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在即将逝去的2014总有一些故事划过心底但又未曾真正离去,寻常的一年,那些不寻常的故事牵动着我们的内心。喜乐悲欢,贯穿始终。来势汹汹的自然危机,迫使我们为了生存而合力抗争;一个颠沛流离的民族,为了自己的延续而四处流浪;灯火阑珊的都市江湖,一派欢乐祥也偶有“明争暗斗”...
我们用一些故“视”讲述那些延续整年的“大事件”,感受属于2014年的脉络心跳。
有人说,几十年前在广场上跳交谊舞,不顾老年人感受的一代人,也是如今在广场上跳广场舞,不顾年轻人的一代人。这一代的“不羁”老人,经历了跨越半世纪的历史变革,习惯了有组织有集体的归属感,琢磨着时间都去哪儿了,然后结伴走上了一条“不如跳舞”的道路,舞步里有享乐,也向自己曾经轻盈的青春致敬。复古风来袭,看那些年,他们一起跳过的舞。
1949年11月,刚刚进城的解放军和民众一起跳起秧歌
“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解放区的天》是刘西林于1943年根据冀鲁民歌曲调填词而成,该曲在全国解放后被广泛传唱。
这是一首风靡50年代初期的红色歌曲,那个时候解放大军凯旋进城,秧歌、腰鼓跳遍了中国大陆城市和乡村,几乎成了“胜利”、“解放”的象征,整个中国都沉浸在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里,每个走在街上的人,随便给个节奏都能跟着扭起来,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都在那看起来其实跟陕北大秧歌没什么区别的舞步里,那时候的他们,轻巧的前后移动着脚步,甩着手里的红绸子,不管男女老少,涌上街头巷尾,迎接解放军的到来,他们来了,生活就有盼头了。
1957年10月,北京中山公园连日举行了盛大的游园晚会,庆祝十月革命节,图为游园的人们在五彩缤纷的灯光下跳舞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社会主义好》是新中国50年代最流行的革命歌曲,高度颂扬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在解放初期,收到苏联文化的影响,列宁装和布拉吉裙成为了当时最受追捧的服饰,苏联民歌和圆舞曲的小资音符抚慰了刚刚从战争里走出来的人们,于是华尔兹和集体舞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们所钟爱。既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1954年12月,进步青年在北京长城脚下跳交谊舞
在解放初期,收到苏联文化的影响,列宁装和布拉吉裙成为了当时最受追捧的服饰,苏联民歌和圆舞曲的小资音符抚慰了刚刚从战争里走出来的人们,于是华尔兹和集体舞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们所钟爱。既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1967年5月1日,北京青年在公园里跳忠字舞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我们农奴的心儿照亮。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哎巴扎嘿。” 1964年,全国文艺汇演在北京举行,一位叫雍西的业余歌手演唱了这首《北京的金山上》,演唱大获成功,并且受到了周总理的称赞。
文革期间,类似于这样的歌曲作为伴奏、用于广场游行时的忠字舞成为了当时全民的必会项目,忠字舞方阵动辄成百上千人,前后相连可达上万人、队伍逶迤数里,同时载歌载舞前进,有时竟持续十多里路、好几个小时。
城市街头翩翩起舞的人群
“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 1973年在南洋地区发表,1977年经邓丽君重新演绎后红遍华人世界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唤醒了人们文革十年被禁锢的追求文艺自由的心,阔别了十年之久的华尔兹交谊舞悄悄的重回历史舞台,尽管风头已然没有十年前的那么强劲,但依稀可以见到一对对的青年男女在公园或者广场里滑动的慢三步。时代的变迁,掩盖不住起舞的人那股旋转起来的蠢蠢欲动。
80年代街头带着墨镜的年轻人跳迪斯科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每次当你悄悄走近我身边,火光照亮了我”——1987费翔《冬天里的一把火》。改革开放后,正赶上国际间迪斯科音乐风潮的尾巴,这种充分张扬年轻人自我、解放身体的音乐形式立刻成为了年轻人的时髦之选。
80年代一群青年人在体育馆观看音乐会
