装扮,譬如纹身和纹面,这种文化认同与社会属性外在标志的身体图示,几乎会与玛雅人终身为伴。如果“打耳洞”在如今算得上时尚,玛雅人的打洞部位更多,唇、鼻都是最常悬挂装饰品的地方。玛雅人的“美容”甚至武装到牙齿,在展览中,展示了不少关于牙齿的装饰。除此之外,整形可“低龄”到婴儿阶段,在展览的玛雅艺术品中,有不少头部被整形的人物形象,在当时的社会里,妇女为婴儿进行头部整形是一种潮流,而且有的还具有区分性别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头形”代表着家族、团体的独特传统,某种程度上说,与纹面、纹身的功能相仿,是一种家族式的烙印,是玛雅人对团体属性和个人身份的一种诠释。
纹面填装小石粒 “镶牙”用翡翠
玛雅人重视每天的着装,同时也重视每天的身体装饰,他们不仅经常在脸上绘画,而且还会用划伤脸庞的方式来装扮自己,用划、割的方式在皮肤上塑造某种图案,然后再将泥土、煤炭甚至小石粒撒入伤口,使皮肤上结出较大的伤痕,从而构成一种醒目的图案,这种纹面的方式也许现在看来十分不解,但是对于当时的玛雅人来说却是重要的。在展的不少“纹面陶头像”都忠实地记录当时人们做脸部“装修”时的样子,一道道在嘴角、面颊上的疤痕明显、清晰,却也掩盖不了这种美给人物带来的自信。
而对牙齿装饰上,玛雅人也十分花心思,这种装饰大多也是永久性的牙齿整形手术,无论男女,都要接受一种十分疼痛的牙齿整形。打磨牙齿或者对牙齿进行局部穿孔,然后再填充黄铁矿、赤铁矿、绿松石,甚至翡翠等各色颜料和矿物质,值得一说的是,当时的各种填充物当中,翡翠是当时使用率最高的填充物。可见,“镶一口翡翠牙”在当时可是一种社会潮流呢。
玛雅人对身体的重视和热爱也体现在很多表现当时人生活、风俗的文物当中,展览中展出了一面浮雕,制作于公元600年至900年期间,名为“石雕杂技艺人像”。雕刻了一名当时的杂耍艺人,两手支撑于下颚之下,下半身向腰后垂直,与身体折成90度,艺人身体柔软,功力了得。值得注意的是,这名艺人身上的装饰也十分“豪华”,无论头饰、耳环、还是腰带,都能体现当时人们的审美要求。用塑像来展示人类身体能力的杂技艺人,可见当时人们对人体魅力的追求。
文字里有“人脸” “灵魂伴侣”是动物
提到玛雅文明就不得不提到其中隐藏着大量神秘信息的玛雅石碑,在记录玛雅文字系统的石刻当中,留下了大量文字。玛雅文字具有独特的书写风格和复杂的图形,它运用形象来表示单词、音节或者元音,为运用象形文字来代表发音,玛雅文字的创造者从大自然当中充分吸收灵感。因此,仔细看看这些在展的石碑石刻,你能从中很快的辨认出动物的羽毛和头,也能看出手、拳头和脸等人体器官的图案。在展览中的“泥塑象形文字”中,你甚至没法区分它们到底是“画”还是“字”。
这种对身体的爱也从人的身上蔓延到动物上。在玛雅文明中,有一种重要的超自然神灵——瓦伊,他可以说是玛雅人的保护神,在玛雅人的宇宙观当中,“瓦伊”具有所有生灵的神性,它能够在生命诞生那一刻就在一旁保护。每个人和自己的“瓦伊”共享灵魂、运气,他们在世的时候互为保护者,心心相印。而每个人的“瓦伊”都是以动物的形象示人,可以说一些动物承载了玛雅人“灵魂伴侣”的角色。在一面展示玛雅人死亡过程的浮雕上,一名身着寿衣的死者,在他的体内正露出他的“瓦伊”——一只美洲豹和一只猴子,当一个人死后,他的动物分身也会随之死亡,生命一同走向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