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扬州曾作南宋临时首都
——法国谢和耐谈蒙古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关注社会日常生活,并将其作为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而不是仅仅关心政权的更迭、王朝的替换,这是现代西方史学家的共识。法国学者谢和耐的《蒙古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称得上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谢和耐(Jacques Gemet,1921-?)是法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法国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名誉教授。1942年前,他在阿尔及利亚完成学业,获得古典文学(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和语言学)学士学位。1942年,美军在北非登陆,谢和耐应召入伍,参加抵抗德国法西斯及其同盟的正义战争。1945年退伍后,他将精力转向中国研究,学风严谨,著作等身。曾多次赴中国作学术访问,并在法国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主持中国社会文化史讲座,担任学院远东问题各个研究所的常务主持人,直到1992年退休。著有《中国五至十世纪的寺院经济》、《蒙古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前帝国时代的古代中国》、《中国社会史》、《中国和基督教》、《中国的智慧,社会与心理》等。
谢和耐对宋元社会经济史很感兴趣,曾经主讲吴自牧的《梦粱录》,他的《蒙古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就缘于此。谢和耐认为,蒙古的入侵是对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在蒙古的铁蹄之下,处于辉煌顶峰的中华文化经历了彻底的毁灭。而直至兵临城下之前,中国南方的生活仍是一如既往的悠哉游哉。
《蒙古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共分七章,分别谈城市、社会、衣食住、生命周期、四时节令与天地万象、消闲时光,最后是总结性描绘。在第一章的开头就提到了扬州,因为扬州是宋室南逃过程中打算作为临时京城的选择。谢和耐说,公元1126年,当马背上的蛮族人以雷霆之势攻占宋王朝的国都汴州(开封)时,宋室的南迁便开始了。不过,当时并无任何迹象显示出杭州注定会成为新王朝的行在。它当时只不过是一个边远省份的省会,坐落于浙江口,距离主要的商道相当遥远。当时,徽钦二帝及其廷臣一行三千馀人,被蛮族押送到沈阳以远的地方,一个逃脱的皇侄于公元1127年在南京称帝,尔后北方的宋室便在游牧民族侵袭之前望风而逃:“有时候逃到长江中游的城镇;有时候再向东逃到扬州,大运河在那里与淮河相接;或是逃到长江右岸的镇江,江水经南京流到这里;又再向南逃到苏州,接着是杭州。”最后是因为杭州周边布满了连绵的湖泊和泥泞的稻田,使得蒙古骑兵难于行进,才终于在开封失陷十年后选定杭州作为都城。而在这之前,扬州显然是宋室考虑作为皇室驻地的首选。
扬州做过隋朝的行宫,做过南唐的东都,见证了江山的兴替,人间的悲欢。这种兴亡悲剧在中国几千年中反复上演,扬州城几乎成了改朝换代的见证。宋高宗时,金兵压境,生灵涂炭,李纲、宗泽等主战派力主收复失地,投降派却不顾民族大计,只想偏安一隅,苟且偷生。高宗赵构一纸诏书,说要暂住淮甸,便一下子将宗庙、法物、仪仗统统搬到了扬州。宋高宗赵构是在建炎元年(1127)十月二十七日,率领他的文武百官从运河南下扬州的。据说扬州知州吕颐隆早已把州衙府署修饰一新,以此作为高宗的行宫。高宗在扬州筑祭坛,立宗庙,考进士,建宫室,选美女,封官职,俨然将扬州作为他的京城汴州。
就在一年之前,金兵攻破都城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尽管主战派力劝还都,高宗还是要向金人求和。他的宠臣对他说,不妨先到扬州落脚,因为扬州南北皆可兼顾——向北可慰中原军民,一旦时机成熟即挥师北进;向南可凭大江天险,站稳江南再图收复北方。这样,高宗便下令扬州知州大修城池,并拨款十万缗,还派遣官员将开封的祖宗牌位和太后嫔妃一起送到扬州。此时北方军事日益吃紧,高宗居然还在扬州广选美女,开科考试,俨然是太平皇帝,打算作百年之计。
扬州作为宋高宗的战时首都,共一年零四个月。等到建炎三年(1129)正月,金兵五千铁骑突袭扬州,赵构慌忙逃窜到杭州,这才有了后来的临安。读了谢和耐的《蒙古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觉得当年的扬州就是后来的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