对于当时的中国青年来说,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这种节奏刺激的音乐形式,更来自于居然可以随意发挥的舞蹈形式和年轻人拥有一套神秘共同语言的聚会形式,这种带有强烈节奏感的音乐舞蹈为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呐喊的空间,被压抑了许久的欲望和对过去生活的不满正在迪斯科的撩拨下逐渐苏醒。
1992年5月14日,摇滚歌手崔健在南京举办的演唱会外,警察试图阻止疯狂的歌迷
“埋着头,向前走,寻找我自己;怎样说,怎样做,才真正是自己。”——《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摇滚乐之父”的这首在新长征路上唱响的摇滚唤醒了当时年轻人那颗想要创造、思考、批判的心。
1997年6月17日,北京西长安街露天迪斯科舞场上,众多的外地进京打工仔晚间在此跳舞娱乐
1999年10月拍摄于北京的一家迪厅里,正在跳舞的青年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事物来到中国,摇滚乐这种对现实无情的批判与嘲讽、并与主导价值观有着明显偏离甚至是冲突的音乐成为了当时中国青年人的崇拜对象。对于90年代的年轻人来说这种充满对现代文明、城市文化和市场文化的抗拒、以及对异化、麻木的人性的批判的音乐正是他们表达和宣泄自己的绝佳载体。
2013年1月2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街上,参加游行的华人民间舞蹈团
“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
2011年,广场舞作为一个“派系”的舞种风靡全国,广场舞爱好者不约而同的选用了这首《最炫民族风》作为伴奏,几乎一夜之间,全国各个城市的广场上,只要听到这个节奏,就一定能看到摇摆起来的人群。作为中国目前最有特色的、能出口全世界的舞蹈形式,广场舞已经在法国罗浮宫、俄罗斯红场、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等地隆重上演了。
与之前的忠字舞,交谊舞,迪斯科不同的是,它的家喻户晓并不仅仅是因为流行。只要有一块平坦的空地、一个发声的便携音响,一群人就可以随时随地自娱自乐的起舞了。据报道,全中国有近亿人参与到广场舞的活动之中,参与者主要是中年大妈,也有不少年轻人和大叔乐在其中。
广渠路一小区的空场上,赶来跳舞的居民排着整齐的队伍跳起“僵尸舞”,不少舞友身着统一的服装整齐划一,有的小朋友也加入到队伍中凑热闹。
2011年4月30日,北京迷笛音乐节在门头沟区举行,狂热的青年摇滚迷在热舞
除了噪音影响到了旁人的正常休息生活,更多抵制广场舞的,其实是根本生活上从未收到干扰的年轻人。这些看起来简单的舞步,听起来很屌丝的歌词,让已经流行泡夜店的年轻人觉得这种群体活动方式实在品味欠佳。谁也没有把广场舞作为一种艺术修养,只要有时间,茶余饭后,三五结伴,适当的运动一下才是广场舞生力军们的最初目的。据悉,2014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超过2亿,这意味着广场舞的队伍还会增长。
6月29日,北京东直门来福士广场,一群中老年广场舞爱好者表演“杀鬼子”广场舞,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围观
估计筷子兄弟也没想到,一首插科打诨风格的《小苹果》获得了全美音乐奖最佳国际流行奖。筷子兄弟应该感谢那些曾经为这首神曲伴舞过的大爷大妈叔叔阿姨和小朋友们,继民族风过后,小苹果的热潮在广场舞的圈子再次被点燃。在美国,《小苹果》也许是今年世界流行的歌曲,如同带着墨镜的鸟叔穿着白袜子黑皮鞋轻盈的掌控的骑马舞一样,但对于中国人而言,小苹果是最红的广场舞音乐,旋律一响,广场舞大妈的身影就浮现眼前。
每天一早,北京的陶然亭公园内都会上演一轮精彩的“迷彩广场舞”
“你有安静的权利,我有跳舞的自由。”“如果实在是嫌吵,可以让孩子换个房间学习,或者自己装个隔音玻璃嘛。”广场舞大妈们这些傲娇的辩解至今还让人难以忘怀,就如同她们穿在身上的那些花色炫目的舞衣一样,冲突就这样被激发了。但事实上这些50后的广场舞大妈,她们经历过国家困难时期,饿过肚皮,经历过“文革”、改革开放。她们中很多人当过“知青”,上山下乡到农村、到边疆,算是经历特殊的一代人,也是将半辈子心血放在工作和家庭上的一群人,颠簸了大半辈子,退休后的大妈们时常会感觉被社会抛弃,也经常会抱怨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
2011年3月17日,一群老年人在北京天坛公园里跳着“僵尸舞”
年老,意味着更可以随心所欲的享受生活.
其实她们从未想要成为时代的流行先锋,也从未想过会因为这纯属自娱自乐的消遣扬名国际,实际上这些老人只是寻找到了一种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消除孤独感的生活方式,可是有时候,无心之举,就这么成为了举世瞩目。